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收集脂肪?

通过在松树或其他针叶树的树干上切割伤口、钻孔、剥皮或施用刺激物来收集树脂的操作。广义的脂肪提取还包括收获前的准备和收获后的储运。一般是指松树的树脂提取,收集的树脂称为松节油。

简史

公元4世纪,中国就有松树凿洞取树脂的记载。现代脂肪提取生产始于19世纪后期,最早出现在广东东江一带,后发展到长江以南的其他省份。早期在浙江松阳,用斧子砍伤口收集脂肪,用竹笋壳盛脂肪。松节油大部分蒸发,松节油呈船形固体,称为“船香”。1951年推广树脂提取新方法,提高了松香产量和质量。1936年中国松节油产量约2万吨。到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松节油年产量已达50多万吨。

松节油的形成和分泌

松节油是松树生理活动的产物。它是由复杂的生化过程和一系列中间产物产生的萜类化合物,储存在脂解细胞形成的树脂通道中。松节油在油脂分泌细胞中形成,并从那里分泌到树脂通道中。木质部中有两种树脂通道:纵向和横向。前者平行于树干的主轴线,后者围绕主轴线径向布置。两者互相沟通形成网络,树脂可以从一个切口流出。马尾松纵向树脂道平均长度为50 cm,有的超过100 cm,平均直径为0.1 mm,横向树脂道随着径级的增大而延伸,其直径远小于纵向树脂道。提取树脂时,树脂主要来自纵向树脂通道,松树的产脂能力与纵向树脂通道的数量和直径密切相关。

当充满树脂的树脂通道被切开时,树脂会因树脂通道内的压力而流出,分泌树脂的细胞受到的压力减小,新的树脂形成。当树脂通道被浓缩树脂堵塞时,分泌树脂的细胞会分泌树脂,再次充满树脂通道。马尾松的树脂通道被切断后,树脂开始快速流出,几个小时后速度降低,昼夜不停地停止流动。湿地松的脂肪流动时间可以持续几天几夜。树脂通道堵塞后,伤口必须重新切开,才能得到新的松节油。

影响脂肪生成的因素

脂肪生产能力通常用每对沟渠单位长度的脂肪产量克数来表示。有:①树种。不同树种的年产脂量差异很大。马尾松为2.5 ~ 5公斤,思茅松为1.5公斤。琅琊松3 ~ 5 kg,樟子松8 ~ 10 kg,云南松与思茅松相似。湿地松的实验产脂量比马尾松高2倍左右。②品种类型。高产马尾松型的产脂率比普通型高2倍以上。③面积。马尾松的产脂能力随着纬度的增加而降低。④气候。我国昼夜平均最低温度在10℃以上,高温有利于脂肪提取。在长江以南的大部分地区,脂肪收割季节为4月至165438+10月,海南、云南、四川部分地区等亚热带地区基本上一年四季都可以收割脂肪,但6月至9月是脂肪收割的旺季。雨水充足,树木生产旺盛,松香产量不断增加。⑤树龄。幼树产脂能力低,年纪太大生命力下降,产脂能力也下降。

脂肪提取方法

为了切割树干上的伤口,必须先把粗糙的皮刮下来做刮脸,再切割。一个采脂季节刮面上的切割伤范围称为切割面。切割面上的切口称为切槽或侧槽。侧槽是倾斜的,以利于松香向中间流动,每对侧槽形成的角度称为侧槽夹角。用于转移在刮削表面中心切割的松香的主通道被称为中间通道。因采收期不同,可分为中长期采收期(10 ~ 15年)和集约采收期(1 ~ 3年),按是否使用刺激剂可分为化学采收期和非化学采收期。所以有四种方法:长期正常法,长期化学法,非化学强度,化学强度。

中长期脂肪提取

也称为常规脂肪提取。切割面配置和切割边沟顺序有两种:下降式(自上而下)或上升式(自下而上)。中国以下降型为主,切面如图。下降型的第一年切面布置在树干的上部,然后每年的切面布置在前一年的正下方,直到树干的底部。年扦插消耗长度一般为20 cm。10年后的切面可布置在树干的另一侧或第一年以上。切割面宽度应根据切割面负载率(切割面宽度与树干周长的百分比)确定。10年期间的负荷率不应大于40%。提取松脂的松树胸径应大于20 cm,一般一棵有一个切面。当树径较大,一个采伐面宽度超过50 cm时,应并排布置两个采伐面,两个采伐面之间应留有宽度不小于10 cm的垂直营养带。切割面宽度确定后,在刮削面中间垂直切割一条中间沟,向下超出切割面15cm,下端设置油脂导向器和接收器。切割面的顶部开有第一对侧凹槽,夹角为90度,凹槽深入木材0.3-0.4厘米。随后的侧沟每隔一段距离就在前一对侧沟的正下方开凿,其长度、深度相等,并与前一对侧沟平行。马尾松与云南松的间隔一般为1 ~ 2天。侧沟分泌的松香通过导脂器沿中沟流入受体。用这种方法得到的松节油,由于下侧沟与另一侧沟紧密相连,容易做到“浅沟薄修”,从而节省切割面,延长树脂提取寿命。

第一年的上升切面位于树干下部,以后逐年上升。第一对侧槽在切割面以下切割,然后逐渐向上。侧槽的夹角为60°,侧槽之间留有不带皮的条纹,使松香能流到中间进入接收器。上升切口处于有利营养供应的位置,有利于松节油的形成。这种方法得率高,但松节油容易溢出切面,松节油质量差,松节油含量略低。切割时不易做到“浅切薄修”,切割面消耗大,影响抽脂年限。

化学长期脂肪提取

施用刺激剂可增加松节油的分泌,一般可增加松节油产品30%左右。使用的兴奋剂有亚硫酸盐酒(醪)、乙烯利、α-萘乙酸、增产灵2号等。可单独或组合喷洒在下降侧沟上。使用比重为1.05的醪液时,每对侧沟喷洒0.5 ~ 1.0g,可提高松香产量30%左右。通过使用化学切割器,切割和施用的结合可以节省施用时间。

非化学强度脂肪提取

松木采伐前1 ~ 3年,通过提高采伐面负荷率,增加采伐次数和新采伐面,在短时间内获得较多的松香。

化学强度油脂提取

它是在松树被砍伐前1 ~ 3年采用的。将硫酸的黑色糊状物用作刺激剂,用装有喷嘴的聚乙烯瓶将黑色糊状物挤压成条状,并涂覆在切割沟的上边缘。用上升鱼骨的方式切沟。割沟深约0.2厘米,宽1.0 ~ 1.5厘米,割沟之间有2.5 ~ 3.5厘米的树皮带,呈鱼骨状排列。切削负荷率可扩大到70 ~ 80%。间隔期马尾松为6 ~ 8天,云南松为15 ~ 20天,湿地松为12 ~ 13天。由于脂肪流动时间长,这种方法的产脂率比常规方法高3 ~ 4倍,可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然而,每个季节每株植物的脂肪产量略低于用常规方法获得的产量。黑色硫酸糊的制备方法是将150克水解棉籽壳木质素与200毫升水混合均匀,在100毫升冷甘油中加入100毫升浓度为96-98%的工业硫酸。在搅拌下将硫酸和甘油的混合物缓慢加入到上述均质物质中,温度可升至约65438±000℃,然后冷却。其他植物材料如米糠可以代替水解棉籽壳木质素。

我国提取树脂的主要对象是山区的天然松林,交通不便,劳动生产率低。因此,建设松林高产采脂基地,实行集约化经营,是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有效途径。

蔡伦(~ 121)

桂阳(县名,今湖南郴州市)生于东汉。出身贫寒,13岁时“开始给朝廷上东西”,被腐化后成为宫中的小黄门(太监)。他很聪明,渴望学习。汉高祖刘钊登基后,被提升为正仆,参与政务。每次有空,我都会考察民间作坊,对造纸技术感兴趣。20岁时,他受命掌管皇家手工艺作坊。鉴于简书、帛书阅读不便、价格昂贵,他在《上方鉴》中专门研究造纸技术。汉永元十四年(102),蔡伦在邓绥皇后的鼓励和以前人造麻纤维造纸法的启发下,与其他工匠共同努力,反复试验,最终以树皮、麻头、破布、渔网为原料,经斩、煮、打、胶、稀、纸、干制成一种轻便、经济的。元兴元年(105),这种纸是献给皇帝的。“帝善其能”,下令天下依法造纸,称为“蔡伦纸”。这种造纸技术通过朝鲜和日本逐渐传入中亚和欧洲国家。

元元年(114),邓太后封蔡伦为“龙亭后羿户三百户”(在陕西洋县)。蔡伦带着养子和亲戚来到这里,很快成为造纸的中心。汉武帝永宁二年(121)三月,邓皇后驾崩。安帝以“被窦侯讽刺,诬陷祖母为贵族”的罪名,将蔡伦送往北京受审。蔡伦以受辱为耻,在龙庭封地自杀。元嘉元年(151),汉桓帝为蔡伦平反,在陕南古镇龙亭修了蔡伦墓庙,供人瞻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