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南非白人相关的战争
1876年,英属纳塔尔省省长谢普斯通爵士到德兰士瓦游说他接受英国统治。由于财政困难以及与东部祖鲁王国的大规模冲突,德兰士瓦接受了与英国合并的请求。1877年4月,英国发表声明,德兰士瓦成为英国殖民地,任命赛普斯·汤爵士为行政长官。德兰士瓦省主席博尔赫斯辞职。
1879祖鲁战争后,英国消灭了祖鲁王国,解除了对布尔人的最大威胁。英国人统治德兰士瓦的三年间,并没有开始改善中下层布尔人的生活条件,也没有增加投资,改善当地的财政、经济和政治生活。相反,他们允许英国商人进行土地投机,并向布尔人征收欠德兰士瓦省的税款,这引起了布尔人的普遍不满。1880 12 17,在波切夫的斯特鲁姆爆发了布尔市民与英军的冲突。12年2月20日,驻扎在莱登贝格的英国第94团两个连赶到比勒陀利亚,在布朗卡的布朗霍斯特斯普雷特遭到布尔民兵的伏击,第一场战斗打响。由于布尔人的游击战术,在战斗中247名英军士兵中有77人阵亡,157人受伤,而在部署中只有2人阵亡,4人受伤。
1881年,增援的英军从纳塔尔殖民地出发,向德兰士瓦进军。英国陆军司令乔治·科利爵士将军率领这支1000多人的增援部队到达德兰士瓦省西部。莱因在纳塔尔和德兰士瓦边界的内克被茹拜尔将军封锁。英军93人阵亡,133人受伤,54人被俘,科利本人在山顶阵亡。只有1人死亡,5人受伤。
1881 3月6日,英国和德兰士瓦军队签署停战协定,8月3日,双方签署比勒陀利亚协定。协议规定,可以保证德兰士瓦在英国女王的宗主权下建立完全自治的政府,英国保持三项特权:控制德兰士瓦的对外关系;保持对德兰士瓦和非洲部落关系的控制;战时,英军有权借用道德兰斯瓦。
第二次布尔战争
第二次布尔战争,从1899 10年10月11到1902年5月31,是英国和德兰士瓦* * *之间,中国和奥兰治自由邦之间的战争。
战争的原因
1884年,探矿专家在德兰士瓦省比勒陀利亚和瓦尔河之间的偏远牧场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威特沃特斯兰德金矿(rand)。然后约翰内斯堡就建立在这个金矿上。金矿带来的利润和税收使德兰士瓦省的经济迅速发展,同时也加剧了与英国的摩擦。
1890年,德兰士瓦省政府宣布,居住在约翰内斯堡的外国侨民应缴纳全额税款,但不允许参加总统和立法委员会(Volksraad)选举,除非他们在德兰士瓦省居住了14年并入籍。此外,所有外国人都不得担任政府职务,他们的子女也不得就读政府资助的学校。这项法律遭到了英国的抗议,因为德兰士瓦省的大多数外国人都是英国人。德兰士瓦与英属南非殖民地之间的贸易战和关税壁垒,以及德兰士瓦对国内英资矿业公司的高额税收和经济限制,是19世纪后期德兰士瓦与英国紧张关系恶化的三大主要原因。
在英军援军到达南非之前,布尔人的作战计划是集中优势兵力,兵分两路,一路向东进攻纳塔尔,分割包围英军两大据点——莱迪史密斯和邓迪,占领德班港,获得出海通道。西南方向的另一条路占领了马福金和金伯利,这是英军主力驻扎在西开普铁路线的两个战略要地。同时在开普殖民地煽动布尔人暴动,牵制英军,特别是破坏了两条开普铁路的运输,阻止增援的英军利用铁路向北推进。此外,为了防备战争期间非洲土著攻击布尔人,阿端·普林克洛将军率领重兵驻扎在远离前线的大象河谷,防备小提人暴动。一支800-1000人的民兵驻扎在斯威士兰边境,一支1000人的民兵驻扎在卡列登山谷的巴苏托边境。
第一阶段的
①塔拉纳山战役。
1899 10 6月12日,由德兰士瓦军和奥兰治军组成的布尔联军东进。陆军总司令皮耶特·茹拜尔将军率领主力,从东奥兰治越过德拉肯山,进入纳塔尔殖民地,直奔英军在纳塔尔的主要驻地莱迪史密斯。65438+年10月20日上午,追击部队与驻扎在此的一个旅的英军作战,保卫雷迪·史密斯在塔拉纳山的外围。陆军司令卢卡斯·迈耶将军利用有利的地形和晨雾的掩护,对英军发动了突然袭击。英军损失465人,部署军损失145人。
另一支军队由有“西德雄狮”之称的德拉瑞将军指挥,于6月5438+10月65438+10月01日进入英属白求恩-纳兰领地,切断了西开普铁路干线,从而阻断了开普地区与罗得西亚的联系。德拉瑞将部队分成两路。一路由Piet Cronje指挥,包围马福金,另一路(主要是奥兰治人)由路易斯·博塔指挥,包围钻石重镇金伯利。
第三集团军向南渡过奥兰治河,从英国开普殖民地吸收了一小批布尔武装,向东北开普移动,威胁东西开普铁路线。英国军队不得不严密保卫奥兰治河铁路桥,以防布尔人企图炸毁它。亲爱的,西开普铁路线最重要的铁路枢纽站和军用物资集散地,也被布尔人骚扰了。为了保障东西开普铁路的正常通行,英国人不得不在列车上安装一门4.7英寸的舰炮,在其掩护下缓慢推进,将铁路修成小块。
②雷迪·史密斯之战
1899 10 10月30日(后被英国人称之为“悲伤的星期一”),史密斯夫人的4000名英军向中将·乔治·怀特指挥的已部署部队发起反攻,在尼科尔森内克与茹拜尔指挥的已部署部队会师。英军大败,损失10。由于史密斯夫人防守严密,茹拜尔几次攻城都力不从心,于是派侦察兵深入英军腹地,到埃斯特考特前线侦察可用于坚守的地方。其余主力在雷迪·史密斯周围扎营,等待英国海外兵团的到来。
10年末,曾镇压过爱尔兰当地起义的英国援军(南非远征军)总司令雷德弗斯·布勒率领的两万英军终于抵达开普敦。从6月中旬165438+10月,布勒指挥下的英军在东、中、西三条战线上对已部署的部队发起反攻:中将·梅图恩在西线解除金伯利的围攻,中将·弗兰奇在中线进攻奥兰治自由州,布勒将军率领主力在东线解除乐迪·史密斯的围攻。
15,18年2月的早晨,布勒海军上将在莱德斯米斯西南的小站科伦索向那里的部队发起了进攻,企图渡过图格拉河,前往莱德斯米斯。布勒指挥的部队包括英军第二、第四、第五、第六旅,共16000人。此外,还有四个轻骑兵团和三个由殖民骑兵组成的步枪中队。炮兵有5个炮兵连和30门大炮,此外还有16海军12磅炮和4.7英寸炮。包括骑兵和炮兵在内,布勒总兵力为22000人。参与科伦索战役的布尔人部队包括来自约翰内斯堡、海德堡、克鲁格斯多普、弗莱黑德和乌得勒支的民团,来自奥兰治自由州的部队,以及来自约翰内斯堡和斯威士兰的白人警察部队,共3500人。此外,还有120mm德国克虏伯榴弹炮、1 75mm克虏伯野战炮、2门75mm法国施耐德-克鲁索加农炮、1 37mm马克沁速射炮。英军在此役中大败,165,438+039人死亡,250人失踪,10门大炮丢失,原因是英军指挥官指挥失误,导致兵力分散,战术僵化。只有8名布尔人被杀,30人受伤。
在莱迪史密斯战役的同一时期,西线的金伯利和中线的斯托姆贝格的英军也遭遇了失败,损失2800多人,被称为英军历史上“黑暗的一周”。布勒上将因为战败辞去了英国远征军总司令的职务。
第二阶段
1899 65438+2月17
弗雷德里克·罗伯茨勋爵被英国首相索尔兹伯里勋爵任命为南非远征军总司令,基钦勋爵被任命为参谋长。由于战败,英国民众中的好战情绪上升,索尔兹伯里内阁“将战争进行到底”的政策得到支持。
1900 65438+10月10
罗伯茨和厨房抵达开普敦。他们带来了当地的第七军,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加拿大的援军,以及印度和锡兰的三支骑兵部队。到1900时,南非战场上的英军人数已经增加到18万,然后在3月增加到22-25万,占据绝对优势。此外,数千匹军马从英国和澳大利亚抵达南非,增加了英军的机动性。
1900二月
在权衡战场形势后,罗伯茨改变了策略,将主攻方向从纳塔西转移到中间兵力薄弱的奥兰治,同时改变僵化的正面进攻战术,采取迂回进攻的策略。在西线方向,英军击败了布军最勇猛的“黑将军”皮耶特·克罗尼耶指挥的民兵,于2月16日解放了被围困数月的金伯利。东线英军于2月27日发起攻势,3月3日在多德雷赫特击败布尔人,最终摆脱莱迪斯·史密斯的围攻。
在消除了最强大的克罗尼耶对其左翼的威胁后,罗伯茨将主力转回奥兰治,稳步向北推进。从第一阶段的失败中吸取教训,英国军队改变了战术。当遭到部署部队的伏击时,步兵部队不再保持队形,而是在附近挖战壕来掩护骑兵对部署阵地的冲锋。在这种战术下,部署在白杨林和亚伯拉罕牛栏的部队接连失败。3月10,英军第六和第七师在亚伯拉罕牛郎击败了装备最精良的约翰内斯堡警察部队。3月12日,奥兰治自由州总统马歇斯·斯坦带领政府和国会官员逃离首都布隆方丹,逃往北部的克龙斯塔德。3月13日下午,英军进入布隆方丹。3月中下旬,英军伤寒流行,罗伯茨不得不下令就地休整,英军攻势中断。3月26日,陆军总司令茹拜尔在柳树田庄战役中再次坠马,次日身亡。根据他的遗愿,擅长游击战的路易斯·博塔继任了布尔野战部队的总司令。
1900年4月底
另一大批英国援军抵达南非。兵力调整后,罗伯茨下辖8个步兵师(第3、第6、第7、第8、第9、10、11、殖民师)和12骑兵师。英国军队在五月初恢复了进攻。5月12日,罗伯茨的军队攻克了奥兰治自由邦的新首都克朗斯塔特。由于接连失败,布尔人的士气一落千丈。在罗伯茨的慷慨承诺下,许多活跃在英军背后的民团成员向英军投降,交出武器,然后回到自己的农场。到五月中旬,只有两万多布尔人还在战斗。
65438+5月24日,0900
米尔纳勋爵宣布英国吞并布隆方丹的奥兰治自由邦。吞并奥兰治后,英军加强了对德兰士瓦的进攻。5月29日,弗兰奇将军指挥澳大利亚骑兵,在约翰内斯堡南郊的克利普河上击溃了最后一支防守部队。5月30日,克鲁格总统乘火车离开首都比勒陀利亚。5月31日,罗伯茨进入约翰内斯堡,6月5日凌晨进入比勒陀利亚。
1900九月1
罗伯茨宣布英国吞并德兰士瓦,战争结束。9月11日,克鲁格总统经流亡的德兰士瓦省政府授权抵达葡属莫桑比克首府洛伦佐马奎尔。2009年6月19日,克鲁格总统乘坐贝娅特丽克丝·威廉明娜·阿姆加德威廉敏娜派遣的“盖尔德兰号”巡洋舰前往欧洲寻求帮助。
第三阶段
攻占比勒陀利亚后,罗伯茨的4万大军原地休整。但是从开普敦到比勒陀利亚的漫长的英国补给线遭到了仍在抵抗的布尔人的攻击。此时德兰士瓦和奥兰治的主要城市和铁路线已全部被占领,部队开始转入游击战。在约翰内斯堡和比勒陀利亚,英军还挫败了许多布尔人暴动的企图。
罗伯茨将军于6月29日1900,165438+离开比勒陀利亚,回国接任英军总司令一职。他把南非军队的指挥权交给了基奇勋爵,伊恩·汉密尔顿勋爵接任参谋长。
从该市撤出的布尔军队现在已经分裂成若干部分,并组成了若干游击队。在德韦特、德拉瑞、博塔、扬·斯莫茨和詹姆斯·赫尔佐格的领导下,布尔游击队利用他们的野战骑射技能袭击英军交通线,掠夺英军物资,歼灭少量英军。1900年2月至1901年4月,布尔游击队在博塔和德韦特的指挥下,在英属开普殖民地作战。在1901年4月至9月的冬季战役中,游击队对德兰士瓦和奥兰治的英军发动了多次偷袭,屡屡得手,缴获了大量军火、给养和大炮。从9月1901到5月1902,史和赫尔佐格重新进入开普殖民地。他们率领5000骑兵,分成几个小游击队,向英军大后方进军数千里,一路推进到大西洋沿岸和开普敦郊区,迫使英国在开普敦宣布戒严。
为了早日结束战争,从3月1901开始,厨房采取碉堡战术,焦土,设立集中营,对付布尔游击队。在布尔游击队活动的地区,英军架设铁丝网将布尔分成若干绥靖区,进行分区扫荡。铁丝网总长6000公里。在绥靖区每隔1至2公里设置一个木碉堡,派士兵驻守。任何靠近掩体的人都会被射杀。* * *建立了8000多个掩体。在这些绥靖区,只要发现布尔农民在帮助游击队,他们周围10英里范围内的所有农场和房屋都会被烧毁。此外,基钦科还改变了对战俘的宽大政策,投降和被俘的游击队成员和参加过游击队的成年男性公民全部被流放到偏远的印第安、锡兰和百慕大战俘营。在开普殖民地和纳塔尔殖民地,所有响应号召“拿起武器”的荷兰籍英国公民一旦被抓获就被判处死刑。
为了彻底消灭游击队活动的基地,基钦奇下令将136000名布尔妇女、儿童、老人和8万多名黑人仆人从被烧毁的农场带走,用敞篷卡车或牛车一起运走,投入集中营。
南非集中营最早建立于9月,1900。起初,它们是为那些家园被烧毁的布尔士兵的家庭设立的难民营。1901年,厨房把它们改造成了所有布尔平民的集中营。南非有50多个集中营,分布在开普省、德兰士瓦省、奥兰治省和纳塔尔省的铁路线两侧,以及约翰内斯堡、布隆方丹、德班等大城市的郊区。集中营里实行了严格苛刻的配给制度。每人每天四分之三磅玉米粉、大米或土豆,一盎司咖啡,两盎司糖,半盎司盐,每周一磅肉(有亲戚参加游击队的妇女和儿童不能得到肉)。婴儿和六岁以下的儿童每天可以获得四分之一夸脱的牛奶。黑人集中营的情况更糟糕,但他们可以得到黑人亲友的帮助,也可以在宣誓效忠英国后被释放。集中营被铁丝网包围着,任何试图越过铁丝网逃跑的人都会被枪毙。集中营人口密度极高,帐篷、毛毯、衣物、药品极度匮乏,瘟疫盛行,营养不良,死亡率极高。橙区白人集中营死亡率高达40.1.901.1.00。
集中营的高死亡率严重动摇了布尔士兵的士气,同时也让英国人的形象在全世界面前一落千丈。英国女子艾米丽·霍布豪斯(Emily hobhouse)对集中营的状况感到震惊,向中国提交了一份15页的报告,描述了集中营的惨状。霍布豪斯小姐被英国政府宣布为“祖国的敌人”,并立即被逮捕和驱逐出境。然而,回到欧洲后,她坚持斗争,赢得了广泛的支持。由年轻的威尔士民族主义者劳埃德·乔治领导的反对党自由党猛烈抨击保守党和军队的野蛮政策。瑞士、德国、荷兰、法国和美国派出了核查人员,欧美国家向集中营的平民捐赠了大量物资。在国际国内舆论的强大压力下,英国议会不得不向南非派出调查团。在严厉批评了厨娜和集中营的官员后,集中营的配给和医疗条件得到了改善,死亡率很快下降到了2%。
整个布尔战争期间,共有27927名布尔平民死在集中营,其中老人1.676,妇女41.77,儿童22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