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市场化手段解决民营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证券时报记者:提出中国经济将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风险投资行业在这方面应该发挥什么作用?

包凡:我认为风险投资行业是经济转型的关键环节,因为风险投资一定是在寻找最有创意和价值的领域。过去规模驱动或者资本驱动的模式已经行不通了。风险投资行业的重点是具有自主创新和核心技术竞争力的科技领域。而科技产业投资本身具有周期长、风险高、投资金额大的特点。目前二级市场不具备为这些企业提供融资的能力,这个需求可以也只能通过一级市场来解决。这个时候,创投行业就应该承担起这个责任,发挥自己的作用。

证券时报记者:近期监管政策频频释放积极信号,支持新经济和民营经济发展,强调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对华兴资本集团来说是不是也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从哪些方面?

包凡:中国确实进入了创新的深水区。以前的创新多是模式创新,现在已经进入技术创新阶段。但是,核心技术的创新,如芯片设计、生物医药等。,可能需要十几年才能真正具备商业输出能力,这给风投行业的PE、VC等资金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我觉得科技创新板的推出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实际上搭建了一个风险投资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桥梁。科技创新板作为退出渠道之一,其本质是为仍有一定风险但充满前景的企业打开一扇门,通过公开市场化解风险。有这样的指挥棒很重要,可以更好地鼓励上游创投行业和积极扶持科技创新公司,也为有能力的二级市场投资者带来了很好的投资机会。

证券时报记者:您认为不具备强大技术创新能力的新经济企业也会造成资源浪费吗?

包凡:市场只是大浪淘沙。我们应该学会尊重市场规则。创业本身的成功率是低于1%的,但是我们允许失败的案例,不能因为个别案例的失败而否定这个行业,这是非常危险的。

中国政府支持风险投资业的发展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纵观世界,这样的支持是罕见的。接下来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支持它,是通过补贴还是通过更市场化的机制来解决行业面临的问题。我一直倡导的是尊重市场,通过市场化的方法解决。

只要宏观方向是对的,就不需要过多的行政干预,尤其是在与民营经济的沟通上。你会发现,每个人都是在市场规则中长大的。想要解决他们的问题,还是要用市场化的手段,而不是简单的行政手段。

核心是在政策制定的过程中,尤其是在执行的过程中,要尊重市场规律,要有一个正确的期望值,做事要有足够的耐心。

我认为通过市场化的手段解决当前经济结构中的问题,很大程度上相当于中医,实际上是调理,需要逐步渗透。市场是一个有机体,它的生长调节能力很强。不恰当的行政干预,相当于开了一剂猛药,指望一剂药立竿见影,但有时事与愿违。

证券时报记者:有没有想过华兴的未来会是怎样的?

包凡:我觉得还是有很多事情可以做的。目前华兴资本集团的三大业务线——投资银行、投资管理、华晶证券,发展空间很大,未来可能会涉足财富管理领域。但总的来说,还是希望把华兴打造成金融行业有志之士的平台。

我们自己就是企业家。自从我们在金融13这样高门槛的领域创业以来,平台已经初具规模,我们非常愿意分享给更多的金融创业者。华兴已经迈出了第一步。未来,我们也需要让平台更加开放,吸引更多的人才,把华星推向更高的层次。

我们这一代金融企业家非常幸运,处在两大行业周期的交汇点。一个是中国新经济的崛起。从20年前的一无所有到今天,2017年新经济占GDP的比重接近1/3,而且这个数字还会继续上升。另一个是金融业环境变化带来的巨大发展空间。目前,在证券、资产管理、财富管理等方面,国内外金融服务仍有差距。我们的资本市场是巨大的,但在成熟度、复杂性和专业性方面有所欠缺。

华兴资本集团一直定位于服务新经济企业,为新经济企业在其成长成熟过程中提供所需的资本支持的金融机构。同时,新经济创造了大量的财富,也需要专业的管理。我相信,在未来的20年里,华星一定能够拳脚相加,我们能做的事情会更加精彩。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