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汇为什么要把股权转让给高盛?

很复杂。我从背景讲给你听。双汇集团是以肉类加工为主的大型食品集团,总资产60多亿元,2005年销售收入200多亿元,净利润6543.8+007亿元。此外,集团持有上市公司双汇发展3.5715%股份,市值33.89亿元。2006年4月26日,由高盛集团和鼎辉中国成长基金II授权代表上述两家公司参与竞标的香港Rotex有限公司(高盛集团子公司)以20,654,380+0亿元人民币中标双汇股权拍卖,获得双汇集团65,438+000%股权,间接持有双汇发展35,765,438+05%股权。至此,高盛已经收购了双汇集团100%的股权,这说明双汇集团已经不是一家中国公司了。请看下面2009年6月6日《华夏时报》的报道,165438+高盛开始进入双汇集团,这是谜底的开始。现在,一切都在继续。据外媒11.4报道,高盛已同意将其持有的双汇集团一半股份出售给私募基金CDH投资,总价约为1.5亿美元。投资三年,根据《华夏时报》记者的计算,高盛净赚超过654.38+0.5亿,现在又冲回来了。高盛只是单纯的财务投资者,或者说是双汇集团MBO的桥梁。CDH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疑问165438+10月4日,有消息称,高盛已同意将其持有的双汇集团一半股份转让给CDH投资,总价约1.5亿美元。此外,高盛还计划在近期出售剩余股份,这将最终使高盛在双汇集团的持股比例降至5%左右。据记者了解,目前高盛和CDH * * *均持有双汇集团100%的股权,其中高盛持有双汇集团46%的股权。照此计算,高盛这次将转让双汇集团23%的股权。对此,高盛、CDH和双汇均拒绝对《华夏时报》记者置评。但据记者从知情人士处了解,这一交易可能存在,但具体股权转让数量和交易金额可能存在一定出入。事实上,从高盛和CDH进入双汇集团开始,高盛和CDH做的就是一笔好交易。2006年,仅持有市值33.89亿元上市公司股份的双汇集团大股东河南省漯河市政府,以6543.8亿元的底价挂牌转让双汇集团。最终,高盛和CDH投资的合资公司Rotex以20亿元人民币(约合2.5亿美元)击败竞争对手,成功收购双汇集团100%股权。当时,高盛持有Rotex 565,438+0%的股份,CDH持有49%的股份。在对双汇集团投资约6543.8+0亿元人民币后,高盛连同其合伙人CDH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开始在双汇集团及其下属的双汇发展(77.94,0.00,0.00%)中获利颇丰。2006年,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双汇发展年报给出了每65,438+00股8元的高额分配方案。其分红比例占当年合并报表净利润的87.88%。之后的2007年和2008年,其分红占净利润的80%以上。相关统计显示,高盛和CDH入主双汇三年来,仅分红就拿到6.86亿现金,收回投资成本超过30%。此外,高盛通过双汇集团和Rotex持有双汇发展约23%的股份。按照10月5日收盘价165438+47.86元计算,其持有的双汇发展股份目前市值已达70多亿。即使按照目前传闻的交易价格,如果按照高盛持有一半股权的价格654.38+0.5亿美元,那么高盛持有的双汇集团股权价值约3亿美元。按此计算,剔除高盛目前持有的双汇发展股权市值,这三年高盛赚了约6543.8+0.5亿人,不包括投资成本,包括分红。“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自从高盛和CDH上任以来,整件事显然不是投资和赚钱那么简单。2006年,双汇集团大股东河南省漯河市国资委曾设定严格的拍卖条件。其中一条是“受让方或其关联方不得直接或间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境内从事猪、牛、鸡、羊屠宰及相关高低温肉类食品加工业,也不得是该类企业的控股股东或最大股东”。不过,早在2002年,高盛和CDH就已经联合投资雨润,直到现在,高盛和CDH在雨润董事会各占一席。然而,在当时拍卖结束时,已经投资雨润的高盛(Goldman Sachs)和CDH以某种方式掌管了局面。转让前的2005年,双汇集团总资产已经达到70亿元,销售收入为201亿元。仅双汇的品牌价值就达到了654.38+006.36亿元。654.38+0亿元的底价,让双汇集团的所有销售看起来都像是在大甩卖。根据双汇集团2008年年报,双汇集团的企业法人代表是双汇集团元老万隆。公开资料显示,当时双汇的上市是由万隆首先提出的。CDH实际控制双汇集团后,“CDH背后的实际控制人是谁”仍然是个谜。但唯一清楚的是,CDH将拥有越来越多的双汇集团股份。与此同时,高盛正在逐渐淡出。据悉,高盛和CDH在投资双汇集团之前已经有过多次合作。雨润、蒙牛、分众传媒以及后来的黄明集团都是他们共同投资的。2007年10月8日,进入双汇后的10,高盛将在Rotex的股份从51%降至46%,CDH在Rotex的股份从49%变为54%。CDH成为双汇集团的实际控制人,实现了双汇集团实际控制权的顺利转移。在赚了大钱之后,高盛先是心照不宣地把双汇集团的控制权交给了CDH,然后又把股权卖给了CDH。高盛更像是一座桥梁。这个桥段可能和曾经闹得沸沸扬扬的双汇集团MBO有关。早在2002年,双汇发展已经连续8年高分红。当时有外界质疑是给管理层输血。据业内人士计算,由双汇高管成立的于海投资在2003年至2005年期间通过高股息赚取了约6543.8+690亿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