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菲勒财团的发展历史

1863年,克利夫兰开了一家炼油厂。1870年,以炼油厂为基础,扩大组建了俄亥俄标准石油公司,并迅速垄断了美国的石油行业,以其巨额利润投资金融业和制造业,经济实力发展迅速。总资产在1935年只有66亿美元,到1960年增加到826亿美元,25年增长了11.5倍。此后不断取得大发展。1974总资产已增至3305亿美元,超过摩根财团,位列美国十大财团之首。美国有65,438+06家最大的石油公司,其中8家属于洛克菲勒财团。

提到美国历史,人们很难回避洛克菲勒的姓氏:标准石油公司和洛克菲勒基金会、大通银行、现代艺术博物馆、洛克菲勒中心、芝加哥大学、洛克菲勒大学,还有911年倒下的让美国伤心的双子塔。

洛克菲勒创立的石油帝国及其后继公司——埃克森、美孚、雪佛龙,与德州起家的德士古、海湾、BP、皇家荷兰/壳牌并称为石油七姐妹,是世界上最大的七大跨国石油公司。

埃克森于1999年与美孚合并,雪佛龙于2001年与德士古合并,之后海湾于1980年和1990年将其资产出售给雪佛龙和BP。

埃克森美孚、雪佛龙、英国石油、壳牌和法国道达尔是世界五大石油公司。

洛克菲勒,16岁,在美国俄亥俄州的一家干货店做店员,周薪5美元。19岁下海经商,卖粮卖肉。从此,洛克菲勒记录了每一笔收入和支出,甚至没有漏掉一分钱的慈善捐款。经过三年的积累,22岁的洛克菲勒进入石油行业,并于1870创立了标准石油公司。

这个时候洛克菲勒已经不满足于靠储蓄创造财富的速度了。1882年,他创办了一家史无前例的合资企业——信托。这种易于聚敛财富的结构,让标准石油在两年后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集团企业。洛克菲勒成了国内外著名的“石油大王”。标准石油公司最终被命名为美孚石油公司。在1910年,洛克菲勒的财富已经达到10亿美元。第二年,美国最高法院裁定解散该信托。

虽然巨大的财富引起了社会的警惕,但洛克菲勒本人仍然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他严格遵循浸礼会的教条——不喝酒,不抽烟,甚至不跳舞。与一般富人的习惯不同,洛克菲勒对购买法国庄园或苏格兰城堡兴趣不大,也懒得购买艺术品、游艇或中世纪西装。他一生的爱好是骑马。

1897从标准石油公司退休后,洛克菲勒专注于慈善事业。中国是洛克菲勒基金会海外投资最多的国家。众所周知,北京协和医学院是洛克菲勒基金会在中国最大、最著名的事业。鲜为人知的是,洛克菲勒基金会从一开始就参与了周口店“北京人”的发掘和考古工作。

然而,作为中国最知名的老牌美国资本家,洛克菲勒这个名字一度成为资本主义劣根性的代名词。改革开放之初,他所代表的美国个人财富创造史在中国媒体的描述中得以展现,并逐渐辅助中国新一代财富观的形成:在社会生活中,财富和合法创造财富的能力应得到应有的尊重。

如果约翰·D·洛克菲勒(1839 ~ 1937)还活着,他的身价按今天的美元计算大约是2000亿美元——根据2003年《福布斯》的亿万富翁排行榜,当时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的身价是407亿美元。漫步纽约街头,随处可以领略到洛克菲勒家族昔日的辉煌:摩根大通银行、洛克菲勒中心、洛克菲勒基金会、现代艺术博物馆、洛克菲勒大学,在生命科学领域位居世界前列。就连青霉素作为普通药物的流行,也与洛克菲勒及其家族密切相关。老洛克菲勒的遗产仍然主导着世界石油工业,他本人也堪称当今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西方石油工业的人格化象征。

1859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第一口油井的商业成功标志着现代石油工业的开始。当时,石油最重要的用途是提炼照明用的煤油。1870年,洛克菲勒创立了标准石油公司,不久,他通过毫不留情地压榨和吞并对手,建立了自己的帝国。到他38岁时,洛克菲勒已经控制了美国90%的炼油工业,并大大降低了石油产品的价格:在洛克菲勒时期,汽油价格从每加仑88美分降至5美分。老约翰·D·洛克菲勒唯一的儿子和继承人是小约翰·D·洛克菲勒小约翰·D·洛克菲勒* * *有六个孩子,姐姐巴布斯最大,其他都是男孩,从大到小分别是约翰、纳尔逊、劳伦斯、温斯洛和大卫。劳伦斯·洛克菲勒1910年5月26日出生于纽约。在童年时代,劳伦斯与比他大两岁的纳尔逊关系最为亲密。他们曾经一起养过兔子,卖给科学实验室当零花钱。这种事情听起来很难和洛克菲勒家族联系起来,但却是事实。洛克菲勒家族的后代之所以能在未来取得非凡的成就,与他们从小接受的家庭教育有很大关系。为了不让孩子被家族的光环惯坏,无论是老约翰·洛克菲勒还是小约翰·洛克菲勒都在教育孩子上下了很大的功夫,都有一套祖传的教育计划。父亲鼓励劳伦斯和其他孩子做家务挣钱:如果在楼道里抓到苍蝇,每100奖励一毛钱;抓阁楼老鼠每个5分,扛柴劈柴有价。劳伦斯和哥哥尼尔森分别在7岁和9岁时获得了清洗全家皮鞋的特许经营权,每双皮鞋2分,每双靴子1角。

劳伦斯的中学时代是在林肯中学度过的,该校以“实践出真知”的教学理论而闻名。劳伦斯对摄影、旅游和探险的兴趣得到了鼓励和发展。劳伦斯和他的兄弟姐妹们,虽然出生在美国最富有的家庭,却一直保持着节俭的美德,这要归功于他们的家庭环境。小约翰·洛克菲勒(John Rockefeller Jr .)一直像他的父亲一样,定期阅读儿童书籍,并检查他们的开支。作为浸礼会教徒,洛克菲勒家族抵制跳舞和饮酒,所以他们在自己的家中看不到富人豪宅中常见的舞厅和酒吧。虔诚的宗教信仰使洛克菲勒家族过着节俭的优越生活。

老约翰·洛克菲勒曾经说过,赚钱的能力是上帝给洛克菲勒家族的礼物。劳伦斯从他祖父那里继承了赚钱的天赋。他的名字拥有654.38美元+0.5亿美元的资产,在福布斯587位亿万富翁中排名第377位。1937年,劳伦斯继承了祖父买下的纽约证券交易所,从此踏上了从华尔街创业的道路,开创了美国风险投资的先河。令人惊讶的是,他没有购买更多的蓝筹股,而是开始投资和帮助新成立的企业创业。他的第一次尝试非常偶然。当时他和新婚妻子准备定制几件家具。当他看到芬兰设计师阿尔瓦·阿尔托设计的本特伍德的照片时,他预感到这些家具将是现代家居的理想选择,于是他下单购买了一批,并在纽约开了一家专卖店。尽管许多人对商业前景表示怀疑,但结果是家具的需求量很大。直到1940芬兰冬季战争影响货源,业务被迫中断。劳伦斯的第二笔交易更有影响力。他结识了一战飞行员埃迪·里肯贝克(Eddie Rickenbeck),认为里肯贝克关于商业航空运输即将兴起的观点非常有见地。于是,1938年,他资助里肯贝克成立了东方航空公司,并长期成为该公司的最大股东,而东方航空也成为战后最赚钱的航空公司。此外,他投资的1939麦道航空公司也成为军用飞机的主要供应商。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冻结了自己的生意,进入了海军,军衔至少是学校。战后,他重返商场,继续寻找新的企业投资。《华尔街日报》65438-0959的一篇文章专门指出了劳伦斯在风险投资新领域的贡献,从而奠定了他“风险投资之父”的地位。劳伦斯和其他洛克菲勒家族成员以及包括现代艺术博物馆在内的一些机构一起,成立了专门从事风险投资的万洛克风险投资公司。到1996年底,他们* * *投资了221家初创期公司,这些公司被投资后都取得了不错的业绩。

几十年的商业经验使他确信保持灵活头脑和与时俱进的重要性,因此他愿意接受新事物,引入新概念,推动风险投资基金,发展高科技和其他新兴产业,包括投资苹果电脑和美国最大的芯片公司英特尔集团。

距离J·D·洛克菲勒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亿万富翁已经过去了一个多世纪,洛克菲勒家族仍在书写辉煌的历史。他们不是整天躲在自己的房间里计划如何保住自己的财富,不让钱落入别人的口袋,而是积极参与文化、健康和慈善事业,带着一种负罪感花很多钱建立各种基金,投资大学和医院,让全社会分享他们的财富。在今天的美国,完全避免这个家族的影响几乎是不可能的。毫不夸张地说,洛克菲勒家族过去150年的发展历史是整个美国历史的准确缩影,成为美国民族精神的杰出代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洛克菲勒财团的经济实力一直在下降,地位也在下降,并被摩根财团超越。主要是因为美国财团的相互渗透,洛克菲勒财团的大企业如埃克森公司和大银行如大通银行被其他财团渗透,成为同一公司控制的企业。一方面,他创办的标准石油公司在巅峰时期垄断了美国80%的炼油行业和90%的输油管道业务。另一方面,洛克菲勒信奉基督教,以他名字命名的基金会秉承“造福全世界人类”的宗旨,捐款总额达5亿美元。

这种看似矛盾的精神状态,让洛克菲勒的创业史在早期美国富豪中颇具代表性:异常冷静、精明、有远见,并以其独特的勇气和手段,一步步建立起庞大的商业帝国。洛克菲勒说:“如果我被剥得只剩一分钱,丢在沙漠中央,只要有一支骆驼队经过,我就能重建整个王朝。”

5月1911日,美国最高法院裁定,根据1890号《谢尔曼反垄断法》,美孚石油公司属于垄断,应当解散。根据这一判断,美孚石油帝国被拆分为大约37个地区石油公司。然而,尽管最高法院的判决和媒体此前将洛克菲勒定性为“邪恶”和不择手段达到目的的垄断资本家,但投资者仍然热衷于追捧这些宝贝美孚股票,这使得拆分后许多公司的总市值远远超过了美孚的原始市值,洛克菲勒家族财产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比以前更多。

洛克菲勒建立了石油帝国及其后继公司——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龙。与德州起家的德士古、海湾,BP与荷兰皇家/壳牌并称为“石油七姐妹”,是世界上最大的七家。埃克森于1999年与美孚合并,雪佛龙于2001年与德士古合并,之后海湾于1980年和1990年将其资产出售给雪佛龙和BP。

当约翰·D·洛克菲勒在1910年发现自己的财富已经达到近10亿美元时,他开始思考如何利用这笔财富。因为他对购买法国的庄园或苏格兰的城堡不感兴趣,也不屑于购买艺术品、游艇或中世纪的西装以及所有富人挂在嘴上的东西,所以他将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投资于煤矿和铁路、保险公司、银行以及各种类型的生产企业,其中最著名的是铁矿石生意。

对于中国人来说,富不过三代似乎是一条铁律。然而洛克菲勒家族已经成长了六代,依然没有颓废和衰落的迹象。这与他们的财富观和孩子从小受的教育密切相关。他们家崇尚节俭,热衷于创造财富。这两点在洛克菲勒家族创始人劳伦斯·洛克菲勒的一生中体现得尤为充分。

2004年7月11日,拥有亿万财富、在美国叱咤风云的劳伦斯·洛克菲勒在睡梦中去世,享年94岁。洛克菲勒家族第三代虽然含着金钥匙出生,但他绝不是纨绔子弟。他不仅在有生之年开创了风险投资的先河,还为美国的环保和慈善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