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什么潜艇使用AIP技术?
元级潜艇已经装备了AIP动力。
实现新梦想的“心”的力量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711所特种发动机应用取得新成果。
实习生梁利兵
福州红庙岭垃圾填埋场从今年开始,每年都会发一笔“意外”的财。当然,这并不是真的天上掉馅饼,而是因为历时一年多,其填埋场覆盖及填埋气发电工程终于建成投产,每年可向华东电网输送12万千瓦时的电力。
这个项目的核心——特种发动机技术的承包商——是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711研究所下属的上海奇耀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拥有30年的特种发动机研究历史。
特种发动机是通过外部供热,使气体在不同温度下周期性压缩膨胀的一种闭式循环往复式发动机。七一一研究所研制的发动机是具有国际水准的新科研成果。有分别驱动20 kW和100 kW发电机的不同型号,可以使用天然气、柴油、太阳能等固体燃料作为动力进行发电,排放的污染气体比目前市面上的其他发动机要少。
目前,该发动机已成功应用于我海军新型AIP潜艇。由于不依赖空气推进动力装置,大大降低了潜艇噪音,使潜艇能够长时间在水下航行,增强了潜艇的隐蔽性,从而大大增强了我国海军的作战实力。
此前,这种船用发动机技术仅被少数国家控制,如今已完全自主研发,被国内外誉为强大的“中国心”。
特种发动机的研究集中了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711研究所R&D人员几十年的心血。1975年,中国船舶工业研究院第711研究所成立特种发动机研究室,1996年6月,特种发动机工程研究中心成立。经过八五、九五攻关,12项关键技术相继被突破。1998年,他们在成功研制出我国首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特种发动机样机后,又成功研制出一台工程样机,总体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在特种发动机的研制过程中,七一一所以此为契机,培养了一大批技术骨干。从项目开始的时候,课题组只有10多人,现在已经发展到100多人。涌现出上海市劳动模范、青年科技人才等先进人物。正是这个团队,多次被解放军总装备部授予“预研先进集体”称号,两次被授予“上海市劳动模范集体”。
为了更好地推广特种发动机的应用,711特种发动机工程研究中心转制为上海奇耀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并在上海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建设了研究试验基地。然而,最近福州红庙岭垃圾填埋场封场及填埋气发电项目的建成,使该技术在民用领域的应用更加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