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人的企业算小吗?

不,是大企业!

企业可分为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微型企业等。分类主要依据企业数量和营业收入。以工业为例:(1)大型企业是指从业人员超过1000人或营业收入超过4亿元的企业。(2)中型企业指从业人员300人以上或营业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企业。(3)小企业是指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4)微型企业是指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万以下的企业。

企业是指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的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

居民企业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企业,或者依照外国(地区)法律设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非居民企业是指依照外国(地区)法律设立,其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外,但在中国境内设有机构、场所,或者在中国境内没有机构、场所,但有来自中国境内的所得的企业。

在商品经济范畴中,企业作为各种组织形式的单位之一,是按照一定的组织规则形成的有机经济实体。一般以盈利为目的,使命是投资者、客户、员工和公众利益最大化,通过提供产品或服务来换取收益。它是社会发展的产物,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而发展壮大。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多种企业并存构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企业有三种基本的组织形式:独资、合伙和公司,而公司制企业是现代企业中最重要、最典型的组织形式。

现代经济理论认为,企业本质上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机制”,可以实现整个社会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整个社会的“交易成本”。

法律定义

根据我国法律,公司是指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具有企业的全部属性。

所以,所有的公司都是企业,但所有的企业不一定是公司。公司只是企业的一种组织形式。

企业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定义是工厂、矿山、铁路、公司等从事生产、运输、贸易等经济活动的部门。

2007年3月17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一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以下简称企业)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依照本法的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不适用本法。”

从上面的解释和法律可以看出:第一,企业是一个社会组织(也就是一个部门,但“部门”这个词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有些过时);其次,企业从事的是经济活动,即能向社会提供服务或产品;最后,企业的目的是获取收入,也就是获取利润。

《现代汉语词典》对公司的定义是,从事产品生产、商品流通或某些建筑事业的工商组织。

2005年6月27日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条有这样的描述:“本法所称公司,是指依照本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可见,通常使用“公司”一词时,其含义是比较宽泛的。很多情况下,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也被称为公司,但在法律规定中,公司仅指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根据公司的法律含义,以下定义可能更合适: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从事生产或服务业务的社会组织。

商业和企业

企业单位一般是自负盈亏的生产性单位。所谓“自负盈亏”,就是你承担亏损和盈利的后果,有一定的自主权。企业单位分为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国有企业是国家所有的企业。私营企业是个人所有的企业单位。

事业单位一般是国家设立的公益性事业单位,但不属于政府机构,与公务员不同。一般情况下,国家会给这些机构财政补贴。分为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如学校,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如医院,以及其他非国家拨款的独立事业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