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快速发展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2001 3月31日,“海尔现代物流同步模式研讨会暨海尔国际物流中心揭牌仪式”在青岛海尔总部举行。这标志着海尔物流进入实质性运作阶段。海尔物流的成功经验在不同场合都有详细报道,这里就不赘述了,简单总结一下。

海尔根据发展战略的需要,改变了传统的按库存生产(MTS)模式,采用了按订单生产(MTO)的管理模式,消除了需求预测的盲目性和误差。为了确保订单生产模式的成功,海尔集团实施了现代物流同步模式,全球供应链网络得到了全面优化和整合,国际供应商的比例大大增加,确保了产品质量和准时交货。

海尔集团平均每月接到6000多个销售订单,定制产品7000多个。通过整合物流,库存资金减少67%。海尔物流中心的货物面积只有7000多平方米,但吞吐量却相当于普通仓库的30万平方米。

在海尔的流程再造中,建立现代物流系统是其关键项目。重组物流,就要以时间消灭空间,以速度时间消灭库存空间。海尔的物流中心不是为了仓储而存在,而是为了配送。如果把传统的企业仓库比作一个水库,很多企业的问题就是水储存在水库里又死又臭,海尔只是把水库的闸门全部打开。

海尔作为国内外知名的电器企业,在互联网时代迈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海尔公司于2000年3月开始与SAP公司合作,首先进行了自己的ERP改造,然后着手建设BBP采购平台。从平台的交易额来看,海尔集团可以说是国内最大的电商。

通过BBP交易平台,每个月收到6000多个销售订单,定制产品7000多个,采购物料1.5万。新的物流系统减少了73%的呆滞物料。8%,库存资金减少67%。通过与SAP的合作,海尔成为中国第一个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的物流中心。

SAP主要帮助海尔完善物流系统,即利用SAP物流管理系统搭建面向供应商的BBP采购平台,可以降低采购成本,优化供应商,为海尔创造新的利润来源。如今,海尔特色物流管理的“一流三网”充分体现了现代物流的特点:“一流”是以订单信息流为中心;“三网”分别是全球供应链资源网、全球用户资源网和计算机信息网。“三网”同步运行为订单信息流增值提供支持。

在CNNIC最新的网站排名中,海尔网站位列中国产业网站第一。以高科技、高品质产品著称的海尔集团,一直重视科研开发,不断推出高科技新产品,满足用户需求。海尔正以自己的实力和诚意,尽力满足用户的需求,为世界创造美好的新生活,创造新的互联网神话。

动词 (verb的缩写)案例分析:

海尔网络营销的特点是“一流三网”,可以达到以下目标:

1.订单采购和消除库存。

在海尔,仓库不再是储存物资的蓄水池,而是流动的河流。在河流中,必要的材料是按订单采购生产的,即采购和制造活动是按订单进行的。这样就从根本上消除了呆滞物料和库存。海尔集团平均每月接到6000多个销售订单,定制产品7000多种,采购物资1.5万种。新的物流系统减少了73%的呆滞物料。8%,仓库面积减少50%,库存资金减少67%。

2.双赢,共赢全球供应链网络。

海尔通过整合内部资源,优化外部资源,使供应商数量从2336家优化到978家,但国际供应商比例提高了20%,建立了强大的全球供应链网络,有效保证了海尔产品的质量和交货期。而且多家国际大公司凭借其高新技术参与了海尔产品的前端设计,能够参与产品开发的供应商比例高达32。5%.

3.实现三个JIT(准时制),即JIT采购、JIT配送、JIT配送物流。

目前通过海尔的BBP采购平台,所有供应商在线接受订单,通过在线查询计划和库存进行及时补货,实现JIT采购;货物入库后,物流部门可以利用ERP信息系统根据第二天的生产计划进行配料,同时按照看板管理,4小时将物料送到工位,实现JIT配送;生产部门根据B2B和B2C订单要求完成订单后,将符合用户个性化需求的定制产品通过海尔全球分销网络交付给用户。目前,海尔已实现中心城市8小时送达,区域24小时送达,全国4天内,海尔物流年采购金额达数百亿元,所有物资均按订单采购。在海尔,仓库不再是储存物资的蓄水池,而是流动的河流,在其中按照订单采购生产所需物资,从根本上消除了呆滞的物资和库存。

2.全球供应链资源网络的整合,使海尔能够快速满足用户的需求。o

海尔物流通过整合内部资源,优化外部资源,先后引进GE、艾默生、巴斯夫、陶氏等世界500强企业成为海尔的供应商,实施并行工程,使一批国际大公司以其高科技、新技术参与海尔产品的前端设计,确保了海尔产品的技术领先,加快了开发速度。此外,开发区和胶州国际工业园区建成,艾默生等国际供应商在此投资建厂,不仅为海尔带来了最先进的技术,也加快了订单的响应速度。

3.JIT速度实现同步过程。

%N/|D$H$R由于先进的物流技术和计算机信息管理的应用,海尔物流通过三个JIT(即JIT采购、JIT配送、JIT分销物流)实现流程同步。

4.计算机与新经济的联系。

2000年6月5438+10月,海尔ERP上线,B2B电子采购平台投入使用。在这个平台上,供应商可以接收订单、查询库存和配额、招标投标、在线支付、信息交流,实现与供应商的公平、互动、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