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崛起,SAIC还能做500强吗?

新能源崛起,SAIC还能做500强吗?

65438+2020年2月25日,阿里高科携手SAIC打造互联网汽车——智机汽车。其中,SAIC持股54%,阿里和高科各持股18%。

就连重资产巨头SAIC也来创造新能源,可以预见未来汽车世界的变化。

在这种新能源汽车的冲击下,SAIC还能跻身世界500强吗?

首先,给个肯定的回答:是的,但是情况不容乐观。

第一,合资品牌带来发展

SAIC的主要业务是销售整车和零部件。

其中,整车板块主要涵盖R&D、乘用车和商用车的生产和销售。包括SAIC大众、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SAIC乘用车、SAIC大通、南汽集团、南汽依维柯、SAIC依维柯红岩和上海申沃客车。

零部件板块主要涵盖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电子电气、制动系统、内外饰等汽车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包括上海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上海钟会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和华宇汽车系统有限公司等企业。

SAIC虽然总部在上海,性质上是上市国企,但在研发车辆核心技术的初期,引进了国外的流水线。

首先,国家对合资企业有规定。《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第一类第五条:汽车、摩托车制造业,外资比例不超过50%。

1984年,SAIC与大众汽车成立上汽大众。出资比例为:SAIC占60%,大众占30%,大众(中国)占65,438+00%。这是改革开放后中国最早成立的汽车合资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上汽大众在新能源领域有三款车型,分别是:途观L PHEV、朗逸电动版和帕萨特PHEV。

1997年,SAIC和通用汽车成立上汽通用,旗下有别克、雪佛兰和凯迪拉克三个品牌。

2002年6月5438+065438+10月18,上汽通用五菱汽车有限公司由SAIC、通用汽车中国和五菱共同出资组建,其中SAIC持股50.1%,通用占44%,五菱占5.9%。

五菱用10%的股份换来了别克凯越的技术,严谨的德系整车技术让五菱在2010迎来了宝骏汽车。此外,SAIC依维柯、SAIC郑达(泰国)、SAIC申沃(瑞士)等公司也是中外合资企业。严格来说,荣威是SAIC第一个自主品牌,其技术来自之前收购的英国罗孚。

2006年6月5438+10月,SAIC荣威的首款产品荣威750上市。2007年,SAIC收购了罗孚MG,并将其打造为自己的品牌MG。

对于亲儿子荣威,SAIC可以说是铆足了劲。荣威也很有竞争力。2020年1-11销量达到38万辆左右,SAIC MG 2020年前销量为11.95万辆。

2012年,荣威以E50为起点正式进军新能源市场。2014年,国家提出对新能源汽车进行补贴后,SAIC部署了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

时间已经很早了,你知道蔚来那时候刚成立,连个思路都没有。SAIC抓住新四化战略:电动化、智能化、享受化、国际化,提前研发出自己的新能源汽车,开始布局AI,提供开放的科技生态。

也就是说,SAIC想发展新能源,但是感觉纯电动模式的时代还没那么快。先造一些传统和创新的油电结合的混动车,后期再加入纯电动和互联网模式。政策带来的好处。SAIC荣威和SAIC MG在沪销量激增。65438年10月24日至1000年10月28日,新能源汽车销售近1000辆,平均1天销售新车超过200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