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与互联网金融诈骗有关的事件?
1.e租事件非法集资500亿,掀起P2P跑路潮。
宇宙互联网+中最大的融资租赁平台e租宝,在火爆的时候扛起了国内P2P发展的大旗,吸引了近500亿资金,涉及全国近80万投资人和客户,足以给力“一带一路”建设。2015年底因设立虚假标、非法集资被查封。该案震惊全国,80万投资人资金至今未结清。“坏肉坏了一锅满汤”,e租宝事件掀起P2P跑路潮。
2.空客骗局戳破共同黄金泡沫
未来的某一天,也许你正在路上开着车,吃着火锅,唱着歌,突然头顶上来了一个影子。别怕,这不是科幻大片,而是我们身边可能真的发生的事——“神秘的空客终于投入试运营”视频。就在人们对空巴铁路闪亮的技术创新视而不见的时候,背后备受争议的华英凯莱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浮出水面。华英凯莱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早在今年3月就被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朝阳分局列为异常公司,但年中却以空客项目融资为由给投资人设坑。
3.《叶问3》票房造假引发互联网众筹信任危机。
2016年3月,电影行业传来叶问3票房造假的消息。有趣的时候,叶问3其实是一个金融产品。投资方快鹿集团从一开始就对票房有所预期,发行了多只相关基金,还通过苏宁的金融众筹平台,围绕《叶问3》的金融产品进行众筹,进行各种衍生交易,包括P2P、众筹、股市。但所有损失都造成了,票房造假引发连锁效应,快鹿集团随即陷入兑付危机。这一事件让备受争议的互联网众筹陷入了目前的危机。
4.一元无底洞骗局
你相信只需要一元钱实现梦想,就可以获得丰厚的奖品,大到开宝马,抢购手机,小到百元充值卡,大到油票?大量互联网公司的一元夺宝游戏,邀请用户一元起步,然后抽取幸运儿,谁赢了手机、宝马等大奖就归谁。大量用户更加沉迷其中。有的人不知不觉投资40到50万,有的人甘愿倾家荡产。
专家表示:一元购的商业模式看似是通过互联网平台销售商品,实则是打着电子商务的旗号销售中奖机会,类似于网络彩票。去年国家叫停了网络彩票业务,所以一元购是一种法律风险较大的商业模式,会破坏交易安全,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5.云在指尖被查,引发微信业务地震。
触手可及的云是做什么的?仅仅从名字就很容易联想到云计算。其实就是一个微信业务分发平台,名气也不小。据《国家商报》报道,湖北省咸宁市工商局发布通报称,“指尖上的云”涉嫌传销案已结案,责令当事人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3950余万元,并处罚款654.38+0.5万元。微信也已经封了“云在指尖”相关的公众号。什么?不是约定了月入65438+万,108天可以买辆奔驰,6个月买房吗?!微信生意有很深的套路,不要轻易相信!
6.校园贷逼男大学生吞农药逼女大学生交朋友。
长春某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大一新生,通过校园内的贷款广告,借了1万元。结果晚了6天,贷款公司让他还4.2万。大学生被逼喝农药自杀。女大学生李丽借了500元,周息30%。目前,她已欠下5.5万元利息。李丽拿不出裸照抵押,借贷公司于是唆使李丽卖掉她的初夜,帮忙还贷。
7.昆明泛亚空手套白狼
昆明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在网上销售的产品“日金宝”,用新投资者的钱支付老投资者的利息和收益,不断吸引“接盘侠”,“日金宝”一直保持着繁荣的假象,资金430亿元处于陷阱中间。昆明泛亚在封闭的有色金属市场是拆东墙补西墙。前期不断引入流动性推高大宗商品价格,后续投资资金难以为继时立即崩盘。20多万投资者和300多家机构与华尔街富人俱乐部的成员一样陷入困境。
830万互金社区传销
MMM互金社区,打着科技金融的幌子,可以选择人民币和虚拟货币(比特币、摩根、百川)作为投资货币,看起来无与伦比。不要以为被骗的都是老年人。MMM互金社区的受害者主要是熟练操作互联网、网银、第三方支付app等移动网络设备的年轻人。
而MMM其实就是熟人传销,高返利游戏。它没有任何实际的产品,不与任何行业对接,不产生任何现金流。只是通过设立推荐奖和管理奖吸引亲朋好友加入来发展线下。这个暗箱操作的平台之前已经崩溃冻结过很多次了。因为在国内没有注册实体,服务器位于国外,公安机关甚至无法介入调查。
9.中国金340亿元赎回危机
2016年4月6日,上海警方对涉嫌非法吸储、集资诈骗的“中陕系”关联公司进行查处。截至4月1,2016,中晋基金* *第一期募集52.6亿元,超额完成计划2.6亿元。另有数据显示,截至2月16,10,中晋合伙人投资总额已超过340亿元,涉及人数超过13万人。
10.齐欣资产19亿赎回危机
2065438+2006年2月,陕西齐欣资产上海分公司被曝出兑付危机,被投资者封杀。2月18日,齐欣资产在官网发布公告,提出三种解决方案:资产赎回;赎回资产并协助限期变现;投资者可以成立债权人委员会,负责支付资产。据介绍,该案涉及投资者5000人,涉案金额6543.8+0.9亿元。投资者反映,警方已立案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