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就在投资前投资率下降,公司该怎么办?
一,投资效率低的原因
(一)公司治理机制约束薄弱。管理者天生具有过度投资的动机,这是企业投资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一个好的公司治理机制应该能够有效抑制管理者的过度投资。然而,我国公司治理机制存在“所有者缺位”、董事会和监事会形同虚设等问题。企业的重大投资决策完全由管理者决定,导致企业的项目投资缺乏必要的可行性论证,盲目上马项目的结果必然是低效率、无回报。
(2)政府干预严重。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出于就业、稳定、政绩的考虑,往往会干预企业的投资决策,比如强迫企业上马一些“政绩工程”、“就业工程”等项目。这些项目具有社会服务功能,往往不盈利,导致收益低甚至亏损。
(3)项目后期管理不善。一些企业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1.有些管理者重规模轻效益,以为只要建成投产,用销售收入扩大企业规模就能达到目的。但是他们不在乎能不能达到盈利目标;
2.盲目多元化导致一些管理者缺乏新行业的项目投资管理知识,不知道如何管理,项目投资效率低。
二,提高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措施
基于以上分析,有关部门和企业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采取措施提高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
(1)加强公司治理。政府有关部门要明确国有资产管理公司是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国有资产的具体出资人;上市公司应建立合理的股权结构,增加独立董事数量,优化董事会构成,增加董事持股数量,鼓励董事加强对经理层过度投资的监督和约束;将投资效率与管理者薪酬挂钩,可以促使管理者约束过度投资,加强项目后管理,努力提高投资效率。
(2)加强政府的事前治理。一方面,要加快政府行为的立法进程,明确各级地方政府的范围,严格限制地方政府对企业的行政干预;另一方面,完善地方政府官员的考核指标体系,消除政府干预企业的动力。
(3)项目投资可行性分析。针对目前部分企业项目投资可行性分析存在的流于形式、可比方案少、缺乏深入分析等问题,企业利益相关方应邀请财务、技术等方面的专家加强对项目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的审查,确保可行性分析报告真正为企业投资决策服务。
(四)建立科学的投资决策程序。科学的投资决策程序一般包括以下六个步骤:确定决策目标;收集相关信息;提出替代方案;通过定量分析对备选方案进行初步评估;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确定最优方案;评估决策和信息反馈的执行情况。为保证投资决策的科学性,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可参照上述程序。
以上是投资效率低的原因,以及提高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对策的具体情况,希望能帮助你解决你的问题。对于司法实践中产生的纠纷,如果需要走诉讼程序,建议提前咨询相关专家律师,避免走弯路,更好地解决面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