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的本质是什么?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的关系是什么?

公司治理的本质是一种机制;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为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保证会计信息的正确和可靠,保证经营方针的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而采取的一系列自我调整、约束、计划、评价和控制的方法、程序和措施。

公司治理包括规则、关系、制度和程序,这些都在这个框架内,由公司内部的信托机构行使和控制。

适当的规则包括当地适用的法律和公司的内部规则。关系包括所有相关人员之间的关系,特别是那些所有者、管理者、董事会、管理当局、雇员和整个社区。系统和程序必须处理一些事件,如权限、工作指标、保障机制、报告要求和负责授权。

从上述定义来看,内部控制不同于公司治理。首先,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的要素不同;其次,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的结构不同。第三,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的侧重点不同。

公司治理:

狭义:是指所有者(主要是股东)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制衡机制,即通过一种制度安排,合理分配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责关系。其目标是股东利益最大化,防止经营者背离所有者利益。

广义而言,公司治理不仅限于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制衡,还涉及广泛的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员工、债权人、供应商和政府等与公司有利益关系的集体或个人。

公司治理就是通过一套正式的或非正式的、内部的或外部的制度或机制来协调公司与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从而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性和公正性,最终维护各方利益。公司治理的目标不仅是股东利益最大化,而且要保证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