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满分作文

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2010毕业生Chandy和他的13同学组成创业团队,于2010年4月创办了广州米优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作为一名应届大学毕业生,chandy坦言,选择创业源于他们对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术的信心,基于努力的工作态度,以及对未来职业的展望的精神动力。

然而,这些还不够。包括昌迪在内的大学毕业生在创业初期普遍遇到各种问题。

第一,注册难。

昌迪说,办公场地和一定的资金实力是成立公司的必要条件,这对于没有土地也没有钱的创业大学生来说是第一个严峻的挑战。很多大学生都是靠亲戚朋友的资助来筹集这笔昂贵的注册资金。

第二,融资难。

公司注册后,总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发展才能开始盈利。这就需要大学生寻找各种机会获得投资才能生存。“公司注册资本50万元。成立四个月,总收入20多万,平均每月亏损1到2万。它每月支付30名员工的工资、厂房租金和其他管理费用5万至6万元。现在生活很艰难,因为公司主营业务不盈利,四个核心成员都要拿钱来支撑公司。从长远来看,公司需要300万到800万元才能走得更快,发展得更好。”昌迪说。

昌迪和他的团队尽力解决资金问题,但收效甚微。今年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还没有被告知可以申请的消息,“中小企业专项资金”的申请也被拒绝了。现在虽然很多风险投资公司主动找上门来,都在观望,但真正“出手”的很少。昌迪说,他们只能被动等待机会,压力很大。

一位与昌迪有过接触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些大学生企业虽然有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但市场意识薄弱,软件推荐界面非常粗糙,几乎没有包装。他们的营销和谈判能力不成熟,没有任何社会资源,行业对话能力不足。如果他们投资,让他们去做,市场风险很大。

三是创业抗风险能力差。

2009年,广东创业典型刘锐改良凉茶原料鸡骨草的种植方法,安置粤北贫困山区400多名农民就业。但刘锐告诉记者,他刚创业的时候,因为市场经验不足,买了一批假苗,创业之路被堵死了。后来他靠家里的支持,把房子抵押出去贷款,才得以起死回生。可见,创业大学生市场意识薄弱,社会资源匮乏,抗风险能力特别差,很容易夭折。“敢创业的大学生很少,创业成功的大学生更是少之又少。”激励大学生创业的各项政策措施初见成效。

近年来,受金融危机影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中央要求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以创业带动就业。广东地处沿海,毗邻港澳,改革开放前有良好的创业传统和氛围。

广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措施,广东大学生创业率呈上升趋势。据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统计,2010年,广东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8800人,实际自主创业3757人,比2009年增加1618人,超过当年毕业生总数的1%。2007年,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只有564人。

这些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一是加强创业教育。目前,广东大部分高校已将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和就业指导教学中,部分高校将创业教育作为必修课。如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将创业教育课程正式纳入学院公共基础课教学计划;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积极筹备建立大学生校内创业孵化基地,设立“大学生创业百万资助基金”;华南师范大学成立了“创业学院”,借助这个平台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指导他们的创业实践。

二是逐步完善创业政策。2010年5月,下发《关于实施2010年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行动的通知》,将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小额担保贷款由5万元提高到8万元,并要求各地明确办理小额担保贷款银行,落实国家和省有关高校毕业生创业税费减免政策,按规定对新注册企业的高校毕业生给予一次性创业资助。一些大学,如华南理工大学,也为大学生建立了创业园,为他们提供免费的创业办公场所。完善和落实政策,解决大学生创业问题刻不容缓

虽然近年来广东大学生创业人数大幅增加,但由于政策落实不到位,大学生创业过程中暴露出许多问题。

部分创业大学生没有享受到相关优惠政策。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表示,高校毕业生创办的企业经广东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国税局、省地税局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后,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高校毕业生创办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但昌迪表示,没有相当的“关系”,很难获得多个部门的认证。记者采访了多位创业大学生,他们都表示认证难,不享受税收优惠。

由于资金申请不公开透明,部分大学生对政策性资金的支持心存疑虑。在申请“中小企业专项资金”的过程中,昌迪仅被公司所在区的科技局要求提交数万字的申请材料和800元的申请费。在等待审批的近半年时间里,相关单位没有派人实地走访企业,也没有人过问企业的情况。最后,他们收到了不同意的通知。和他同时申请的其他公司,有的通过付费中介成功申请到资金。

昌迪说:“我听说没有任何关系是不能申请政府资金的,而这些中介机构与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你可以申请,但要支付的代理费是申请资金总额的10%到20%。我们创业大学生根本买不起。”

缺乏有针对性的政策使得一些让步变得“有形”。据记者调查,广东创业大学生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高新技术企业。如昌迪,一般常见于理科毕业生;另一类是服务型企业,如经营咖啡屋、运动场、书店等。,这在文科毕业生中普遍存在。前者多为团战,后者多为个体户;前者风险高,利润高,市场竞争相对较小,后者风险低,利润薄,市场竞争相对较大。

供参考:/view /view/9931.htm

可以看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