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日新的成就。

艾灸研究有三大创新。

(1)系统研究了艾灸过程中“热达病位”引起的穴位热敏现象,首次利用红外成像技术客观展示了穴位热敏现象。通过大样本、多中心的研究数据,阐明穴位热敏现象的临床规律,从而揭示穴位热敏状态的新内涵,为建立热敏灸法技术奠定科学基础。(2)开创了“感应定位,敏感灸”的热感灸“敏感定位”新技术,解决了长期以来悬灸过程中如何个体化、精确定位穴位的关键技术难题,开创了悬灸治疗疑难病症的体表热感调控新途径;(3)建立了热敏灸“脱敏量化”新技术,解决了如何长期实现个体化足量灸量的关键技术问题,为提高悬灸治疗疑难病症的疗效提供了临床实用的足量灸量标准。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表明,应用热敏灸技术治疗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原发性痛经、慢性前列腺炎、膝骨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慢性腰肌劳损、枕神经痛、足跟痛等疾病,大大提高了临床疗效。

以上成果获2007年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8年中国针灸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一等奖空缺,二等奖排名第一)。这一新技术已在全国27个省份推广应用,并中标“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973科研项目、江西省重点科研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江西省卫生厅、江西省教育厅等科研项目。

陈日新还出版了热敏灸专著2部,发表热敏灸论文66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篇。申请4项专利。

热敏灸技术在中国应用广泛。目前,热敏灸技术已在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28家三甲医院和109家二级以上医院得到应用。一致认为热敏灸技术提高了艾灸的疗效,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热敏灸科技成果已成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推动的重点国际合作项目。2010年9月29日,“中国热敏灸日暨中国热敏灸全球启航”仪式在上海世博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执行机构国际信息发展网络馆举行。近年来,在国内外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59篇,获得省级鉴定科研成果7项,国家级和省级教学成果3项,专利1项,著作2部,国家、部、省成果奖1项,国家荣誉奖1项。近年来,共培养了15名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