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

每天都知道一种化石——角岩——震旦纪角岩。

分类:米其林金鱼藻;

产地:湖北、湖南等地;

存在时代:中奥陶世;

时间:约4.6亿年前;

生活环境:海洋游泳。

震旦纪角石形似宝塔,形似竹笋。震旦纪基石又叫“中国基石”。若纵剖面打磨成宝塔状,俗称“宝塔石”。

其形状为圆锥形,头尖尾宽,表面发育有节疤和竖条纹。震旦纪角闪石是一种海洋无脊椎动物化石。在约4.4亿年至5.1亿年前的奥陶纪海洋中,分布最广的头足类——角闪石,是当时海洋中凶猛的食肉动物,一度成为海洋中的霸主。震旦纪角岩一般长20-60厘米,最长可达一米多。震旦系角闪石是角闪石的代表。

震旦纪角岩,首次采集到的化石。

黄庭坚北宋

南崖新娘石,霹雳压笋。

当一勺水滋润了它的根,你就知道它什么时候会变成竹子。

这块刻有黄庭坚诗词的震旦纪基石,很可能是世界上人类收集到的第一块化石。但他不知道这是一种古生物化石。从他的诗中可以看出,诗人以为是石笋,角闪石的另一个俗称叫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