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住房融资的好消息:监管机构将提供流动性支持。

几乎已经停止海外发债的国内房企等来了一个好消息。

8月16日,资本市场消息人士透露,金融监管部门拟出台新举措缓解房企流动性压力,国有增信机构中债增信投资公司将进行更有效的“全额不可撤销担保”,帮助民营房企发债。部分债券发行预计将在本月底房企中期业绩发布截止日期前完成。

示范房企名单包括龙湖集团、旭辉控股、碧桂园、金地。“监管方案给予积极支持,目前正在沟通新的融资方案。”龙湖集团相关人士告诉记者。接近碧桂园的人士也透露,正在与监管部门保持密切沟通。

受此利好消息影响,8月16日,国内房企股票集体上涨5.5%。其中,龙湖集团股价一度暴涨18%,一扫8月10因瑞银下调评级导致的近20%的跌幅。

“中债增信投资公司不是普通的国企或央企,而是专业的增信公司,所以公司提供增信,说明支持力度很大。”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白文熙这样说道。

资料显示,中债信用促进投资公司成立于2009年。北京国有资本、中银投资、首钢集团、中化集团、中石油、国家电网等6家公司各持股16.5%,中国银行间交易商协会持股1%。是国内首家专业的债券增信机构,主要解决低信用发行人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市场需求。

这是继5月份创建民营房企信用保护契约后,监管层为示范房企融资提供支持的又一政策。

4月11日晚间,证监会、SASAC、全国工商联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上市公司健康发展的通知》,明确提出支持房企转型和民营房企融资。

随后,在证监会的指导下,沪深交易所召开了“信用保护工具支持民营企业债券融资座谈会”。证监会债券部人士在会上指出,证监会积极支持市场各方在支持民营企业融资过程中发挥信用保护工具的作用,发挥市场化增信作用,鼓励市场机构和政策性机构通过创设信用保护工具为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提供增信支持,尽快推出组合信用保护合约业务。 便利回购融资机制,适当放宽信用保护的民营企业债券回购质押库准入门槛。

5月16日,市场新闻报道,碧桂园、龙湖集团、美的地产三家民营房企入选“示范房企”,将于周内陆续发行人民币债券。创始人还将发行包括信用违约互换(私募CDS)或信用风险缓解证书(CRMW)在内的信用保护工具,帮助民营房地产企业增强公开市场的融资功能。

“这次与5月份政策最大的不同是,监管层不仅给示范房企提供信用保护和升级,还亲自去购买这些示范房企发行的债券,分阶段给房企提供流动性支持,并通过牵头引导市场机构购买这些债券。”广东省城乡规划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说。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6月5438-7月,房企资金达到8.88万亿元,同比下降25.4%。其中,国内贷款1.1万亿元,下降28.4%;利用外资53亿元,增长20.7%;自筹资金315亿元,下降11.4%;存款及预收账款2.86万亿元,下降37.1%;个人按揭贷款1.42万亿元,下降25.2%。

无论是银行贷款、自筹资金,还是以房贷、存款为主的其他资金,7月份增速全面回落,且较6月份降幅继续扩大,从侧面反映出金融机构对开发商风险的进一步担忧,房企融资渠道严重受阻。

李认为,现在市场担心的是民营房企的风险,比如优质蓝筹龙头的“卖空”。因此,监管部门出台的这一政策是可信的,有利于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现在市场悲观情绪已经到了极端状态,金融市场失灵,急需政府发挥作用。预计未来房企融资状况将触底好转。

对于房企来说,也有一定的利好消息,那就是央行再次“降息”。

8月15日,央行开展4000亿元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含8月16日到期6000亿元MLF续做)和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分别为2.75%和2%,均下降10个基点。

二季度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明确,继续通过政策利率引导市场利率下行。1年MLF操作和7天逆回购降息的目的是引导市场利率下行,反映了当前经济复苏放缓对加强逆周期调节的迫切需求。

央行数据显示,7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6790亿元,同比少增4042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加7561亿元,比去年同期少3191亿元。

智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两个利率的下降,一方面传递了支持实体经济、稳增长的积极信号;一方面,将直接促进银行降低融资成本,更好地刺激企业的投资需求和居民的消费需求。

MLF利率的上调或下调一般会传导至贷款最优惠利率(LPR)利率,并最终影响贷款利率,因此房贷利率存在进一步调整的空间。

国鑫证券研究报告认为,房地产回归正常轨道是当前政府、企业和居民的共同利益所在,无需对房地产销售的担忧超过对整体经济的担忧。近期多项房地产救市措施出台,多地加强预售资金监管,都在巩固“保本”信心,提高房地产存量债券“下限”。在此基础上,我们期待需求端更有力度的政策效果。目前来看,经营稳定、品质优秀的房企会更快走出行业低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