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向尧先进事迹2

叶向尧先进事迹(二)

回顾长城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长城的巨大变化。工厂刚建的时候,厂房面积不到1万平方米,现在是1万平方米。从资产不足5万元到近3亿元;员工从8人到今天的万人大军;年产值从1万元上升到4亿多元,成为柳市电器行业的排头兵。年出口创汇从零到成为国内知名的低压电器出口基地。产品从单一品种增加到200多个系列,10000多个规格,从单一的低压电器行业发展到仪表、防爆电器、成套设备等多个产业结构。今天的长城,犹如崛起的“东方电气巨人”,屹立在江南大地上。

在历史性跨越和发展的背后,长城集团董事长叶相耀已经被抛在了后面。他以超人的智慧、敏锐的洞察力和非凡的管理能力,掌舵长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乘风破浪,为长城事业锻造了今天的辉煌。长城集团已发展成为注册资本6543.8+008亿元,拥有8个专业公司,60多家成员企业,6543.8+0000多家合作单位,500多家销售公司遍布全国的大型企业集团。被列为浙江省“五大骨干企业”、浙江省外高新技术企业、浙江省百家明星民营企业,连续七年被评为温州市先进企业。叶湘瑶也从一个农民成长为现代企业家,温州企业家的杰出代表,中国工业电器行业的领军人物。

叶相耀年轻的时候,家里很穷,生活很艰苦。他甚至不能用一天工作挣来的钱填饱肚子。为了谋生,年仅20岁的叶相耀从65438到0974在家里做起了“地下家庭作坊”,后来成为柳市早期的“五金厂”之一。从1974到1988,由叶向耀领导,将几个兄弟的散工企业合并成立了乐清长城电器元件厂。10年来,叶相耀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创业过程。更重要的是,他在这个过程中积累的创业经验为他日后掌控大局奠定了基础,而他的资本原始积累也为日后建立庞大的产业集团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乐清县长城电器元件厂成立后,叶祥耀作为厂长,带领一批人艰苦奋斗,克服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使企业规模迅速扩大,成为乐清市利税大户,并于1993升级为浙江长城开关厂。此时,叶相耀已经意识到,企业要发展壮大,必须走规模经营之路,实施品牌经营战略。于是他果断决定增资扩股,组建企业集团。此后,长城集团发展迅速,销售业务得到快速推进。青田品牌产品在国内低压电器市场异军突起,长城集团也从过去的一家地方性企业发展成为国内工业电器行业的知名企业集团。企业的成功并没有减缓叶湘瑶创新进取的步伐。此时的叶相耀,不仅立足国内,更放眼全球。他从建设百年长城的高度考虑长城集团的未来发展。他重点阐述了三个方面:在市场竞争中迅速崛起并初具规模的长城集团,一直非常重视制度和管理的创新。叶向耀认为,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趋向于企业制度、法人治理结构、内部机制等综合管理的竞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实现管理创新,向管理要效益,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叶相耀从企业实际出发,根据市场的要求,不断改进管理理念,实现管理手段的现代化。首先,公司完善了内部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了一套功能健全、行为规范、约束有力、协调一致的管理决策和监督体系;其次,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聘请相关专家担任独立董事,在决策民主化的基础上保证科学决策,建立规范的监事会,使公司内任何人都没有超越组织的权力,必须受到制度的约束,接受监事会的监督和考核。此外,公司建立了完善的母子公司制度,使企业集团真正从“工厂制”向“公司制”转变。公司下设资本运营、技术开发、决策、销售四个中心,下设接触器公司、断路器公司、成套公司、电源公司、仪表公司、高新技术公司、防爆电器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等九个公司。建立了以集团公司资金管理为中心,以专业公司利润为中心,以车间成本核算为中心的管理模式。而且公司还借鉴和吸收海尔等企业的成功管理经验,实行管理创新,在公司内部实行全方位的绩效考核。在叶祥耀的带领下,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先后被农业部评为全国乡镇企业管理先进单位,被浙江省乡镇企业局评为浙江省乡镇企业管理示范企业,被乐清市人民政府评为质量管理20强企业。

作为长城集团的掌门人,叶相耀高度重视企业党建工作,积极探索党组织在民营企业经济建设中发挥作用的途径和形式。长城集团是柳市众多民营企业中第一个成立党支部、工会、团委、妇女代表大会、党政学校、文明委的企业集团。为此,叶相耀还专门聘请了长期从事党务和工会工作的同志到企业工作。秉承“企业以社会为源,必须回报社会”的理念,先后以公司和个人名义捐款13万余元,用于救灾、扶贫、希望工程等。,为社会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