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美食城(徐州)发展规划

1,坚持政府规划、企业发展、市场运作的原则。

进一步加强政府规划引导,实施公开透明的市场准入政策,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和企业的主体作用,以先进的发展思路、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积极提高物流业的市场供给能力、市场竞争力和整体发展水平,为现代物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2.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

本着一步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在物流企业培育中,要以发展为核心,科学确定企业发展战略和规模,在物流网点布局、建设和功能定位、物流信息系统设计和建设、设施设备更新、引进先进物流技术和管理方式等方面,坚持高起点、标准化、专业化、规范化,按照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标准,努力与国际接轨。

3、发挥自身优势,整合与新建相结合的原则。

坚持整合与新建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积极开发整合园区及其周边可利用的物流资源,提高现有物流资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要根据实际情况,投入适当的资金新建和扩建现代物流设施,尽快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现代物流服务网络体系。

4.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原则

在淮海综合物流园区改造升级过程中,应加强协调,减少因隶属关系、行业部门、区域边界等造成的既得利益影响,确保规划顺利实施。同时,根据国内外物流发展趋势和市场供求变化,及时修订和调整规划目标和任务,有效把握物流发展方向。同时,要注重物流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树立绿色物流的新理念。园区总体发展目标是建设以先进的物流信息系统为基础,以专业和特色市场为节点,以现代物流企业为主体,按市场机制运作的现代物流园区,加快启动专业交易市场,尽快形成专业市场和物流配送相结合、相互促进的省级现代服务业集群,成为辐射徐州都市圈的区域性物流中心,为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物流基地做好准备。

规划和发展目标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目标(2006-2010):

1.加快制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逐步完善物流功能要素。

2.制定有利于现代物流园区发展的政策,加强管理,营造良好的物流发展环境。

3.搭建物流信息平台,加快物流信息系统建设,打造能够服务园区和徐州的物流信息平台。

4.重点实施“631”计划,重点扶持6家龙头第三方物流企业,培育30家大型物流企业,发展100家中小型物流公司。

5.新增或盘活专业交易市场3个,市场启动面积达90%以上,形成了专业交易市场与物流配送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局面,荣获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称号。

第二个目标(2011-2015):

1.完善和支持物流基础设施,完成物流园区的所有建设任务。

2、结合国际先进技术,进一步完善物流信息系统,建设能够服务徐州都市圈并与全国物流信息系统相衔接的物流信息平台。

3.第三方物流企业占园区物流企业的30%以上,园区物流运营规模和水平显著提升,成为我市乃至淮海经济区最大、最具影响力的现代化综合物流园区之一。

4.新增专业交易市场5个,全部启动,形成了物流配送与专业交易市场相互促进的国家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总体情况淮海综合物流园区将按照先整合、后新建的原则,对现有基础设施进行部分改造,充分整合利用现有设施和资源。主要通过先进的信息平台,提供金融、信息(商务信息、交通信息等)等高效服务。),使其产生聚集效应,从而吸引各物流企业入驻,发展成为集物流配送、市场交易、会议展示、电子商务、仓储运输、加工生产、配套服务于一体的现代综合物流园区,逐步成为立足淮海经济区、面向全国的区域性综合物流园区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一)功能定位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淮海综合物流园区的实际情况,淮海综合物流园区的转型发展规划定位为“一窗四中心”,即现代化大都市的窗口、区域性会展中心、各类商品交易展示中心、仓储物流配送中心和物流信息服务中心。将淮海综合物流园区规划为全市物流设施系统的首要环节——物流信息交流中心,成为指挥全市物流系统运行的“头部”,具有物流配送、交易结算、会议展示、商务洽谈、商务服务等功能。

(2)主要功能:

为徐州各市场群体提供流通、加工、包装、仓储、运输、配送等现代物流服务;通过园区内的一些专业配送中心向徐州都市圈提供“准时制”配送服务;利用园区良好的交通条件,为淮海经济区企业提供货物仓储和货物中转分流服务。

打造现代、全面、高效、增值的物流服务平台,吸引国内外货物通过徐州汇聚,为将徐州发展成为国内重要的物流枢纽城市提供有力支撑。

①现代化:充分利用现代物流技术和管理手段,如自动分拣技术、自动识别技术、现代化装卸设备、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信息处理技术等。

②综合性:具有流通、加工、仓储、包装、装卸、分拣、配送、商贸、会展、信息等综合物流服务功能;

③效率高:中心物流周转速度快,防止货物停滞影响流通;

④增值服务:包换、通关、查验、全信息服务等功能。

(三)总体功能模块设计

园区总体功能区分为仓储配送中心、货运配送中心、商务中心、公共服务中心四个功能区。

①仓库及配送中心:我们可以根据实际业务的需要,设计各种不同规格的大型流通仓库,如普通仓库、立体自动化仓库、恒温仓库、冷藏仓库等;还要设置配送中心和配送中心模块,满足市内快速配送和物资配送的需要;为企业进出口商品提供仓储、配送和分拨服务;为徐州都市圈和淮海经济区的企业和连锁店提供物流增值服务。

②货运调度中心:可设置货运车辆调度指挥中心、货运平台和大型停车场。同时可以为车辆提供维修、加油、清洗服务,为驾驶员提供休息、餐饮、娱乐等配套服务。与信息中心保持密切联系,利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进行高效的运输组织和货物流通。

(3)商务中心:集商品展示、贸易、银行、酒店、会议、医疗、便利店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园区,为中外客商提供展示、批发、洽谈贸易的理想场所。根据需要,还可以设置海关、商检、工商、税务、金融等政府职能机构的办公场所。

④公共服务中心的功能:主要负责处理物流园区内的以下主要类型的信息,如订货信息、库存信息、采购决策、配送信息、货运需求信息、车辆信息、物流管理信息等。,实施全程物流信息服务,提供电子货运交易网络平台服务。如物流成本、仓库、车辆等物流设施、设备运行等各种表格和信息。收集和处理生产、销售、商品供求、价格趋势等经贸信息。,组成信息中心指导贸易和物流活动,协助企业通过互联网进入国际市场。

(四)园区发展进程

分两期完成园区建设:

第一阶段2006-2010:

1.完成园区物流规划布局,完善物流功能要素。

2.完成规划园区的交通道路建设。

3.完成物流信息平台的部分项目。

第二时段为2011至2015:

1.完成物流信息平台建设任务。

2.引入第三方物流公司,以滚动投资的方式完成物流园区的所有建设项目(结合现有资源建设仓储中心和集装箱中心)。根据本规划制定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为完成物流建设目标和任务,应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1.树立新的物流理念,营造物流发展的大环境。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在实施规划时,要在园区内宣传和培训现代物流思想和理念,树立现代物流理念,营造有利于物流业发展的大环境。

2.理顺体制,建立产权清晰的管理体制。

充分发挥淮海食品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企业运行机制,逐步理顺和明晰各市场的产权结构、产权和经营权的关系,采取适当的方法使产权和经营权在一定程度上分离,以利于市场的整体运作,有利于市场向专业化、规模化发展。

3、科学规划,逐步完善物流功能要素。

积极配合市政规划部门对园区周边区域(如迎宾大道以东、两山口以西、陇海铁路以南、国道104以北等区域)进行统一规划,将园区及周边区域有效融入整个物流体系,引导市场和物流企业发展,进一步完善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配送加工、分拨等物流功能要素;同时,进一步加强与园区发展定位相适应的商务配套服务和服务设施建设,如海关服务点、酒店、居民楼、金融和通讯服务及设施等,逐步完善海关、商检、卫检、动植物检疫等功能,形成现代化、全方位、高效、增值的物流服务平台。

通过在物流园区核心区建立交易和物流信息中心,在餐饮文化村南侧规划公路物流枢纽和配送中心,可以将徐州及周边地区有效融入整个物流体系,引导物流企业发展,也有利于增强市场的辐射能力。

4.加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努力推动园区专业交易市场的启动和发展。

随着批发市场的进一步发展,老城区的一些老牌大型批发市场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市场供销渠道和较强的区域辐射能力,但由于区位交通和用地规模的限制,经营能力已经严重饱和,没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市区特别是市中心的大型批发市场的一些功能和特色将面临转移和重新分配。在《物流发展与市场整合规划》的指导下,结合这些市场的升级改造,将大型批发功能有效转移到区位交通条件和硬件设施良好的淮海综合物流园区,不仅为企业提供新的发展空间,还将增强区域集聚辐射力,促进物流的连片发展。建议通过市区和云龙区的各项政策引导,调整现有市场的布局和业态结构,促进老城区部分市场功能向淮海综合物流园区转移。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力推进重点招商项目建设和启动速度,着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盘活现有闲置市场资源,推动园区更多专业批发交易市场的启动和发展,为物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更直接的内在需求和发展动力。

加快资源整合,推动辖区市场调整重组、业务提升、功能拓展、管理升级。一是全面完成市场启动和繁荣任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重组,进一步扩大区域市场群发展规模。二是全力推进食品、医药、家居、汽摩、鞋业五大支柱工程,打造食品、医药、家居、汽摩、鞋业等物流板块。

5.引进和培育现代物流企业,打造物流产业支撑。

企业是物流业的主体,引进和培育现代物流企业是促进物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着力推进“631”计划实施,即着力扶持6家龙头第三方物流企业,重点培育30家技术手段先进、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现代物流企业,引进100家成熟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大型制造企业和主要隶属于零售业的现代物流企业,进一步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活力。

根据申请涉及的产业政策,在一定时期内给予物流企业优惠政策,采取优惠建设用地、适当减免所得税等多种措施支持物流企业发展。

6.制定行业规则,规范物流市场。

制定和完善一定的市场和行业规则,保证物流的健康持续发展,保证企业活动的合法性和规范性,建立公平、自由、有序的有利于物流企业发展的物流市场。

(1).制定园区物流企业准入规则,建立物流企业登记管理制度。

(2)制定园区物流企业管理规则。

7.完善物流信息网络,为* * * *搭建物流信息平台。

现代物流系统不可或缺的是构建强大的物流信息网络,将政府、企业、物流基地、物流中心、专业配送中心、用户连接起来,同时建立* * *信息平台,整合物流资源、物流需求、天气、路况、相关政策法规等各类信息,实现信息资源的* * *享受。园区应充分利用徐州市现有的信息通讯优势和徐州国际会展中心的部分设施建设,通过市场化运作,积极与信息企业(如汉高信息)结合,在原有物流信息平台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物流信息数据库,建立服务于园区和徐州市的物流信息平台。 成为全市物流信息交易中心和徐州物流系统总指挥,逐步建成服务整个徐州都市圈乃至更大范围的物流信息港。

园区正在申请资金支持物流信息平台的发展。详见附件1。

附件一:

江苏省服务业发展引导基金申报书

项目名称:淮海综合物流园区物流信息服务中心

申请人:徐州中国淮海食品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主管部门:徐州市云龙区人民政府

实际实施时间:2007年6月+2009年10月-2月。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淮海美食城天龙市场

公交60路;60;81;81;83路;83路;91路;91路;92;92;93;93;95;95;116;116;612路;612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