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脑白金送礼》为什么停播了?史玉柱是骗子还是营销高手?

1992年,联想刚刚度过了企业最艰难的黑色时刻。当时中国计算机行业的老大,还是属于史玉柱创立的巨人集团。

没想到,仅仅几年后,巨人集团彻底跌落神坛,但这只是传奇故事的开始。

从1989开始,史玉柱下海创业,第一次失败。那只是短短十几年的时间。

期间有高峰和低谷。他既是最出名的赢家,也是最出名的输家。

如果是普通人,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害怕消失在平凡的人海中,但史玉柱很特别。

从失败到成功只有一条鸿沟,但很少有人能跨越。

但史玉柱的一生不止一次跨过这个坎,这就是他一生传奇的创业故事。

年轻时的史玉柱完全符合现在人们心目中的学霸形象。

他以县高考状元的身份进入浙大数学系,毕业后被分配到安徽省统计局工作。

就像父母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是一个成功人士走出新手村的经典故事。

只是这个“别人家的孩子”好像有点不一样!

史玉柱是一个喜欢追求刺激的“赌徒”,这注定了他不会安心做公务员。

于是他和当时很多人一样选择加入下海经商的大潮。

从65438到0989,史玉柱拿到了深圳大学的软件硕士学位,之后选择了下海经商。

同年,另一位大咖马刚刚进入深大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创意和技术,但没有启动资金,是当时史玉柱面临的最大问题。

刚在深圳创业的史玉柱,孤身一人,没有朋友。

此时,他只有借来的4000元钱和一个耗时9个月开发的桌面排版印刷系统软件,这是他的全部家当。

现在大家都知道这个软件叫M-6403,是比石头更好的中文处理软件,是第一个中国汉卡。

但当时只有史玉柱自己知道。

没钱,没资源,又想在深圳发财,于是史玉柱只好选择赌一把。

他当时给报社电脑世界打电话,说要放8400元的广告,但要先发广告再付款。

产品推广成功了,自然有钱还报纸,但是失败了,不仅仅是生意失败,史玉柱还会背负很多债务。

幸好史玉柱赌赢了,史玉柱在13天后成为了百万富翁!

四个月后,他把自己变成了百万富翁,让一代人的“空手套白狼”成为了一个故事。

事实证明,高飞侠,浙大毕业,不仅有极高的专业能力,还有一种赌徒的自学成才的心理。

1990,巨人新技术公司成立。为了进入市场,他不顾下属反对,毅然花了几十万元铺开销售网络。第二年获得净利润10多万元。

从65438到0992,巨人成为中国计算机企业的领军人物,史玉柱也获得了诸多荣誉,成为年轻人成功创业的典范。

1994 * * *在深圳考察时,拜访了巨人集团,表达了对巨人的期待。

史玉柱和他的巨人集团只用了四年时间,就达到了第一次创业生涯的巅峰。

“见他起于竹楼,见他待客,见他楼塌”。用这句话来形容当时的巨人,再形象不过了。

计算机行业的成功给了史玉柱很大的信心。

成功之后,史玉柱先是决定建巨人大厦,投资保健品,给巨人集团带来了巨大的资金压力。

如果按照巨大侠当初的建造时机,一切或许还有得救的机会。

但是一次意外的检查说:“为什么不把它建得高一点?”任由事情发展却偏离初衷。

史玉柱头脑一热,建筑施工方案从38层改成54层,然后定在63层!

到1994年初,大楼的设计已经到了70层,是当时国内在建的最高建筑。

最终的建设计划实际上已经远远超出了巨人集团的资金支持,所以巨人大厦难免烂尾。

1996,史玉柱决定把保健品的资金全部转到巨人大厦建设上,但无济于事。

最终,巨人大厦才建到第三层就宣告烂尾,之前投入的医疗保健业务也因为资金的转移而迅速消耗殆尽。

史玉柱亲手创建了巨人集团,然后亲手为巨人集团建了一座坟墓,埋葬了他奋斗的前半生。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史玉柱对自己或者巨人集团的盈利能力判断错误。这种思维和他的“零负债论”一起成为限制史玉柱这个传奇人物思想的框架,成为巨人失败的重要原因。

巨人大厦建设成本超标,是拖垮巨人集团最重要的原因,但不是唯一原因。

如果用后知后觉的方式来看,巨人集团的失败就是一个早期的伏笔。

西方国家对中国出口电脑的禁令到期后,世界各大电脑公司纷纷涌入中国市场,中国本土电脑品牌生存堪忧,巨人集团也不例外。

面对经营困难和自身管理缺陷,巨人集团不断进行调整。

但由于集团股本主要集中在史玉柱身上,巨人的发展前景完全系于史玉柱的个人智慧。

为了改变管理体制的缺陷,史玉柱提出了多元化的扩张之路,涉及电脑、保健品、药品等30种。

几乎包含了所有的保健品,通过轰炸式广告进行推广。

然而,保健品企业在管理和营销方面也缺乏科学的管理。

而且因为当时丑化娃哈哈的事件,保健品业务逐渐失去了公信力,导致信任危机蔓延到整个巨人集团,也导致了史玉柱第一次创业的最终失败。

现在来看,当时的史玉柱错估了自己或者巨人集团的盈利能力。

和他的“零负债理论”一起,成为限制史玉柱思想的框架,也是巨人失败的重要原因。

其实史玉柱当时并不是没有机会拯救巨人集团。

只需要10万贷款资金,你就有机会在短时间内盘活巨人的业务。

但史玉柱坚持零负债,以至于只能眼睁睁看着集团资金链断裂,最终倒下。

2001,史玉柱应聘了上海另一家巨头公司。

传奇故事再次开启!

就在第一次创业失败三年后,史玉柱开始了第二次创业。

这一次,他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健康医疗行业,他成立了健特生物科技公司,准备大展手脚。

现在饭后,说起营销方式,首先想到的就是8848和小罐茶的创始人杜。

但逐渐淡出公众视线的史玉柱,却是杜的前任。

他从一开始就深深懂得营销的重要性,因为他最初的成功得益于营销的巨大投入。

脑白金和黄金的结合是史玉柱高超营销手段的集中体现。

“今年不送礼,还要脑白金”和“黄金搭档!”这个神奇的广告想必大家都不陌生。

世纪初,脑白金和黄金搭档的广告经常占据各大卫视的黄金时段。

铺天盖地的广告轰炸,让这两款产品被大家牢牢记住。

2000年,史玉柱推出保健品“脑白金”,风靡全国。

2002年,史玉柱推出保健品“黄金搭档”,再次风靡中国。

当然,在吹捧史玉柱创业成功的同时,我们也需要看到其成功的时代性和局限性。

自脑白金和黄金搭档推出以来,争议从未停止。

原因是营销中产品功效被严重夸大。

根据褪黑素的宣传资料,人脑的核心是“褪黑素体”,分泌褪黑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其他影响,褪黑素的分泌会减少,引起各个组织器官出现问题,所以需要补充褪黑素。

但实际上,“褪黑素”并不是人脑的核心,它只是“松果体”的中文音译。

松果体发现于1983,它分泌褪黑激素。美国专家发现,松果体分泌的褪黑激素可以改善睡眠。

所以实际成分多为褪黑激素,但广告广泛宣传褪黑激素的作用。

据媒体报道,这实际上是江苏武进的一家生产脑白金的食品厂。

工厂委托珠海康奇有限公司,脑白金的一个品牌。经过营销包装,走进了千家万户。

褪黑素的广告有意识地混淆保健品和药品的界限,夸大褪黑素的功效,从而起到引导消费者购买的作用。

在那个洗脑广告概念还不流行的年代,这种神奇的广告对当时的观众来说还是一种新奇。

因此,在无差别宣传的帮助下,脑白金以及后来的黄金搭档都取得了销售上的巨大成功。

这种成功和以前的巨人集团很不一样,缺乏民族企业的追求!

没有实实在在的产品质量,即使赚的钱比以前多,也终究无法实现让人民群众见证的承诺。

或许史玉柱并不满足于在“保健品”领域的成功,所以选择进入游戏行业。

2004年6月,史玉柱创办征途公司,正式开始网络游戏开发。

2007年,巨人公司在纽约上市,进入资本市场,融资近9亿元。

到目前为止,史玉柱的第二次创业非常成功。他只有七年时间达到事业的顶峰。

或许是史玉柱第一次创业失败。二次创业的同时,他也开始准备进入投资领域。

2001再次创立巨人公司时,史玉柱将公司命名为“巨人投资有限公司”。

6月5438+2月65438+2003年5月,四通集团以165438+7亿港元收购史玉柱的“脑白金”和“黄金搭档”,史玉柱出任四通控股CEO。

2002年和2003年,上海健特生物科技公司先后入股华夏银行和民生银行,史玉柱资产更加稳定。

2004年进入游戏行业,史玉柱选择了投资的方式,100%控股。

从第一次创业到第二次创业,展现了史玉柱创业理念的转变。

之后史玉柱本人的作品也不多了。前几年一度风靡全国的五粮液“黄金酒”就是其中之一。

当然,退出创业一线的史玉柱也没闲着。他还在投资和游戏行业打拼。

2017年,浙江大学迎来120周年校庆。作为浙大校友,史玉柱向学校捐赠5000万元支持学校建设。

捐款是史玉柱作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对母校和社会的贡献。

在2020年中国福布斯富豪榜上,史玉柱以654.38+00.74亿元的财富仅排在第390位。

但时至今日,还没有必要用财富价值来评价史玉柱这样成功的企业家。

从千万富翁到一无所有,再到从低谷爬回巅峰,史玉柱的故事早已成为一个个独特的传奇。

“失败有两种,一种是事业上的失败,一种是精神上的失败。”

很多企业在事业失败后,精神上也失败了。但这位“巨人”能重新站起来,是因为他在事业失败后的不败精神。

史玉柱作为巨人的精神支柱,是巨人的精神支柱。

史玉柱的成功是划时代的,但也得益于他自身各种创业者的特点。

跌宕起伏的人生,铸就了史玉柱独特的创业传奇。

史玉柱不屈不挠的精神是我们应该敬佩的,他创造的产品也有自己的评价,还是需要客观看待。

参考书:

吴晓波三十年的动荡

程洁的史玉柱传奇

。结束。

文|祭酒

编辑|歌曲

排版|橙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