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代工厂砸超百亿做LP。

本期简介:

对于富士康来说,之前的投资经历整体上属于CVC1.0时代,2.0时代的一些战利品,而这次对GP的大手笔投资也标志着其进入了LP的3.0时代。

笔者深以为然

近日,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与北京陆贽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陆贽资本”)签订了《兴伟(广州)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合伙协议》,其中工业富联作为有限合伙人认购兴伟(广州)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兴伟基金”或“合伙”)的基金份额。

扔超百亿砸智能制造?

公告显示,兴威(广州)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总募集规模为98.05438亿元,拟通过投资高端精密制造产业项目实现投资收益。其中,陆贽资本是兴威基金的普通合伙人和执行合伙人,同时也是兴威基金的基金经理。负责调查、分析和评估合伙企业的投资机会,设计交易结构并进行相关谈判,监督投资项目的实施,监督和管理被投资公司,代表合伙企业在被投资公司行使表决权,对投资项目的处置和退出提出建议,代表合伙企业签署和送达相关文件。

此前,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于2021年末出资22.2亿元投资盛丰(广州)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该企业也是陆贽资本旗下基金。除了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该基金的LP还包括东莞科技创新金融集团有限公司和珠海发展投资基金(有限合伙)。据介绍,该基金主要投资容止(粤)现代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容止集团投资高端精密制造产业项目。

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近期的两笔投资主要集中在智能制造、高端精密制造等领域。在做LP之前,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通过直接投资的方式多次布局智能制造领域,包括2021年9月,投资思灵机器人975万美元,2020年4月投资凌云2.5亿元。

3月29日,由陆贽资本和澳门投资者共同发起的QFLP试点成功获批。据悉,该项目是首个投资于合作区高科技半导体项目的澳大利亚QFLP基金,规模达30亿元人民币,主要聚焦于全球领先的芯片和解决方案、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光纤传输,以及其他相关的高速高带宽互联应用和数据处理。

公开资料显示,除了富士康工业互联,陆贽资本合作的LP还包括秦漠智能、金山科技、OPPO等知名产业资本。此外,还有成都高投、中建投等LP机构。富士康工业互联的加入,为陆贽资本再添一笔工业LP加持。对于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或者富士康来说,第二种选择也意味着重新验证自己的投资逻辑——追逐未来科技和智能制造的上下游。

富士康逐步开启股权投资布局。

作为全球最大的代工厂,富士康给公众留下的印象是手机代工厂的代名词。事实上,富士康早已开启了自己的资本布局。

早在2007年,富士康母公司鸿海集团作为基石投资者,以每股13.5港元的价格认购了当时在香港上市的阿里巴巴2.9%的股份。随后,阿里巴巴从港交所退市,2014登陆纽交所。富士康持有的阿里巴巴股票一路上涨,最后两次卖股赚了几十亿。

此后多次联手阿里,尤其是在投资策略上,双方投资标的多次重合,包括旷视科技、Xpeng Motors、百世物流等企业。

富士康在智能硬件领域的大力布局可以追溯到2014,但目前已经覆盖了四大领域,包括消费电子产品、云网产品、计算机终端产品、元器件及其他。富士康通过投资和并购的方式收购了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优信科技、摩拜单车等企业。

在直接投资方面,富士康非常积极。据不完全统计,已投资科技、智能硬件等近百家企业。在股权投资领域,富士康也采用技术和智能制造上下游的投资逻辑。

具体来看,除了上述富士康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在做LP,富士康旗下的另外两家投资人已经完成了对深创投和中信资本旗下基金的投资。

其中,富士康(昆山)电脑连接器有限公司于2020年7月15日投资深圳创投旗下的广东鸿福星河红土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基金投资领域涵盖消费电子、半导体、通信信息、云计算等符合中国产业整合升级趋势的投资项目。投资企业有深圳市优特利能源有限公司、深圳市百威存储技术有限公司、杰华特微电子有限公司。

傅志康精密部件(北京)有限公司于2016出资13117300元参与中信资本旗下的深圳市奥仕贾闯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整体来看,富士康及其子公司或关联公司之前在LP方面并没有太多的频率和投资规模。但截至2021年末,工业富联的首期投资和3月份的第二期投资均已超过12亿,两次投资间隔仅3个多月,呈现出规模较大、整体投资相对活跃的特点。投资逻辑与集团之前的投资策略基本一致,可谓非常专注。

开启CVC3.0 - LP时代

对于富士康来说,之前的投资经历整体上属于CVC1.0时代,2.0时代的一些战利品,而这次对GP的大手笔投资也标志着其进入了LP的3.0时代。

其实不只是富士康。目前,以“LP”为标志,中国CVC投资进入3.0时代,逐渐成为更多上市公司的首选,甚至超越1.0和2.0,直奔3.0时代。

截至3月30日,根据深交所和上交所上市公司公告,本月上市公司* * *已有60笔出资,金额达269.5亿元,环比增长66%。

根据FOFWEEKLY此前的统计,已经完成“LP”流程的CVC,其竞争潜力和实际投资效果明显好于未被“LP”的CVC。

在目前一级市场的资金供给环境下,产业资本是政府和国资之外最大的资金供给方。但由于产业资本背后的产业规模不同、行业不同、发展战略不同,呈现出碎片化、长尾化的趋势。

所以目前“LP”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估计占比不超过20%。未来发展空间巨大,CVCs之间的合作模式将更加紧密和多样化,具体如下:

1,新经济CVC与传统经济CVC的合作

比如新希望集团,作为传统CVC的代表,不仅直接投资了腾讯,作为新经济CVC的代表,还和腾讯一起做LP,* * *投资了美团旗下的龙珠资本、真格基金等GP。

2.已经是“LP”的CVC和仍然是“GP”的CVC之间的合作

已经“LP化”的建发,投资了CVC的GP机构君联资本;已经“LP化”的北汽,投了第一笔风投;一直“LP导向”的日照钢铁,投资了复星等等。

3.国内外CVCs的合作

以LP***身份投资GP开始合作。比如国内爱尔眼科集团和法国视光巨头依视路作为LP***,投资了国内垂直于视觉科学的基金睿梦溪资本;国内多彩化工、百年化工巨头巴斯夫以LP * *的身份投资了垂直于化工领域的国内基金刘川投资。

如今,随着中国CVC野蛮生长时代的结束,中国CVC“LPization”的进程也开始明显加快。未来,市场需求、实践验证和监管要求的不断推进,也将吸引越来越多的产业资本流入一级市场。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