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事业单位、股份制企业和私企有什么区别?

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股份制企业和民营企业有三个区别:

首先,四者的概述是不同的:

1.国有企业概述:是指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和国有资本控股公司。

2.事业单位概述:指政府利用国有资产设立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3.股份制企业概述:指通过发行和认购股份筹集资本(资金)而设立的企业,通常称为“股份公司”。

4.私营企业概述:根据《国家统计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企业登记类型划分的规定》(1998年8月28日,字[1998]第200号)第九条规定,由自然人投资设立或控制,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营利性经济组织。

两种,四种不同的类型:

1.国有企业类型:包括中央和地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等部门监管的同级企业及其投资逐级形成的企业。

2.机构类型:分为公益性机构和公益性事业单位。现在也有新兴的利用国有资产和社会资本举办的机构,这些机构不是国家出资的机构。

3.股份制企业的类型: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少数国有企业也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前提下,有计划地探索和试点股份制企业。

4.私营企业类型:包括依照《公司法》、《合伙企业法》和《私营企业暂行条例》登记的私营有限责任公司、私营股份有限公司、私营合伙企业和私营企业。

三、四个不同的主管单位:

1.国企主管单位: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监督管理。

2.事业单位主管单位:县官、国家事业单位。

3.股份制企业的主管单位:股东会。

4.私营企业主管单位:国家统计局。

百度百科-国有企业

百度百科-股份制企业

百度百科-民营企业

百度百科-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