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发展能力分析的必要性
企业财务分析是一个动态和静态的分析过程。首先,企业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未来的盈利能力、未来营业收入的增长、收益和股息,而不是企业过去或现在的收益。其次,无论是增强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还是提高资产运营效率,都是为了企业未来的活力,提高企业的发展能力,也就是说发展能力是企业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偿债能力的综合体现。因此,全面衡量一个企业的价值,不仅要从静态的角度分析其经营能力,更要从动态的角度着重分析和预测其经营发展水平,即发展能力。
发展能力分析的意义
评估企业的发展能力可以约束企业的短期行为,有助于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短期行为重在追求眼前利益,忽视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一些企业为了实现短期利润,不惜花费设备,降低开支和成本。增加企业发展能力考核后,不仅要考核企业当期利润,还要考核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企业的短期行为,真正增加企业的经济实力,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点评:成长能力的分析,在约束企业短期行为的同时,其实关注的是企业是否会持续成长。如果说前一章讲的是企业的现有价值,那么发展能力讲的是企业的未来价值)
发展能力分析的内容
从财务状况的角度来看,两种有代表性的发展能力分析框架:
一是从发展能力形成的角度分析增长率,即前后两期股东权益、收入、营业收入、资产的对比;
二是从发展能力结果的角度分析股东经济增加值的增长。
在利用一些财务指标对企业发展能力进行综合分析时,不应忽视竞争力对企业发展能力的影响。竞争能力对于评价企业的发展能力也很重要。如果一个企业在未来缺乏竞争力,那么它的发展能力必然会受到怀疑,无论从过去和现在的财务指标来看,它的发展能力有多好。
因此,发展能力分析主要包括增长率分析、股东经济利益增加值分析和竞争力分析。
1.增长率分析:企业价值的增长依赖于股东权益、收入、营业收入和资产的持续增长。增长率分析是分析股东权益、收入、营业收入和总资产的增长率。
2.股东权益增加值分析:通过比较不同时期股东权益增加值的增减,分析企业股东价值的增长及其原因,从而判断企业的成长性。
3.竞争力分析:通过比较市场份额、市场覆盖面、产品竞争力、企业竞争战略等。对参与竞争的企业实力做出合理的分析和评价。
增长率分析
总资产增长率指标分析
1,总资产增长率的内涵及计算
1)企业资产增长的评价标准: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一般希望总资产增长率越高越好,因为资产规模的扩张通常是成长型企业在做。但评价企业的资产规模增长是否合适,必须结合营业收入和利润的增长。只有当企业的业务收入增长和利润增长超过资产规模增长时,这种资产规模增长才属于效益增长,这是恰当的、正常的;相反,如果一个企业的业务收入增长和利润增长远远低于资产规模增长并持续下去,投资者就要警惕了。因此,企业总资产的高增长率并不意味着企业资产规模的增长一定是适当的。
2)企业资产增长的来源:企业资产一般来自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所以企业资产规模的变化受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规模两个因素的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无论是增加负债规模还是增加所有者权益规模,总资产增长率都会提高。负债规模的增加表明企业从国外借款;所有者权益规模增加的原因可能有很多,如企业吸收新的投资或企业实现利润等。
如果企业资产的增长完全依赖于负债的增长,而所有者权益在一年内没有变化或变化很小,说明企业不具备良好的发展潜力。企业资产的增加应主要取决于企业利润的增加,而不是负债的增加。因为只有增加股东权益,企业才能继续向国外借款,进一步扩大资产规模,进而实现平稳增长,从而保证企业能够偿还债务。
因此,有必要正确分析企业资产增长的来源。有两种分析方法。
(1)计算股东权益增加额占资产增加额的比例,并进行比较。如果股东权益增加占比较大,说明资产增加主要来自股东权益增加,反映企业资产增长良好;反之,则相反。
(2)股东权益增长率分析。股东权益增长率越高,企业股东权益本年增加越多,反映企业资产增长良好;反之,则相反。
3)企业资产增长趋势:应采用趋势分析法比较企业在较长时期内的总资产增长率,从而正确评价资产规模的增长能力。
2、营业收入增长率指标分析
1)营业收入增长率的内涵及计算:市场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客户是企业利润增长的源泉。企业的业务收入越好,市场份额越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就越大;相应地,企业的业务收入增长越快,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能力提高得越快。因此,营业收入增长率可以用来反映企业在营业收入方面的发展能力。营业收入增长率=本期营业收入增加额/上期营业收入金额*100%,表示营业收入较上期增加或减少,是评价企业成长状况和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
该指标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整体营业收入的增长情况。营业收入增长率越高,该时期企业的产品收入增长越快,市场开拓和客户开发越好;反之,则更糟。
2)营业收入增长率分析
(1)营业收入的效益导向型增长:如果营业收入的增长主要依赖于资产的相应增长,即营业收入的增长速度低于总资产的增长速度,说明这种营业收入的增长是没有效益的,也反映出未来企业在营业收入方面的成长性不好,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不强。一般情况下,企业营业收入的增长速度应高于总资产的增长速度。只有这样才能说明企业在业务收入上有很好的发展。可见,要判断一个企业在营业收入方面是否有良好的发展,就要分析营业收入的增长是否有利。
(2)业务收入增长趋势:在实际分析该指标时,应根据企业长期的业务收入水平、企业的市场份额、行业的未来发展以及其他影响企业发展的潜在因素做出前瞻性预测,或根据前三年的业务收入增长率做出趋势性分析判断。同时,在分析的过程中,要确定比较的标准,因为单一的发展能力指标并不能把所有的问题解释清楚,只有在企业之间或者这个企业的年份之间进行比较才有意义。
(3)根据产品销售收入增长率指标分析企业的成长性:产品的生命周期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即推出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投放期,销售收入增速小;在成长期,销售收入增速较大;成熟期,销售收入增速与前期相比变化不大;经济衰退期间,销售收入增长率为负。根据这一原理,可以大致分析出企业产品的生命周期阶段,并据此判断企业的发展前景。一个发展前景好的企业,理想的产品结构是怎样的?成熟一代,生产一代,储备一代,发展一代?。对于一个产品处于成熟期或衰退期的企业,其发展前景是值得怀疑的。(评论:产品生命周期和结构组成)
(点评:销售收入和营业收入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产品销售收入(主营业务收入)是指企业销售产品的销售收入和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经营所取得的业务总额。营业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转让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所以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营业收入=产品销售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简单来说,销售收入是指主营业务收入)
3.收入增长率指标分析
1)收入增长率的内涵及计算:企业的价值主要取决于其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因此企业的收入增长是反映其发展能力的重要方面。收入在会计上体现为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等各项指标,因此对应的收入增长率也有不同的形式。在实践中,通常采用净利润增长率、营业利润增长率和税前利润增长率。
(1)净利润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本期净利润增长/上期净利润*100%,净利润是企业经营业绩的结果,因此净利润增长率是企业发展能力的基本表现。
(2)营业利润增长率:营业利润增长率=本期营业利润增长/上期营业利润*100%,反映了企业营业利润的变化水平,是企业发展能力的基本表现。
(3)息税前利润增长率:息税前利润增长率=本期息税前利润增长率/上期息税前利润*100%。息税前收益是总资产创造的收入,更能观察企业的发展。
2)收入增长率分析:分析企业净利润增长率时,应结合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的增长率。如果企业净利润增长率高于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增长率,说明企业产品盈利能力不断提高,企业处于快速成长阶段,具有良好的发展能力;相反,如果企业净利润增速低于营业收入增速,尤其是营业利润增速,则说明企业成本的增长超过了营业收入的增长,反映出企业的成长能力较差。
在分析营业利润增长率(或息税前利润增长率)时,应与企业营业收入的增长一起分析。如果企业营业利润增长率(或息税前利润增长率)高于企业营业收入增长率,说明企业的产品处于成长期,业务不断扩大,企业的盈利能力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如果低于营业收入增速,反映企业营业成本和期间费用增幅超过营业收入增幅,说明企业盈利能力不强,发展潜力存疑。
值得注意的是,要对多年的净利润增长率、营业利润增长率、税前利润增长率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排除个别时期一些偶然的、特殊的因素的影响,从而全面真实地揭示企业是否具有持续稳定的增长能力。
(点评:通过对营收增长率的分析,不仅可以评估产品的盈利能力,还可以看到产品的生命周期,同时兼顾成本费用的趋势,确实是多方面的。)
4.股东权益增长率指标分析。
1)股东权益增长率的内涵及计算:股东权益增长率=当期股东权益增长额/股东权益期初余额*100%,也叫资本积累率,反映当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变动水平,反映企业的资本积累情况。它是企业发展的标志,是评价企业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
股东权益增长率反映了投资者对企业资本投资的安全性和增长性。指数越高,企业资本积累越多。如果指标为负,则表明企业的资本受到了侵蚀,所有者权益受到了损害。
2)股东权益增长率分析:股东权益主要来源于经营活动产生的净利润留存和筹资活动产生的净投资。股东权益增长率也可以表示为:股东权益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股东净投资率(注:计算过程省略)。从公式中可以看出,股东权益增长率由两个因素驱动:净资产收益率和股东净投资率。其中,净资产收益率反映了企业利用股东投入的资本创造收入的能力,而股东净投资率反映了企业利用股东新增投资的程度。这两个比率反映了对股东权益增长的贡献,但前者更能反映资本积累的本质,显示良好的企业发展能力和发展潜力。
上述总资产增长率、营业收入增长率、收入增长率、股东权益增长率指标分别从资产规模、营业收入规模、收入、股东权益等不同方面考察企业的发展能力。
企业资产是获得经营收益的保证。要实现营业收入的增长,必须在资产效率一定的情况下,扩大资产规模。扩大资产规模,一方面可以通过债务融资来实现;另一方面可以依靠股东权益的增长,即净利润和净投资的增长。
营业收入增长是企业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也是企业价值增长的源泉。企业只有不断开拓市场,保持稳定的市场份额,才能不断扩大收入,增加股东权益。同时为企业进一步拓展市场、开发新产品和进行技术改造提供了资金来源,最终促进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收入的增长主要表现为净利润的增长,而对于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来说,净利润的增长应该主要来自于营业利润,在营业收入净利润率不变的情况下,主要依赖于营业收入的增长。
一方面,股东权益的增长来源于净利润,净利润主要来源于营业利润,营业利润主要依赖于营业收入,营业收入的增长依赖于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前提下资产投资的增加;另一方面来源于股东的净投资,净投资取决于股东投资资本的增加和当期对股东的股利分配。
可以看出,这四类增长率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只有当一个企业的总资产、营业收入、收入、股东权益的增长率保持同步增长,且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才能判断这个企业具有良好的发展能力。
(点评:这一节对企业价值讲的很清楚。如果你理解了这一节,你就大多理解了价值的核心内涵。)
股东经济增加值分析
股东经济增加值的内涵及计算
1.股东经济增加值的内涵:股东经济增加值(EVAE)是指扣除必要的权益资本成本后的净利润增加值。因此,股东经济增加值反映了股东财富的增加,其增长反映了公司的发展能力。成长型公司一定是能持续增加股东经济附加值的公司。
股东投资一个公司,其权益的账面价值就是净资产。公司在经营中使用这些净资产来增加股东的财富。但净资产值的增加并不能反映公司的发展能力。因为净资产的增加只扣除了债务资本成本,而忽略了对权益资本成本的补偿。企业只有在弥补了所有投资资本成本,包括债务资本成本和权益资本成本之后,剩下的才是真正属于企业所有者的财富。
(点评:也就是说,股东投入的资本是有成本的。银行存款等无风险利率就是权益资本成本,真正的收益就是要扣除这个资本成本。)
2.股东经济增加值的计算:股东经济增加值=(净资产收益率-权益资本成本)*净资产。在公式中,净资产收益率之前已经讨论过,一般采用期初和期末净资产的平均值。权益资本成本率的计算是一个难题。目前衡量权益资本成本率的方法有很多,可以归纳为:1,折现股利法;2.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方法;3.债务资本成本的累加过程。
股东经济增加值分析
从上式可以看出,股东经济增加值受净资产收益率、权益资本成本率和净资产三个因素影响。
1.影响股东经济增加值的因素:
1)净资产收益率(ROE):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既能反映股东权益的增值能力,又能影响股东价值的增加。当权益资本与净资产的成本比率不变时,净资产收益率越高,股东的经济增加值越大。
2)权益资本成本率:只有扣除所有成本后的股东权益账面价值的增加才能真实反映股东财富的增长。按权责发生制计算的净利润只扣除债务资本成本,不考虑权益资本成本。因此,只有净资产收益率超过权益资本成本率,才能真正促进权益资本的增加。在净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权益资本成本率越低,股东的经济增加值越大。
3)净资产:一个公司可以通过增加股权投资来增加股东的经济附加值,但只有增加的投资有超过股权资本成本率的投资回报率,才能真正增加股东的财富。在ROE高于权益资本成本率的前提下,净资产投入越多,公司为股东创造的经济增加值越大。
2.股东经济增加值分析:(案例详见190页)
竞争能力分析
企业未来的发展能力主要取决于企业的竞争能力。
企业竞争力分析
企业的竞争力综合体现在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上。因此,通过分析企业产品的市场份额,可以评价企业的竞争力。
1.市场份额分析:市场份额是反映企业市场份额的基本指标。是指在一定时期和一定市场范围内,企业某种产品的销售额占市场上同类产品销售额的比例。
一般来说,这个企业的市场份额是与其主要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相比较的。一方面要通过对比分析看到这个企业的差距或者优势;另一方面,我们需要进一步找出原因。影响市场份额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市场需求、竞争对手的实力、我们产品的竞争力、生产规模等因素。
2.市场覆盖率分析:市场覆盖率是反映企业市场份额的另一个主要指标。市场覆盖面是指企业某一产品营销的地区数与同一产品营销的地区总数之比。
用这个指标来说明企业竞争力的强弱,还必须与竞争对手进行比较。影响市场覆盖的主要因素有:不同地区的需求结构、经济发展水平、民族风俗习惯、竞争对手的实力、我们产品的竞争力、地区经济封锁等。通过对市场覆盖范围的计算和对比分析,可以考察企业产品现在营销的区域,研究可能营销的区域,揭示产品营销不广的原因,有利于扩大竞争地理范围,开拓产品新市场,提高企业竞争力。
3、产品竞争力分析:
1)产品质量竞争力分析:产品质量是产品竞争力的首要条件。提高产品质量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主要手段。这个企业的产品质量差,不仅会损害消费者的利益,还会直接影响企业的信誉、产品销量和市场竞争力,进而影响企业的发展能力。
产品的质量特性可以概括为六个方面:性能、寿命、安全、可靠、经济、外观。分析企业产品质量竞争力,就是将企业产品的相关质量指标与国家标准、竞争对手和用户的要求进行比较,从而观察企业产品质量的水平和差距,对企业产品质量竞争力做出客观评价。
2)产品品种竞争力分析:企业应根据市场变化和新技术的发展,不断调整产品结构,积极改进老产品,积极开发新产品和新品种,以保持产品的竞争力。产品品种的竞争力应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1)产品品种份额分析;(2)新品种开发分析。
3)产品成本与价格的竞争力分析:成本是价格的基础,成本的高低决定了产品价格的竞争力。成本越低,销售的产品价格波动越大,竞争力越强。因此,需要与主要竞争对手或同行业中成本最低的企业进行成本水平的比较分析,从而对本企业的价格竞争力做出正确的评价,指出成本水平的差距及其原因,进而提出有效的对策,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价格竞争力。
(评论:看过一个美国著名企业专家的说法,企业的竞争力只有两点:低成本优势和产品差异化。另外,前几天巴菲特的文章里提到,竞争优势是低成本和品牌。两种说法的道理是一样的)
4)产品销售服务竞争力分析:销售服务是企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加强销售服务是密切企业与用户关系,提高企业信誉,扩大销售和占领市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不仅要做好售前服务,还要做好售后服务。分析内容包括:调查用户对销售服务的需求;分析本企业的销售服务质量;分析研究本企业销售服务的技术力量满足需要的程度;用户对销售服务和新需求的满意度;对比分析本企业与竞争对手在服务方面的优劣势。
4、企业竞争战略分析
企业的竞争能力能否得到正常或最大限度的发挥,取决于企业的竞争战略是否正确。企业的竞争战略是指企业根据市场的发展和竞争对手的情况而制定的经营方针。
企业的竞争策略可以概括为:以高质量取胜、以创新取胜、以低价取胜、以快速交货取胜、以优质服务取胜、以信誉取胜等等。
分析企业的竞争战略,就是结合企业的经济效益并与主要竞争对手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现在采用的竞争战略存在哪些问题或潜力;根据市场形势和竞争格局的变化,提出该企业的竞争战略将发生哪些变化。
通过对上述竞争力的分析,可以对本地区和同行业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做出正确的评价,从而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能力做出合理的分析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