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麟:台湾风险投资的教父

徐大麟:台湾的风险投资教父,是一个手握200亿人民币的63岁老人。他的名字曾经和《商业周刊》的朱镕基一样出名。他叫徐大麟,是美国H&Q亚太风险投资公司的董事长,被台湾省风险投资界尊称为“教父”。

6月65438+10月65438+今年2月,汉鼎亚太刚刚通过私募基金融资5亿美元,将用于中日韩的M&A。

因为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他为亚洲经济的复苏做出了杰出的贡献。1998,徐大麟和朱镕基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亚洲五十位杰出领袖”之一。

美国加州伯克利电气工程博士,1943出生于重庆,4岁随家人到台湾省。徐大麟曾在IBM总部任职12年,位居当时中国最高职位,但因家乡经济发展,以投资者身份回台。正是他把“风险投资”的概念和方法引入了台湾省。

意外成为投资人

世界上只有美国、以色列和西欧等少数国家和地区在风险投资方面取得了成功,台湾省是其中之一。徐大麟的风险投资在台湾省是不可或缺的。台湾省的风险投资公司要么是从汉鼎走出去的员工创办的,要么是借鉴了汉鼎的成功经验。

二十年前,徐大麟还在美国IBM总部工作。当时台湾省经济还很落后。时任“经济部长”的厉国定在访问美国硅谷后,决定将台湾省的产业从制造业转型为高科技产业。徐大麟作为海外专家,在他的家乡台湾省了解到这个计划后,参加了台湾省的科技发展。徐大麟利用多年的假期,不拿一分钱,十几年如一日地致力于台湾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中期,台湾省很难发展高科技产业。因为国外很多先进技术都是风险投资基金开发的,台湾省当时没有这种基金,对风险投资几乎一无所知。得知这一情况后,徐大麟从IBM实验室辞职,加入了美国科技投资和风险投资的创始人之一洪堡风险投资公司,成功地将风险投资的理念和方法带到了台湾省,将基金管理的理念带到了台湾省。

由于对台湾高科技发展充满热情,徐大麟彻底转行了。“我的出发点是帮助台湾省发展科技,但因为当时台湾省最迫切的情况不是开发更好的科技产品,而是需要可以投资科技产品的公司,从技术型向投资型转变,所以我选择了风险投资。”

徐大麟的道路对别人来说是曲折的,但对他自己来说是自然的。他考上台大学物理,因为当时受杨振宁和李政道成功的影响,社会普遍认为所有好学生都应该学物理,将来拿诺奖。但后来,他发现自己的兴趣不在物理上,“我在物理方面没有天赋”,于是去美国读硕士时,徐大麟选择了“更实用”的电气工程。

因为都是学技术专业的,通过努力,徐大麟去了IBM,并且是总公司的研究单位,负责整个磁性技术,在工业技术研究方面已经到了顶尖。

徐大麟曾经在IBM身居高位,帮助决定哪些项目应该得到支持,哪些项目不应该做。实际上他承担了一些决策和管理工作,对他后期的风险投资有很大的帮助。

“刚进H &;q,每次抢MBA跟我合作,我做技术分析,他做财务评估。”徐大麟说。

风险都是我的。怎么会有这么好的事情?

二十年后,徐大麟和他的H & amp;q在台湾省* *投资了150家公司,他自豪地说,“政府和社会要做的事情,我们都完成了。”

上世纪70年代,台湾省还以政府投资为主,没有风险投资和基金经理的概念。徐大麟是从基金经理做起的,他费了很大劲向人们介绍风险投资。基金经理没有自己的钱,但是他们对投资行业有专业的理解,用别人的钱去投资,而且这笔钱需要长期交给基金经理。因此,最关键也是最困难的第一步是筹集资金。

向政府和银行贷款需要抵押,筹集风险投资资金却没有什么可以抵押的,这在当时的台湾省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徐大麟经常去跟别人解释很久,别人才恍然大悟,“哦,我明白了”,然后说:“你在跟我开玩笑吗?你玩我的钱,要我付钱给你?如果你输了,算我一个。如果你赚钱了,我给你20%作为奖金。风险都是我的。怎么会有这种好事?”

那种困难是非同寻常的,所以徐大麟非常感谢厉国定的帮助,称他为导师和领袖。厉国定认为台湾的科技需要风险投资。如果没有资本,创业者就在劫难逃。所以他利用自己的名声和关系帮助徐大麟筹集资金。徐大麟首次融资2000万美元,其中近30%由台湾省政府作为种子基金投入,以鼓励风险投资。

第一笔资金投给了宏碁电脑,当时宏碁H & amp还没有上市,正在做上市前的准备。徐大麟的H & amp;q投资了包括花旗银行在内的6家公司,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因为基金经理需要通过专业的分析和判断,以多元化的方式进行投资,希望给投资者带来收益,徐大麟表示,IBM的光环对他帮助很大,其他人也相信他非常专业,对高科技很有眼光。

星巴克店背后的大股东

在中国大陆,你可能没听说过汉鼎,但你一定知道海航、汉莎商城、星巴克等等,这些都和汉鼎亚太有关。

目前,汉鼎的亚太投资项目涉及科技、地产、化工、消费品等领域,总投资额达2.5亿美元。

早在1993,汉鼎就进入了中国大陆。当时,美国安泰保险公司与中国银行刚刚达成合作,美国安泰保险公司出资2000万元设立“众安基金”。中国银行的理念是做风险投资。

安泰保险在美国没做过风险投资,更别说在中国了?所以他们找到丁涵一起管理基金。当时汉鼎已经发展到菲律宾、泰国等亚洲国家,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就这样,汉鼎亚太以1993进入中国,与众安基金管理公司持股50%。* * *管理众安基金,众安和汉鼎各持股50%。后来Handing逐渐做到了95%的工作,仍然拿50%的费用。

在1995之前,国内没有科技可言,汉鼎最初做了一些一般性的投资,包括大连的华宝地产项目,沈阳的东宇集团公司与中国银行,之后又陆续投资了海南航空和北京燕莎商城,与北大合作成立了科兴生物工程公司。

1998与美国星巴克达成协议,将星巴克引入中国。不到四个月,中国大陆第一家星巴克店在北京国际贸易中心1999开业。到现在已经开了58家店,平均一个多月一家。汉鼎作为大股东,持股80%以上。

后来由于中国科技的发展,汉鼎的投资也转向了科技行业。其中比较大的项目有两个,一个是以芯片为主的SMIC,一个是以石化为主的五祖弘忍大满禅师集团。

在投资的黑暗期,没有一个是彻底失败的。

风险投资,高风险,高回收,必然有很高的失败率。汉鼎最初进入中国大陆市场时,中国大陆的合资企业实行合伙人制,外方占30%,中方占70%。一切都要双方同意,不允许上市,带来很多问题。那段时间被称为“投资黑暗期”,许多投资公司血本无归。Handing一直很坚持,也很努力。没有一个是完全失败的。他们收回了所有的资本,赚了一些钱,这在当时是最好的基金。

尽管风险投资失败的例子很多,但徐大麟从未退缩。他说,关键是最后整体上成功的比失败的多,只有高风险才能带来创新的东西。

“投资黑暗期”并没有吓跑徐大麟。一方面是他执着的性格,一方面是因为他在中国出生长大。“中国被说是世界工厂,因为这里有廉价的劳动力和勤奋的工人,但中国人最大的优势——发明和创造力没有发挥出来,世界强国都会发展创新,而创新的一大工具就是风险投资。”徐大麟说。

“科技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时效性、产品化、市场占有率。研究世界上最好的技术,除非你能很快融资,开公司,出产品,产品才能在世界市场上有一定的份额。否则,再好的技术也没用,而这需要风险投资。”

无独有偶,去年5月,汉鼎在东莞投资了一家电池公司,为全球最先进的MP3设备iPodnano和iPodshuffle生产电池。这款升级版iPod的核心技术是徐大麟在IBM工作时开发的,可以存储海量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