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是什么意思?
杠杆是什么意思?理财君为你介绍。杠杆率一般指资产负债表中权益资本与总资产的比率。杠杆率是衡量公司债务风险的指标,从侧面反映了公司的还款能力。杠杆率的倒数就是杠杆率。一般来说,投行的杠杆率比较高。2007年,美林的杠杆率是28倍,摩根士丹利是33倍。
杠杆比率的优势
引入杠杆率作为资本监管的补充手段主要有以下优点:
一是体现了股东出资的真金白银在保护存款人和抵御风险方面的作用,有利于维持银行最低资本充足率水平,确保银行拥有一定水平的优质资本(普通股和留存利润)。
第二,可以避免加权风险资本充足率的复杂性,减少资本套利空间。这次金融危机的教训表明,在新资本协议框架下,商业银行如果利用新资本协议的复杂性进行监管套利,将严重影响银行的资本水平。相关数据显示,部分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和杠杆率出现背离。2008年末,瑞信核心资本充足率为13.1%,但杠杆率仅为2.9%。瑞银的核心资本充足率是11.5%,但杠杆率只有2.6%。通过引入杠杆率,可以避免过于复杂的计量问题,控制风险计量的风险。
第三,有利于控制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过快增长。通过引入杠杆率,将资本扩张规模控制在银行有形资本的一定倍数以内,有利于控制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过快增长。
杠杆比率的缺点
杠杆比率也有其固有的缺陷:
一是不区分不同风险的资产,要求所有资产都有相同的资本,难以激励银行有效控制资产风险。
二是商业银行可能通过资产表外化来规避杠杆率的监管要求。
第三,杠杆率缺乏统一的标准和定义,同时对会计准则有很强的依赖性。
由于杠杆率相关项目主要来源于资产负债表,受会计合并和会计确认规则影响较大,在会计准则差异较大的情况下,很难对不同国家的这一指标进行比较。由于杠杆率具有上述固有缺陷,不可能简单地替代加权风险资本充足率作为独立的资本监管手段,但作为加权风险资本充足率的补充手段,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反映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和资产扩张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