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会是做什么的?

基金会利用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捐赠的财产从事公益事业。

1.基金会分为向公众募集捐款的基金会和不允许向公众募集捐款的基金会。公募基金会按照募集的地域范围分为全国公募基金会和地方公募基金会;

2.按照规定,基金会必须在民政部门注册,才能合法经营。就其性质而言,它是一个非营利组织。

3.基金会作为一种基本的社会组织和制度形式,不同于政府、企业和一般的非营利组织。基金会的基本特征是公益性、非营利性、非政府性和资金信托性。基金会是在捐赠基础上形成的公益性财产的集合,以基金的形式存在。它有两层含义:第一,基金会本质上是一种信托关系,是捐赠人、受托人、受益人之间围绕公益财产的公益信托,良好的公信力是其核心价值;第二,基金会是公益财产形式的财产集合,通过有效的财产运营实现保值增值是其生命力的体现。

基金的好处:

1.聚集小资金:普通投资者一般资金有限,很多市场对参与者的资金要求很高,所以普通投资者会失去很多机会。投资基金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为小投资者提供一个进入各种投资市场的渠道;

2.分散投资,控制风险:投资基金可以选择投资各个领域、行业、品种;

3.专家投资:基金经理具有更专业的研究能力,能为投资者获取更稳定的投资回报;

4.信息透明:基金管理公司会向投资者披露招募说明书,定期报告包括半年报、年报、基金组合公告、基金净值公告和公开招募说明书。

综上所述,个人或公司可以选择两种不同的纳税方式:一是可以将一部分收入作为税收交给政府;其次,作为对慈善事业的社会捐赠。两者没有先后,也没有区别。这样,个人和企业与其向政府纳税,让政府决定这笔费用的支出,还不如把自己的一部分收入作为社会回馈,直接用于公益或福利事业。

法律依据:

《基金会管理条例》第一条

为了规范基金会的组织和活动,维护基金会、捐赠人和受益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力量参与公益事业,制定本条例。

第二

本条例所称基金会,是指利用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捐赠的财产,依照本条例的规定成立的以从事公益事业为目的的非营利性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