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的职业道德是什么?煤矿的专业标准是什么?
1,热爱本职工作,钻研业务技能。
2.遵守法律法规,坚持安全生产。
3.加强团结协作,勇于抢险救灾。
煤矿专业岗位行为准则
一.一般标准
(1)基本要求
(1)每个值班干部职工都要按时参加班前会,了解情况,接受任务,熟记安全注意事项。未参加简报的人员不得上岗。
(2)区队值班干部、区队值班干部和带班领导要认真组织好班前会。
(二)、简报的内容
(1)传达上级的有关指示、批示和规定。
(2)告知前一班的工作安全和工作地点。
(3)布置安全重点项目、生产作业计划和班前准备的具体事项。
(4)安排工作中的动态安全联保和互保。
(5)安排携带班级所需的配件和工具。
(6)检查本班值班员工的身体和情绪状况。身体不适、情绪低落者不准下井,醉酒者不准下井。
(7)检查员工的相关证件,无证不上岗。
(3)、交接班准备
1.换衣服
(1)按标准穿戴齐全劳动保护用品。
(2)地面工种:长发拉进帽子,不准穿拖鞋或高跟鞋上班(机房、通信机房工作除外)。
携带
(1)随身携带作业工具,确保操作安全方便。
(2)井下作业人员:领取矿灯和自救器时,检查是否齐全完好,性能是否可靠,有问题及时更换。
(3)刀、斧等锋利工具两端应设置防护罩,防止他人受伤。
(4)携带便携式仪表气体检测仪的人员应携带完好、准确的便携式仪表气体检测仪上岗。
(5)如需办理相关工作票和入井许可证,应提前办好,并注意随身携带。
(6)所有岗位人员必须携带安全工作资格证,无证不准上岗。
(7)高空作业人员必须认真检查并佩戴合格的安全带和安全帽。
(4)、入井(通过罐笼)
(1)入井人员必须在入井时进行身体检查,不符合入井条件者不得入井。
(2)入井人员必须遵守候罐、取罐制度,服从大钩人员指挥。
(3)井口不允许抄近路穿越,必须走指定的人行通道。
(4)坦克乘员必须保持站姿,紧握扶手,严禁在坦克内玩耍。
(5)禁止坦克乘员的身体及其携带的物体伸出罐外,禁止向竖井内投掷任何东西。
(6)易拆卸的微小工具、材料和组合器具,应由坦克乘员负责包装,防止掉落。
(五)乘客驾驶
(1)所有乘客应按规定的顺序在规定的地点上下车。
(2)必须乘坐专用运输车辆,不允许乘坐其他车辆。
(3)开车信号发出后或车未停稳时,禁止上下车,行驶中禁止扒、推、跳。
(4)车辆未停稳,不得转移工具和材料。
(5)严禁乘坐超员车。
(6)严禁将身体或携带的物品伸出车外。
(7)禁止在车内躺卧、打瞌睡,禁止在车内玩耍或摘下安全帽。
(8)搬运超大物件和运输火工品的人员应严格遵守《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服从管理人员的安排,不准强行乘车。
(9)当车辆脱离路面时,立即向司机发出停车信号。
(6)搭乘其他交通工具。
(1)入井人员乘坐输送带时,必须严格遵守输送带乘客管理规定。
(2)乘坐架空乘人装置的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矿架空乘人装置操作管理规定。
(7)、在水平大巷行走
要严格执行矿井大巷行走管理制度。
(1)过大巷、路口、弯道时必须实行“一站两看三通过”。
(2)大巷内架空线下严禁跨越两矿车间。
(8)、在采区巷道内行走
(1)严格执行巷道行走规定,坚持“行人不行车,行人不行车”制度。
(2)严禁在皮带或刮板输送机上行走或乘坐。过马路时,人必须过桥。
(3)跨越电绞钢丝绳时要小心。千万不要走钢丝绳道,过弯时走钢丝绳外。
(4)通过弯道、路口、风门等时。,你应该“停一次,看两次,过三次”,并时刻注意交通。
(5)在采区巷道行走时要注意,随时注意巷道的顶底板。
(6)在采区巷道中行走,通过一个风门后,必须随手关闭。禁止同时打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风门。
(9)、在采煤工作面行走
(1)在采煤工作面行走时,要时刻注意周围的支护情况,在大倾角区域要抓牢抓牢手。
(2)在采煤工作面行走时,禁止在支护不全或有顶板和片帮问题的地方站立或休息。
(3)人与操作的煤机、工作面支架、返料、打眼、装药行走时应保持5米以上的安全距离。
(4)不允许随意跨越胶带、刮板输送机等运输设备。如需过桥,应由行人过桥或停车后与行人联系。
(5)必须先检查煤壁区域,确认安全后方可进入。
(6)严禁在工作面互相打闹,在井下睡觉,在空顶区工作和休息。
(7)采掘工作面因故停风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在班组长指挥下及时有序撤离工作面。
(10)带着物品行走
(1)在大巷搬运和运输长料应依靠人行道,严禁在架空线下行走。
(2)携带物件和电器行走时,应注意避免伤人或触碰电线,特别是禁止触碰电力机车和行驶车辆的架空线。
(3)在主要巷道多人搬运设备或材料时,应事先与运输调度员联系。征得同意后,应停车携带。搬运和行走要协调,互相照应,安全搬运。
(4)搬运爆破器材的行走人员必须认真执行有关规定,保持一定距离,不准中途停留。
(十一)、其他井下行走要求。
(1)所有下井工人都要熟悉行走路线,特别是避灾路线,以及本矿规定的各种信号和巷道标志。
(2)井下人员行走要有序,不得随意移动或触摸沿途设备,爱护各种设施。
(3)已设置围栏和带有危险警示牌的巷道,严禁擅自进入。
(4)通过负压大的风门时,先打开泄压窗,再打开风门。所有人员通过后及时关闭风门,同时关闭泄压窗。
(5)接近射击警戒区时,必须服从警戒人员的指挥。
(6)沿途如发现巷道支护有问题,设备、电缆有明火,有不明烟雾、透水预兆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向矿调度室和有关领导汇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采取相应措施,同时做好自我保护。
(7)无论骑车还是走路,除特殊情况外,任何人不得无故发出各种紧急信号。
(8)井下作业人员在工作期间和工作结束后乘车、行走、取罐时,必须严格执行本通用标准的有关要求。
(12)、自救互救
1.井下瓦斯煤尘爆炸事故
(1)背对爆炸冲击波方向躺下,脸朝下(有沟的地方,在沟边躺下,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用衣服盖住裸露的身体)。
(2)爆炸瞬间,尽量屏住呼吸。
(3)快速佩戴自救器,并辨别方向。
(4)遵循避灾路线,逆着风向,尽快进入新鲜风中,离开灾区。
2.地下火灾事故
1),消防
(1)迅速切断电源。
(2)用灭火器或其他有效方法灭火。
(3)向调度室汇报。
2)、撤退
(1)立即戴上自救器。
(2)当位于进风口侧时,应向气流方向疏散;当位于回风侧时,顺风后退。
3.地下火灾事故
(1)位于透水点上方:往上山方向疏散。
(2)位于透水点下方:拖拽管道等物体通过积水区域,迅速撤离。
(3)疏散通道被水切断。
(1)迅速找到最高位置,就近躲避井筒或大巷的地方。
(2)发出求救信号:间歇性敲铁或煤壁。
(4)采空区是透水的。必须迅速佩戴自救器或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快撤离。
4.自救器操作
1)佩戴和使用过滤式自救器
(1)拆下橡胶保护盖。
(2)用拇指提起红色开口扳手,打开封口,用拇指和食指用力打开密封带。
(3)揭开并扔掉上壳。
(4)握住头带,将药罐从下壳中拉出。
(5)将鼻夹从接口处拔出。
(6)将吹口塞入口中,用牙齿紧紧咬住吹口垫,吹口含在牙齿的外唇内,立即用嘴开始呼吸。
(7)打开鼻夹,夹住鼻子。
(8)摘下头盔,把头带戴在头上。
(9)戴好安全帽,撤离危险区域。
(10)撤离时,匀速快步行走。感觉呼吸困难时,放慢行走速度,禁止狂奔。
(11)移动时只能用嘴呼吸,防止接触鼻夹后通过鼻孔吸入导致中毒。
(12)使用自救器呼吸时,会感到燥热,属于正常现象。不要放下吹口,一定要一直戴到安全的地方。
(13)佩戴时,如果外壳凹陷,可以用下壳呼吸。为了减轻牙齿的负担,可以用手扶着坦克走路。
(14)禁止佩戴过滤式自救器进入缺氧盲巷。
2)佩戴和使用隔离式自救器
(1)拉封带:取下平板,将自救器压在左胸上,用右手手指扣紧开口环,将封带拉开扔掉。
(2)拆箱:双手握住自救器两端,用力将左大腿上的外壳敲开,将自救器拿到腹部前方,将上下外壳完全击碎。
(3)去壳:一手托住下壳,另一手撕掉上壳。
(4)绑带:扔掉上壳后,将呼吸导管的一侧紧贴身体,将绑带套在脖子上调整。
(5)开口器:拔出开口器后,将开口器送入口中,用牙齿紧紧咬住开口器,将开口器片放入牙齿的外唇,收紧嘴唇。
(6)上鼻夹:轻轻拉开鼻夹的弹簧,用鼻夹托住鼻子,用嘴呼吸。
(7)系腰带:将腰带系在腰间,防止自救器左右摆动。
(8)系唾液冷却盒:将唾液冷却盒两侧的绑带沿面部绕过耳朵,系在脑后。
(9)上壳被甩下,硫酸瓶被砸碎,发现气囊没有鼓包。立即用嘴从吹口端吹气囊,然后戴上自救器慢慢走,等药物充氧后再快走。
(10)行走过程中,呼吸时感到燥热,属于自救器正常现象。这个时候我不能摘下口罩,必须戴到安全的地方。
(11)在佩戴和使用过程中,口腔内产生的唾液可以自然流入唾液盒。
(12)行走时,可以快速通过危险区域,以防摔倒。快走一段时间,会感觉呼吸阻力很大。这个时候,你可以放慢脚步,缓解一下。
(十三)、外伤急救
1.止血
(1)立即用干净的手指按压或用止血带系住出血点(心脏附近)。
(2)禁止用金属丝、线、绳代替止血带。
(3)抬高或抬高出血肢体。
2.破裂
(1)四肢骨折。用夹板、木板、竹片等固定骨折。以避免零件移动。对于开放性骨折,需要先止血,用干净的布覆盖伤口。禁止将暴露的断骨推回伤口。
(2)腰椎骨折。将伤员平躺在平坦的硬木板上,将腰椎躯干和四肢固定在一起。
(3)颈椎损伤。在头部两侧放置沙袋或其他替代品,确保颈部固定。禁止移动或回头。
3.脑损伤
将伤员置于仰卧位,保持呼吸道畅通。耳鼻有液体流出时避免颅内感染。如果呕吐,应托住头部和身体,使其能同时侧转,以防呕吐物引起窒息。
4.未知伤害
(1)立即护送到救援现场。
(2)迅速向矿调度室汇报。
运送伤员
(1)腰、盆、胸外伤:将担架放在伤员一侧,统一抬起伤员,平放在担架或硬木板上。对呼吸心跳骤停的伤员,先进行复苏,再进行搬运;伤口出血的伤员要先止血,再搬运;骨折病人应先固定,然后移到担架上。昏迷病人要把肩膀稍微抬高,头向后仰,偏向一侧进行搬运。胸外伤员呼吸困难时,应采取半坐位。携带者的双手同时插入伤员的头部、肩部、背部、腰部、手臂和下肢。禁止扭动伤者的腰部。
(2)颈椎骨折患者:一人专门固定其头部,严格防止其左右扭动,其他人分别托住其肩、腰、背、臀、双下肢,以一致的动作将伤员放在担架上,用两件衣服(或其他代用品)卷成枕头,塞在伤员头颈部两侧。
(3)行走:担架运送时,伤者头部在后,便于护送者观察。走路时保持平稳。
触电急救
1)没电。
(1)迅速切断电源。禁止触摸带电的金属体和触电者身体的裸露部分。
(2)使用相应电压的绝缘工具(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穿绝缘棒)缓解触电,也可用干燥的杆、板、绳等不导电的东西缓解低压触电。在地面上断开的带电高压线停电周围10米范围内不能用盲文进入,停电后或确认没电时必须抢救。
2)心肺复苏术
(1)如果发现触电者失去知觉,立即让触电者平躺。禁止将枕头或其他物体放在伤员的头部下方。
(2)口对口呼吸:将一只手放在触电者的脖子上捏住他的脖子,另一只手掌放在触电者的额头上把他的头压回去,使呼吸道畅通。同时用拇指和食指捏住触电者的鼻子,深呼吸,使其贴近触电者的嘴。先连续吹两次(每次1-1.5秒),比如触电者的牙齿。两次打击后颈动脉仍无搏动,立即进行下一步抢救。
(3)胸拳:右手握拳,拳心向上,从胸壁上方20-30厘米的高度,快速击打胸骨中下段1/3交界处1-2次,立即触诊颈动脉。如果没有颈动脉脉搏,立即进行下一步抢救。
(4)胸外按压:触电者仰卧在硬板上。如果没有这个条件,触电者也可以直接仰面躺在地上。施救者立即或跪在触电者一侧,一掌放在触电者下胸骨1/3处,使掌宽与胸骨长轴平行,另一掌叠放其上,两臂伸直,上身前倾,视施救者体重用肘、臂有节奏地按压胸骨。按压时,力度要适中,不可过猛。每次使胸骨下沉3-5厘米为宜,然后迅速放松,使胸骨恢复原位。放松时,掌根不要离开胸壁,手指微微上提,不要碰到胸壁。按压时要匀速进行,每分钟80次左右,每次按压和放松的时间大致相等。按压和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应同时进行。单人救援时,按15次后要吹两次。双人救援时,按5次后要反复吹1次,两次吹要在5-6秒内完成。
3)通知专业医务人员
在现场心肺复苏的同时,迅速通过各种方式通知专业医护人员到场。在专业医务人员到达之前,不得随意放弃抢救。
7.消防急救
1)电器着火。
迅速切断电源,并尽快向调度室汇报。将干粉灭火器上下翻转几次,一手握住喷头,另一手拉起圆环,握住手柄抬起机身,将喷头对准火焰进行灭火。在切断电源之前,禁止使用泡沫灭火器或水灭火。
2)非电器着火
尽快到调度室报道。将泡沫灭火器倒置,拉起圆环,握住手柄,抬起机身,将喷嘴对准火焰。
禁止使用泡沫灭火器扑灭电气火灾、碱金属火灾和醇类、酮类、酯类等易燃液体火灾。
以上资料由人力资源专家华恒智信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