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通科技工业园的产业发展
苏通科技产业园属于发达地区后发园区,区位条件好,在招商引资方面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在东部沿海地区土地紧缺,众多项目寻求扩张空间的背景下,苏通科技产业园必须坚持以提升产业层次和发展质量为原则,根据自身目标定位,有针对性地进行招商引资,提高项目入园门槛。注重产业发展的水平和质量,也是苏通科技产业园在产业发展领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只有坚持高起点、高水平的发展,苏通科技产业园的产业发展才能更具可持续性,苏通科技产业园的竞争力和优势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苏通科技产业园的定位要求才能在业内得到有力支撑。
2、坚持资源集约和环境保护的原则。
苏通科技工业园临江而建,周边地区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对项目和发展的渴望非常迫切,抓产业、增实力的精力充沛。处理和协调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充分考虑苏通科技产业园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实现统筹规划、协调可持续发展,对促进苏通科技产业园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进一步加强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大力加强生态保护建设,有效控制环境污染,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坚持生产功能与生活功能并重的原则。
从长远来看,苏通科技产业园会成为一个新城,或者说是一个新城。因此,在园区发展的初期,必须坚持生产与生活并重的原则。在大力引进先进制造业的同时,也要积极引进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实现二三产业的良性互动发展。一方面,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不断提升园区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综合经济实力,为建设国际创业园奠定坚实基础。同时,要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为先进制造业发展提供高效服务,进一步完善园区生产服务功能。此外,要加快发展生活服务业,不断集聚人气和商业活力,完善生活服务功能,为建设综合性、多功能的江海生态城创造条件。
4.坚持市场化运作和政府引导有机结合的原则。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不断改善。苏通科技产业园作为长三角极具发展潜力的区域,要坚持市场化运作,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更多运用市场机制解决园区发展中的问题。通过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促进产业分工合作,发挥苏通科技产业园的比较优势,实现与周边地区的错位发展,最终实现产业发展的优势互补和合作共赢。政府主要是加强规划和政策引导,提高和完善对公众的服务水平,为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环境。1,国家“中国创造”和“中国服务”示范区
苏通科技产业园凭借优越的区位和后发优势,将努力打造“中国创造”和“中国服务”的国家示范区。其中,“中国创造”示范区主要发挥引领作用,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苏通科技产业园通过引进高端制造业,不断提升R&D和设计能力,力争在“中国创造”上有所突破,在全国起到引领作用。苏通科技产业园可在海洋及港口装备产业、新能源、生物工程新医药、医疗器械等新兴战略产业的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上有所突破,并加快建设相应的R&D平台,打造国家“中国创造”示范区。同时,积极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结合南通服务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加快培育壮大具有自主品牌的服务业体系,努力把苏通科技产业园建设成为“中国服务”的示范区,在全国现代服务业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
2.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国际化、现代化、生态化、高科技工业园区。
苏通科技产业园的建设是江苏与新加坡深化经贸合作的又一成果,是江苏跨江联动、跨国合作的又一创举。南通借鉴中新合作建设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经验,引进与国际接轨的先进规划发展理念和管理体制机制,积极响应江苏省委、省政府实施跨江联动、合作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创新之举。也是南通接轨上海,融入苏南,打造沪苏“小金三角”的创新之举。在这一宏观背景下,新加坡、苏州工业园区等许多先进经验可以借鉴。苏通科技产业园位于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南部,与苏州隔江相望,处于上海一小时都市圈。地理位置优越,海岸线广阔,交通便利。可以充分依托南通开发区现有产业和基础条件,形成优势互补、错位竞争的发展格局,将其建设成为长三角地区集生产、生活、商业、物流、居住于一体的国际化、现代化、生态化、高科技的产业园区和商务新城,使之成为一座商务新城。
3.江苏省新兴高端产业集群和经济增长极。
苏通科技产业园作为发达地区后发园区,没有目前很多发达地区面临的“腾笼换鸟”的困难,发展潜力巨大,也具备高起点、高标准发展的基础和优势。苏通科技产业园发挥全市之力,汇聚全民之智,以开放趋势为发展方向,以“江海生态城、国际创业园”为载体,充分尊重发展规律和市场规律,引进成熟的发展模式,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标准管理,能够在更高层次上提升园区聚集资源要素的能力。此外,它还拥有独特的江海魅力、优美的环境和最佳的生态,将为世界各地的科技人员和商务人士提供创新创业的平台和理想家园,吸引更多的高端人才在这里工作和生活。通过高端产业集聚和人口集聚,苏通科技产业园将成为江苏省新兴的高端产业集聚区和经济增长极。同时,在江苏省三大经济板块中,苏通科技产业园将发挥其连接江苏与苏南、苏北的特殊作用,发挥其承接苏南产业转移、促进苏北发展的独特作用。短期目标1和2015
到2015,发展的重点是构建基础设施建设的框架,明确产业发展的定位和方向。基本完成起步区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取得重大进展,初步建立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力争实现先进制造业产值占园区产值的60%左右,现代服务业产值占园区产值的40%左右,园区RDP年增长率20%左右。
先进制造业的发展目标:
——海洋及港口设备制造业,年均增长30%,占工业总产值的30%;
——新能源产业,年均增长30%,占工业总产值的25%;
——高端电子信息产业,年均增长20%,占工业总产值的20%;
——新材料,年均增长20%,占工业总产值的15%;
——生物工程、新医药、医疗器械业及其他,年均增长10%,占工业总产值的10%。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目标:
——现代物流业,年均增长20%,占服务业产值的20%;
——科技服务业,年均增长15%,占服务业产值的15%;
——商务服务业,年均增长30%,占服务业产值的25%;
——房地产及其他配套生活性服务业等服务业年均增长30%,占服务业产值比重达到40%。
2.2030年的愿景
2015至2030年,基本建成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型科技产业园,园区单位面积产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二产比重控制在30%左右,三产比重控制在70%左右。其中,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产值的70%以上,现代服务业产值占第三产业产值的80%以上。
10月22日下午,苏通科技产业园首批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在苏通科技产业园一期开发区现场举行了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
新加坡卫生部部长许文万、新加坡贸工部兼人力部政务部长等新加坡政商界高层代表与江苏省委书记梁、副省长等省委、省有关厅局主要领导以及南京、苏州、南通、连云港等地领导共同出席了开工仪式,并为该重大项目奠基。
开工仪式由南通市市长丁大卫主持。仪式上,江苏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梁和新加坡卫生部部长考文万为苏信文化狮进行了点睛仪式。贸工部部长、人力部部长李奕贤,江苏省副省长张维国,南通市委书记罗一民,以及入园企业家代表分别致辞;南通市副市长沈振新详细介绍了这一集中建设项目的投资情况。
苏通科技产业园位于世界第一斜拉桥——江苏省南通市苏通长江大桥北翼。离上海和苏州只有一个小时的车程。2009年5月26日正式奠基,全面启动整体规划和开发建设。
该项目是借鉴新加坡先进的规划理念和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开发建设经验,与新加坡和江苏省拓展合作领域的又一重大合作项目。全区规划总面积50平方公里,规划人口约30万。
根据中新两国专家建设国际城市的先进经验,将园区开发建设成为高科技、生态化、国际化、综合性的江海生态城和国际创业园需要10年。此次启动的第一批重大项目是园区一期开发区域内的一些已落户项目,该区域面积为9.59平方公里。截至上月底,园区一期工程已达到“九通一平”标准,主干道景观同步完成并初具规模。
据了解,此次开工的重大项目数量为10个,其中工业项目3个,总投资3.45亿美元;配套设施项目7个,总投资约6543.8+0亿元。涉及的行业有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精密机电、社区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