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抵制洋货谁做的对?
正好有个德国商人在徐家汇卖肥皂厂,向松茂就摘下来了。他的想法是,工厂设备齐全,投产后可以打破西方对中国肥皂市场的垄断,一些制皂设备也可以用于制药生产。于是他就把五洲大药房和这个肥皂厂合并,取名?梧州固本肥皂制药厂?,分为制皂和制药。
但德国商人只卖设备,不卖技术,向松茂只好高薪聘请一批化工大学的毕业生做技术骨干。为了让他们全心全意投入到研发中,他还创办了儿童小学和职工医院,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当时英国联合利华兄弟公司(现联合利华公司)是?全球工业巨头?,在肥皂行业处于领先地位。为了在关键技术上有所突破,向松茂让制皂部主任乔装打扮,潜入利华兄弟肥皂厂当了9个月的工人,终于得到了一些有用的信息。经过多方努力,向松茂终于带领工作人员输出?固体肥皂?质量比进口货好。
当然,古本香皂最大的对手是利华兄弟的香茅香皂,劣势明显?利华兄弟在世界各地都有种植园,方便获取廉价原料。另一种重要原料烧碱,利华兄弟也获得了英国公司的优惠价格;另外,利华兄弟的财力和技术在当时可谓一骑绝尘。
向松茂的策略是以质取胜,生产的香皂外观扎实,色泽纯正,去污力强,经久耐用。他还组织员工在各个销售点进行现场演示?将香茅皂和古本皂分别放入两碗清水中。一段时间后,香茅皂完全融化,但固本皂依然坚挺。这种方式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固体皂的名声越来越响。
为了反击,利华兄弟不惜降价倾销,但固体皂依然在市场上热销。无奈之下,香茅香皂再次降价,而香松茂则在医药利润的支撑下,降低固体香皂的价格,将对方逼得无路可退。?肥皂大战?逐渐白热化,双方都下大力气占领市场。
1925年期间,五卅运动爆发,抵制洋货、振兴国货的浪潮再次掀起。固体皂有段时间卖得很好,香茂皂却卖不出去,利华兄弟肥皂厂一度倒闭。向松茂借机拓展业务,推出?嫦娥?美女?以及一系列独具中国特色的新皂,让固体皂享誉国际。
今天,每当有国际冲突,无论大小,中国人民仍然有?抵制洋货?意识,但有些?愤青?过分的做法是愚蠢和肤浅的,比如破坏无辜同胞已经买好的洋货。向松祚树立了一个积极的榜样。与其一味抵制洋货,不如取长补短,让国货以实力取胜。趁热打铁是必须的,这是一个永恒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