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之间的借贷是合法有效的!这四点一定要明白。

企业之间的借贷是合法有效的!这四点一定要明白。

关于企业间借贷,法律从多年前的不允许、不支持,发展到现在的引导、调整。本文根据作者的实践经验,总结了企业间借贷的几点注意事项,供读者参考。

1第一点:签订合同时,双方公章要规范加盖,公司法定代表人或有书面授权的授权代表签字。实践中常见的只有老板签字没有公章或其他公司印章的情况,是不规范的,容易产生纠纷。

第二点:在借款协议中明确约定收款的账号,或者在签订协议后,给借款人发送收款账号信息的通知,避免因为钱进入了第三方的账号而与“此笔借款”混淆,发生纠纷时被故意歪曲。

第三点:我们最近做的两个案例都属于转贷的案例,也就是之前的合作是以投资为主。但当投资合作不顺利的一方违约时,双方约定转为贷款,继续还款。在这种情况下,应明确约定转型的原因和借贷关系的成立,避免后期方故意以“投资有风险”混淆事实。

4要点4:在保障利益和自身安全方面,客户往往会担心借贷关系。到了一定程度就变成了非法放贷,高息放贷。

那么,请注意这些要素:1合同要写好,至少不能直接作为银行的借款合同文本;2强调公司自有资金;3.避免一段时间内多次借贷,使借贷收入占主要收入的大头,成为定期借贷;4利息约定也有讲究,尽量避免高利贷的嫌疑。

既然这样的案例越来越多,那我们就从出借人的角度来分析一下。

第一,企业有未还贷款很正常,不能说有贷款。这个时候放贷就是高息贷款。

其次,关于高利率,法院多审查借款期间的利率,从而为借款人未还款时约定支付逾期还款利息留有余地。

第三,合同无效,也存在过错问题。如果贷款人错了,借款人没有错?合同中提出,如果当时被法院认定无效,借款人不仅要返还资金占用费,还要承担给借款人造成的损失。如何界定损失,可以从多个维度提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