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创业:食用菌微加工

农村创业:食用菌微加工

简介:食用菌是能形成大型子实体,可食用或药用的真菌的总称。随着食用菌各种功能的开发,也成为了企业家的宠儿。

项目概述

食用菌微加工厂是无土栽培、立体种植、电脑控制、工厂化运营的新型农村创业项目。在整个种植过程中,不需要施用化肥、农药、激素等有毒有害物质,保证了食品的新鲜和安全。

项目特征

1.所产食用菌,特别是食药用菌,具有高蛋白、低脂肪、高维生素、低热量的特点,富含无机盐和食用纤维素、氨基酸、真菌多糖、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对提高人体免疫力、防癌、抗衰老具有明显的食疗价值。

2.原料范围广:所有农作物秸秆都可以用来种植食用菌,如水稻秸秆、小麦秸秆、玉米秸秆、大豆秸秆、花生秸秆、棉花秸秆、杂树枝和木材,牛、马、羊、猪粪都是极好的原料。

3.品种:双孢菇、鸡腿菇、香菇、金针菇、蟹味菇、草菇、白灵菇、茶树菇、猴头菇、灵芝、平菇、白灵菇。

4.种植稳定性:采用法国杂交生物母种和生物杂交技术,科学模拟各种食用菌的生长和栽培环境,可实现全年连续种植,不分正负季节,全年种植,天天出菇,全年上市,改变了靠天吃饭的局面。

5.产量翻倍:传统自然条件下,栽培产量只有5?7kg/m2,加上我们的技术支持系统单层产量可以超过15?20公斤/平方米.

市场分析

这一农村创业项目符合21世纪粮农组织倡导的天然、营养、健康的健康食品要求,因此受到人们的青睐。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人口逐渐城市化,原有城市人口的消费能力逐渐增强。由于中国人口众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中国农村人口众多。民以食为天?绿色健康饮食?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食用菌种植和消费市场。14亿人的市场,人人吃人人买。与此同时,周边的日本、韩国、新加坡、俄罗斯、白俄罗斯和美洲国家每年也从中国进口大量保鲜蘑菇(双孢蘑菇和鸡腿菇)。

此外,该项目种植简单:可根据原料选择食用菌品种;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投入选择种植食用菌品种;原料无需装袋、高温灭菌、昂贵的装袋机、粉碎机、锅炉灭菌器等机械设备投入,培养料直接上架或装盒或箱栽,工艺简单,管理方便,节省劳动力。总之,只要有秸秆,各种食用菌都可以种。

投资条件和效益估算

投资灵活:普通住宅、大棚、闲置房、窑洞、窑洞、地下室、屋顶阳台,均可改造成栽培食用菌的微型工厂,也可专业投资办厂;规模可大可小。

有利可图:以100平方米的食用菌微型工厂为例,双孢蘑菇,是种植市场上最抢手的蘑菇,营养价值较高,作为最保守的蘑菇产量每平方米30公斤,100平方米单层3000公斤的蘑菇产量为每年15000公斤,一般可分五层栽培,即65438。5层= 75000斤,北京市场批发价9元/斤,东北市场批发价8元/斤,华东市场批发价10元/斤,华南市场批发价8元/斤,西北地区批发价7元/斤。按均价8元/斤计算,年产值7.5万斤?8元/斤= 60万元。减去原料采购成本:秸秆+菌种+营养液+人工成本=1元/斤,75000斤?1元/公斤= 7.5万元,年净利润52.5万元。

相关新闻:

相关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食用菌总产量已超过2020万吨,是世界上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国和消费国,占世界年产量的70%以上,但我国工业食用菌占总产量的比例不足2%。

据统计,目前我国在建和建成的工业食用菌企业有450多家,工业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上海、广东、北京、河南等地。虽然食用菌工厂的数量越来越多,但事实上,优秀的食用菌企业需要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人才密集型三个要素的密集聚集。其中,食用菌生产技术本身就涉及到农业科学的诸多领域,如微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栽培学、气象学等等,进入门槛并不低。

上海市蔬菜食用菌行业协会数据显示,食用菌品种最多的是金针菇、杏鲍菇和蟹味菇(含杏鲍菇),金针菇与雪榕、星河并列第一、第二。工业化的蟹味菇和白玉菇是前两位,雪荣生物20吨/天,上海冯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5吨/天。雪荣生物和冯轲都位于上海奉贤区,是上海食用菌产业化的代表企业。因此,上海市奉贤区被中国食用菌协会评为2011年全国食用菌产业化建设示范区20强。

上海市蔬菜食用菌行业协会相关人士表示,国内工业化食用菌产业正在崛起,上海市有关方面也在加大对工业化食用菌产业的扶持力度。保守估计,10年内,产业化食用菌的比例将达到总产量的30%。从趋势上看,未来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发展速度将高于欧美及其他亚洲国家,工厂化生产的配套产业也可能崛起。

中国食用菌产业发展趋势将呈现六大趋势。第一,随着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支撑体系的完善,食用菌产业将在规模、产量、质量、安全、加工、效益等多方面呈现增量趋势。第二,随着资源短缺和粮食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食用菌产业将在食品安全体系中承担重任。第三,随着宣传的跟进和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内需拉动的食用菌产业和产业经济将逐渐形成,食用菌将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餐桌上的常客。第四,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产业内部分工细化,产业链不断延伸。五是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和市场对产业发展的需求,食用菌栽培模式将逐步向机械化、动植物生产废弃物替代栽培、标准化、产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第六,随着食用菌产量的增加,食用菌产品的初加工和深加工技术和能力对提高产业附加值和产业竞争力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