负债累累,官司缠身,“恒丰”已经失去了保存价值?
俱乐部提出先补发一部分,再解决剩下的,甚至提出了抵押房子和车子的方案。然而,因为球员们之前已经听到过几次同样的承诺,而投资者文薇和文筱婷没有参加会议,他们拒绝了这些建议。经过两个半小时的谈判,仍然没有双方都能接受的结果。7日,欧益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双方已经“解决”问题,球队将于12左右离开广东梅州,参加中甲第四赛段比赛。但球员的反馈只是恢复训练,并没有讨论如何解决拖欠工资的问题。
至此,贵州省唯一一家职业足球俱乐部,历经六年风风雨雨(其中中超两年,中甲四年),走到了命运的节点。他们有可能活下来吗?贵州省是帮助俱乐部渡过难关,还是终结球队重新开始?
众所周知,贵州队的投资人是恒丰集团的文薇,他的女儿文筱婷也是该队中超阶段联赛的风云人物。那么,为什么作家一次次失约,不愿意和玩家协商解决欠薪等问题呢?那是因为俱乐部的负债远远多于未付的工资。目前队内球员的欠薪只是其整体债务的一小部分。过去几年,俱乐部运作过程中的各种不专业行为,导致了贵州队的各种离奇债务:
目前俱乐部工作人员、运动员、教练的欠薪达到5000万;意大利总经理毛罗工资340万,加上外援耶拉维奇转会费2000万,违约金654.38+00万,滞纳金500万,合计4000万;国际足联已经判决外援史蒂夫罚654.38+04.5万,主帅曼萨诺球队罚3700万,合计5000多万;还有国际足联尚未判决的诉讼:外援耶拉维奇起诉的违约金及其利息15万;此外,还有约6543.8亿欠税,400万当地酒店,全部算进去,欠税至少2.5亿。
而且在2019年,国际足联和国际体育仲裁法庭先后支持了前恒丰外援史蒂夫和主帅曼萨诺团队的诉讼请求,判决贵州恒丰支付总计约5000万元人民币的违约金。恒丰无力支付后,中国足协发布了《关于贵州恒丰足球俱乐部不执行国际足联裁决的处罚决定》第008号,要求从2020年10+07起禁止贵州恒丰足球俱乐部(恒丰)注册新球员。覆盖所有下属男子11足球队(从一线队到各级青年梯队),俱乐部要先缴纳罚款,才能解除处罚决定——这个处罚决定意味着恒丰U19和U21预备队因为不能注册职业运动员,不能参加青年超级联赛。
根据《中国足球协会职业俱乐部准入规则的通知》,俱乐部发展结构标准中写明,中甲联赛俱乐部应当拥有七支运动队,分别是一队U21、U19、U17、U15、U14、U13。由于俱乐部未能按照中国足协的要求将年满18周岁的运动员注册为职业球员,无法完成U21和U19梯队运动员的注册,因此无法参加2021全国青年男子足球超级联赛。将影响贵州足球俱乐部(恒丰)2022赛季进入中国足球协会职业联赛的资格,可能产生的后果是罚款、警告、扣除联赛积分、减少转会名额、限制球队注册人数、取消比赛资格。
债务和官司让贵州省挽救球队更加困难。不仅如此,相关部门也意识到,正是编剧们在办社过程中追求短期效应的一些不专业行为,才导致团队陷入这样的危机。贵州恒丰投资足球,恰逢贵州人和家搬到北京的时间。恒丰希望通过投资足球获得一系列政府优惠和当时贵州人民、贵州的支持,包括贵州茅台的赞助。
因为这种需求,从引进外援、外教到聘请俱乐部经理,都是为了吸引眼球,引起轰动效应。在李冰之后,曼萨诺以800万欧元被聘用,随后是彼得雷斯库,甚至管理团队还聘请了Fortebox公司工作人员、国足翻译和所谓的意大利专家,带来了高调的效果,却没有带来一流的管理效率。
无论史蒂夫是否花了2000多万人民币引进,球员的所有权仍然不属于恒丰。给一些没落的内援开出工资700万,签约费10万的天价合同,甚至引进一个假的意大利青训教练,都成了业内的笑话。这些所谓的“不专业”并不是“没有经验”的借口。在这种情况下,继续支持“恒丰”俱乐部也被认为没有价值。
贵州足球俱乐部(恒丰)目前因未引进和注册新球员受到国际足联和中国足协的处罚。从2020年的170注册运动员到2026年的仅107注册运动员,5438+0,已经无法满足七级运动队每队18人的最低标准。再加上欠薪问题的爆发,即使球员进入赛区完成2021赛季的中甲联赛,也很有可能无法参加2022赛季的中甲联赛。
从青训和梯队来看,2021的107名注册运动员中,来自贵州的只有26名,占比24%。其中一线队1人,U21梯队2人,运动队本土球员数量少,说明并没有对贵州高素质青少年足球人才的培养和成长提供实质性的帮助。u系列梯队从2017开始组建,每年在中国足协全国青年超级联赛的成绩都较低。
换句话说,无论是从职业足球的角度,还是从引领贵州省青训的角度,贵州省都没有必要进一步扶持“恒丰俱乐部”。
目前贵州省内有意见认为,贵州可以利用恒丰留下的市场和资源,从一开始就成立皇冠俱乐部。当然,要想行稳致远,必须具备以下条件:第一,必须推动职业足球俱乐部股权多元化。民营企业投资者投资职业俱乐部是为了达到企业的目的,对一个地区的足球进步没有直接责任。在这个领域,要发挥国企的压舱石作用,保证俱乐部的稳定发展和职业足球在全局中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二是促进俱乐部健康发展,努力完善造血机制。职业足球俱乐部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是“长期收支平衡”。
除了积极探索体育赛事门票销售、转播权销售、授权开发衍生品、赞助赞助商等方式外,还需要实施特殊的扶持政策。
在这个层面,贵州省不乏先例。2016以来,省体育局和贵阳市政府对贵州足球俱乐部(恒丰)给予了一定的支持。截至2021年8月底,贵州足球俱乐部(恒丰)共获得奖励扶持资金6523万元,其中省体育局300万元,贵阳市政府6223万元。贵阳市政府2016年支持200万元,2017年支持2000万元,2018年支持200万元,2019年支持1633万元,20219年支持390万元。贵阳市政府提供贵阳奥体中心作为俱乐部比赛的主要场地和办公场所,省体育局提供清镇体育训练基地2016-2017进行俱乐部训练。
贵州有关部门对职业足球俱乐部的投资额度进行了一些调研。中超俱乐部年均约654.38+0.5亿元,中甲俱乐部年均约4000万元,中乙俱乐部年均约654.38+0.00万元,中冠俱乐部年均约400万元。在晋级职业联赛的保障下,贵州省内已经基本具备了建立新的职业俱乐部的条件。
根据《贵州省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2016-2050)》,贵州省足协正在逐步构建和完善全省足球发展规划。通过青训机构和职业足球俱乐部的整合,有望为全省职业足球现状做出更好的改变,让贵州职业足球在正确的轨道上前进,促进全省体育产业更好更快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