鳗鱼养殖有什么要求?
养鳝鱼的土池要通风向阳,水资源充足,面积不宜过大。在土池四周种植宽度为0.8 ~ 1米的水葫芦或水花生,并用栅栏或网围起来,既能防止鳝鱼逃跑,又能提供阴凉,利于其生长。
放养前要清除土地中过多的淤泥,平整池底,修补田埂和池塘进出口,在养鳗入池前10 ~ 1000平方米125天,对池塘进行清理消毒,彻底杀灭野生杂鱼和敌生物。然后在鳗鱼入池前5-7天注入0.6-0.7米深的水,进水口用60目筛过滤。
最后施底肥。一般每1000平方米浇300 ~ 400公斤腐熟猪牛粪。水呈淡绿色或黄褐色后,放鳗种,使其入池后能吃到足够的天然饵料。15天左右将池水加深至1.5m。
2.鳗鱼物种的处理和释放
鳗鲡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 ~ 28℃,水温65438±02℃开始投喂,所以放流时间一般为2月下旬至3月中旬。在放入袋子之前,将鳗鱼籽浸泡在水中20-30分钟,以适应水温。只有当袋内外温差小于5℃时,才能开袋,然后用小盆往袋内倒2-3盆水,使鳗苗从高溶氧状态逐渐适应低溶氧状态。
放流的鳗鲡品种颜色应呈青灰色,皮厚,富有弹性,游动活跃,同一池塘的鳗鲡品种规格要整齐一致,否则鳗鲡之间的竞争会影响个别弱者的摄食。
放养密度一般为4000 ~ 5000条左右,每1000平方米20克;50克左右可抛3000 ~ 4000尾;约100g可放入2000 ~ 3000尾。
同时,每65,438+0,000平方米土池可混养50头鳙鱼、30头鲢鱼、200头罗非鱼,可过滤浮游生物,吃鳗鱼排泄的粪便,净化水质。另一方面可以增加鱼产量。
3、饲料种类和投料
鳗鱼人工养殖主要依靠专用配合饲料(市场上有售),每50公斤专用饲料添加50-60克多种维生素(维生素A、B、C、E)和1.5-2公斤鱼肝油。幼鳗要少加,成年鳗要多加。如果专用饲料暂时短缺,可以用小杂鱼、畜禽内脏、蚕蛹等动物饲料磨碎后掺入面粉代替,其粗蛋白含量必须在40%以上。
鳗鱼是食肉鱼,贪吃。投料时应贯彻“四定”原则,即定性、定量、定时、定位。质量决定:即保证饲料的质量。配制的饲料应软硬适中(加水量为1.2 ~ 1.3倍),新鲜洁净,不能变质腐烂。定量:即根据鳗鱼的规格、饲养、消化、天气、水温、水质等情况,投喂量要适当。
一般每日投喂量为65438+鳗鱼体重的0.5% ~ 2.5%,在12小时内食用为宜。时机:即鱼体积小,密度高,每天早上8: 00,下午4: 00投喂1次;鳗鱼大小在100克以上,每天早上8:00-9:00可投喂1次。定位:即饲料放在固定的食台上,每1000平方米土池可设置2 ~ 3个食台。
4、日常管理和疾病预防
每天早晚巡视池塘,观察鳝鱼的活动和摄食情况,雨后检查排水口,防止鱼儿逃跑。平时每10 ~ 15天加淡水1次,夏秋季每5 ~ 7天加淡水1次,每次换水量约为全池的10%。同时注意使pH值在7-8.5之间。pH值过高应更换淡水,过低每1000m2用15 ~ 20kg生石灰调整。
扩展数据:
1,农场土地
农田是鳗鱼养殖最基本的条件。如果没有合适的农场土地,那就别谈鳗鱼养殖了。一般鳗鱼养殖点至少需要50亩规格。其次,养殖场应配备注水系统、排水系统、加热和冷却系统、曝气设备等。同时要规划好鳗池。
2.水质要求
水质对鳗鱼养殖非常重要,对水质的要求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首先是水温。一般来说,水温最好是25到28度,但温度在15到30度之间。其次,水质最好是微酸性的,这样鳗鱼多产。
那么水中的氧含量应该是足够的,优选在每升5到12毫克之间。另外,水中的钙、硝酸盐、硫化氢、氨、铁的含量要合理,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否则也会影响鳗鱼的正常生长。
3、饵料要求
鳗鱼是肉食性鱼类,所以我们养殖鳗鱼的时候,对饵料也是有要求的。如果饵料不合理,也会导致养殖失败。一般来说,我们需要有足够的蚯蚓或小昆虫和小鱼。其次,人工养殖的鲜鱼可以用绞肉机绞碎后再喂。
4.育种技术
鳗鱼养殖技术是高产高收入的重要条件。很多养殖户养殖失败的原因是养殖技术不专业,养殖过程中容易出现很多问题,最终导致大量鳗鱼死亡,损失惨重。那么在我们养殖鳗鱼之前,最好进行专业的养殖技术和实际操作,没有问题的话再进行养殖。
百度百科-鳗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