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贸易国际易货交易所媒体相关新闻
最原始的“物物交换”,在物联网的射频、3G、视频等先进技术下,成为帮助企业盘活库存产品、产能、无形资产的新手段。昨天,中国唯一的易货交易所——华贸国际易货交易所正式落户上海,通过诚信、公平的网上易货交易平台,为企业提供“各取所需”的过剩商品和积压物资服务。
现代物物交换简称为G2G,其中G是英文GOODS的缩写。易货是指企业利用易货交易软件,采用虚拟易货额度代替现金结算,以等价交换商品和服务的一种交易模式。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现代易货已经比较成熟,成为企业消化库存商品、过剩产能和无形资产的有效方式,也是企业在流动性不足、遇到资金瓶颈时的新选择。而在中国,现代易贸刚刚起步,只有一些小的贸易公司有自己的系统,在商品信息发布、价值衡量等方面缺乏统一的标准。
华茂国际易货交易所的落户将改变国内易货贸易行业各自为政的现状。华贸国际易货交易平台作为一个国际化、非盈利、非现金的易货交易平台,引入了包括物联网在内的先进技术,能够准确确认和评估商品的种类、数量、位置、价值等信息,为交换过程提供高效便捷的物流模式,实现“一对多”或“多对多”的交换目标。在商品价值评估方面,交易所与东华大学联合开发了集信息发布、交易管理、易货线(HC)结算于一体的电子商务结算系统,确保易货过程的公平公正。
据介绍,新推出的易货平台涉及的商品非常广泛,既有房地产、汽车、产成品、原材料、农副产品等有形资产,也有企业剩余生产力、商标、股权等无形资产,而为企业服务的旅游服务、娱乐服务、咨询服务等也可以进入平台进行交易。同时,易货的流程也比较简单,分为八个流程,分别是注册易货会员、发布易货信息、进入交易系统、洽谈交易、签订合同、发货、结算交易、更新易货商品信息。
(本文来源:解放日报)晨报记者常陆报道。
昨天,国家工商总局批准成立的唯一国际易货交易所——中国商品交易所在沪举行了现代易货“G2G”商业模式推介会。据悉,中贸汇的现代易货业务模式将彻底改变中国易货市场无信用担保体系、无统一交易规则、无权威交易平台等落后现状。易货交易是企业之间在没有现金的情况下进行商品和服务的等价交换。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流通领域的库存物资和剩余商品有数百万亿人民币。发展易货贸易有助于企业盘活资产。本报讯(记者陈薇)
传统的易货贸易形式正在与现代交换形式“嫁接”。由北京迁至上海的华贸国际交易所,近日专门举办推介会,介绍现代易货贸易的G2G商业运作模式。通过搭建网上交易平台和多家联盟易货服务公司,实现了第三方服务的交易流程,为企业剩余商品和积压物资提供“各取所需”的服务,帮助企业消除库存积压,盘活存量资产,实现生产物资的有序流动。上海市会计学会、物流学会、价格协会、电子商务行业协会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并对这种新的商品交易形式给予了肯定。早报记者管平昨日,不久前从北京迁至上海的华贸国际易货交易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贸货)在上海召开了“G2g(货物对货物)业务运营模式推介会”。
中贸货原是金贸货交易所有限公司,为引入私募机制而更名。中贸货负责人表示,中贸货将建立一个封闭、诚信、公平的网上交易平台,通过多家联盟易货服务公司(相当于证券公司的角色),为商品过剩、物资积压的企业提供“各取所需”的服务。
此外,中国贸易货物将在易货和物资流通中引入物联网的射频、3G、视频等先进技术,实行全新的商业运作模式。
昨天,中国贸易商品还与四家企业签署了投资建立联盟易货服务公司的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