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石市下陆区人口密度是多少?

人口:约654.38+0.4万人。

人口密度:1867人/平方公里。

东方山风景区

东方山风景区

登陆区面积75平方公里(湖北地名网)/47平方公里(黄石政府网,不含团城山街道)/69平方公里(简体版)。

2004年底人口138385(湖北地名网)/105716(黄石政府网,不含团城山街道)。

石明嘉区人民政府。邮政编码:435005。行政区划代码:420204。区号:0714。拼音:下陆曲

行政区划

东方山街道办事处是下陆区三个街道办事处之一,位于下陆西北部,总面积18平方公里,距武汉70公里。辖五村一景区,总人口6000余人。经济以旅游业为主,东方山是省内最大的佛教旅游地之一。

被称为“三楚第一山”的东方山,因西汉大学者东方朔曾在此居住而得名。东方山历史悠久,佛教文化源远流长。它始建于唐宪宗元和六年(公元805年)的红华寺。历经千年,香火旺盛,高僧众多。以红华寺为中心,22座大大小小的寺庙散落在山间峡谷中,使东方山成为鄂东南著名的佛教道场中心。山上古木参天,气候宜人,风景秀丽。景区拥有完善的盘山公路、停车场等基础设施,酒店、医疗、康乐等基础配套设施齐全,是游客避暑、休闲、度假的理想场所。

自2001撤村建居以来,街道党工委及其办公室按照“全党抓经济、重点抓旅游、重点抓旅游特色”的工作思路,带领全街道人民着力发展旅游经济,同心同德,开拓进取,促进了全街道国民经济、文化、科技等各项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1年,全街道国民生产总值24967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0957万元,农业总产值617万元,旅游总收入2560万元,景区建设投资700万元,农民纯收入3400元,财政收入69.3万元。一批企业相继发展壮大,促氧管、铸钢、旅游纪念品等一批优秀产品受到市场好评。历山路、风景东路相继建成,开启了东方山旅游的大格局。占本六栗基地、关山、官塘雪梨基地、艾雨菜地等农业示范区不断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使人民生活水平从整体脱贫向小康跨越。

所辖村庄简介:

1,观山村位于国道106旁,毗邻铁山区。该村占地约253公顷,其中耕地258亩。村下辖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035,其中农业人口518,共258户。全村有村办企业4家,个体工商户80户。2001年,全村实现社会总产值7530万元,人均年纯收入3200元。

2.官塘村位于国道106旁,土地面积约95公顷,其中耕地面积131亩。村下辖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750人,总户数190户。全村有1个村办企业,35个个体工商户。2006年5438+0,全村社会总产值2021万元,人均年收入31万元。

3.詹艾雨村位于国道106旁,土地面积约174公顷,其中耕地148亩。全村有村办企业2家,个体经营户100户。2006年5438+0,全村社会总产值7119000元,人均年纯收入3500元。

4.站本六村位于新旧土地之间,沈霞路以北,土地面积约65,438+042公顷,其中耕地852亩。村民分属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843人,其中农业人口1366人,共350户。全村有村办企业2家,个体工商户88户。2001年,全村社会总产值5767万元,人均年纯收入3450元。

5.张家湾村位于沈霞路以北。全村占地面积约184公顷,其中耕地298亩。村下辖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687人,总户数173户。村里有25个个体工商户。2001年,全村实现社会总产值603万元,人均年纯收入3000元。

新下陆街道办事处位于下陆区西部,东邻老下陆街道办事处,西与铁山区为一体,北邻东方山街道办事处,南接大冶市罗家桥办事处。现辖4个行政村,13个社区居委会,38个村民小组。总用地面积为901.33公顷;2000年全街道总人口50113,其中农业人口5188。新厦路街道办事处距市中心仅7公里,有大冶有色金属公司、黄石纺织机械厂、冶金集团华钢公司等大型企业。2001,全街道国内生产总值19460000元,工业总产值30530000元,农业891000元,农民3655元。

所辖村庄和社区简介

1.庙垴村是黄石市下陆区新厦路街道办事处下辖的一个行政村。位于新街办事处东南部,东邻下陆王维村,西南邻大冶罗家桥办事处,北邻大冶有色金属公司铜生产基地。全村6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992人,其中常住非农业人口689人,常住农业人口1303人,总户数423户,其中常住非农业人口57户,常住农业人口366户,下属企业3家,年产值7740万元。总用地面积902亩,耕地面积600亩。

2.陆家铺村位于新老下陆交界处,沈霞路以南,毗邻大冶市。该村占地约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60.51亩。全村有10个村民小组,3个党支部,总人口3210人,党员42人,其中16544人。劳动力285人,其中村办企业9人,股份制企业8人,个体工商户142人,村农场1人,渔场1人,村办小学1人,合作医疗站1人。

3.长乐村东临有色金属公司冶炼厂、运输部、金悦水泥厂,南接大冶罗桥街道办庙垴村、春光村,西接大冶还地桥镇红枫村。现有9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1561、401,常住人口1961、455,16至55岁劳动力751,其中男性345人,女性445人。农民工101人,街道企业职工165438人,村企事业单位职工225人,其余311人从事种植养殖,大部分失业。现有耕地面积580.84亩,其中水面面积(莲藕)20亩;鱼塘面积135亩;耕地面积425.84亩(其中蔬菜320亩,花生70亩,水果35.84亩),全村平均面积0.37亩。有2个村办企业。2001年末工业总产值12206万元,利税286万元,年末固定资产1000万元。2001,农业总产值1.75万元。

4.王维村位于新街办事处东南部,南与大冶市罗桥街道办事处徐家铺村相邻,西北与有色金属公司居民区相邻。106国道、武九铁路贯穿全境,面积约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16.07亩,9个村民小组,1小学,1施工队,3个村办企业。全村2459人,其中农业人口1188,非农业人口13765438。

5.铜都社区占地7万多平方米,东邻铜华社区,西接铜都俱乐部,南接童生社区,北接路大道。1153户3664人,35个居民小组,下辖23个单位,在建2个单位,1个社区医疗服务站。

6.冶炼路社区总户数:980户,其中正式户463户,空户523户。总人口3246人,其中常住人口1.844人,空置人口1.402人,居民小组6个,组长8人,党支部1人,党员1人。

7.华刚社区位于下陆区新街办事处的西北端,106国道穿过社区。小区总面积30万平方米。社区共有34栋房屋(29栋楼房,5间平房),总户数1.242户,总人口3792人,其中党员登记55人,社区城市低保覆盖率达到24%。该地区有三个社区成员,即华钢公司、新下陆学校和新下陆火车站。

8.新兴小区位于新下陆中心,是集商业网点和住宅为一体的闹市。小区总面积75000平方米。38栋,65438间平房+012户,总户数1070户,总人口3198人,党员126人,少数民族19人,宗教界24人,农工民主党7人。

9.胜利社区新街办事处东南与老下陆街道接壤,居民多为纺织机械厂、有色铜厂员工及家属。总户数1365,总人口4358人,37个居民小组,其中失业人员1244人,下岗人员165438人,从业人员2963人,流动人口27人,党员59人。

10,玉泉小区位于下陆大道新下陆路口以南,国道106下陆至大冶段以西。辖区总面积0.32平方公里。辖区内有3个单位,1个集贸市场,27栋楼房,13排平房。常住人口1246户,4276人,其中党员290人。

165438+

12,西华苑小区总户数1507,总人口4539人,32栋楼,1间平房,41名居民领导,党员352人,3个党支部,12名党小组长。

13,友谊小区位于国道106东侧。2006年10月,原友谊家属委员会和艾雨居委会合并。辖区面积7.2万平方米,27栋楼房4间平房,30个居民小组,共925户,总人口2883人。党员481人,其中社区管理党员40人,在职149人,下岗党员166人(关系未转入社区)。该社区有32名个体经营者。

14.通化小区总面积10.16公顷,建筑面积154800平方米。有44户人家,共2272户,7700多人。社区现有党支部3个,党小组10个,党员790人,其中离退休党员460人。

15.建安小区位于夏新路大道北侧,东临夏新国土派出所和门前大道,西临冶炼厂。下辖建安公司、东方山分公司、楚天商场、帆布厂、工商银行、邮局等单位。17栋,平房3间。* * 696户3078人,其中党员152人,团员198人。

16、凤山社区位于阳新凤山矿区,新街办事处管辖,共有2100户,5300人。

17、赤马山社区位于阳新赤马山矿区,属新街办事处管辖,共有551户,1834人。

老下陆街道办事处位于黄石市中部地区城乡结合部,东距黄石市6公里,距长江码头8公里,与省级开发区“团城山经济开发区”接壤,是黄石市的“黄金走廊”。西边的东方山街道办事处和新霞路街道办事处;北邻鄂州市汀祖镇;南面是大冶市东岳办事处和罗桥办事处,童渊公路和黄武铁路穿境而过。交通极为便利,区位优势明显。辖区总面积15平方公里,辖9个社区居委会,6个行政村,3所完全小学,1个卫生院,45个党支部(支部),916名党员,辖区中央。

近年来,全街道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响应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富民强区”战略,立足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全面促进了街道经济的发展。今年以来,街道经济发展形成了高增长的良好态势。1-9月,街道办已实现生产总值15145.9万元,同比增长27%;工业总产值261.363万元,同比增长31%;农业总产值1,066,5438+0,000元,同比增长8.8%。

所辖村庄和社区简介

1,老关庙村人口2427人,面积204.77公顷,有10个村民小组,1所完全小学,5家企业,6名村干部,8名村民小组长。

2.老下陆村人口391,面积117.32公顷。村民小组3个,企业2个,村干部3个,村民小组长3个。

3.风烈山村人口782人,面积248.59公顷。有8个村民小组,1所完全小学,2个企业,6个村干部,8个村民小组长。

4.杨家山村人口2083人,面积230.49公顷。8个村民小组,4个企业,6个村干部,8个村民小组长。

5.王首村人口1250,面积265.04公顷,有8个村民小组。与江洋村共建完全小学,企业1,村干部4人,村民小组长8人。

6.江洋村人口761,面积219.89公顷。有7个村民小组,和王寿联合办了一所完全小学,有1个企业,5个村干部,7个村民小组长。

7.团结社区人口5132,辖6个农转非自然村和7个职工社区,有5名社区干部。这是一个混合的社区。

8.康宁社区人口4007人,面积6.2万平方米,26个居民小组,4名社区干部,属于一个单位社区。

9.东辛社区人口3098人,面积29850平方米,18个居民小组,5名社区干部,属于单位社区。

10.神牛社区人口3437人,面积3.2公顷。居民小组23个,社区干部5个,属于混合社区。

11.大唐社区人口4561,面积0.5平方公里。17居民小组,5名社区干部,隶属于一个单位社区。

12.金星社区人口5299人,面积2平方公里。居民小组36个,社区干部4个,属于混合社区。

13,东升社区人口4626人,面积0.5平方公里,32个居民小组,5名社区干部,属于一个单位社区。

14、幸福社区人口3306人,面积0.8平方公里,21个居民小组,5名社区干部,是一个混合社区。

15、叶坚社区人口2904人,面积1.5平方公里,21个居民小组,4名社区干部,属于一个单位社区。

位置交通

落地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位于黄石市中心腹地,东邻黄石港区、西塞山区,西接铁山区,南接大冶市,北接鄂州市汀祖镇。整个区域东西长约13.5km,南北宽约5.09km,横跨北纬30° 09′—30° 13′,东经14° 56′—15° 03′。夏露大道、快速路、叶坚路、通化路、大全路、杭西路等街道纵横交错。黄新、湖北省道、国道106和规划中的阿深高速公路穿越市区。铁路西靠武大线与京广线相连,南靠武九线与华东路网相连,素有“黄金走廊”之称。

历史的发展

下陆在古代是荆楚的疆域,秦汉属于南郡,北魏是西陵郡的郊区。唐代属武昌、鄂州,宋、元、明、清属大冶县东乡、北乡。后来又叫永丰乡,四会乡。民国时期为大冶县神武乡、长乐乡。建国初为大冶工矿特区乡,后改称黄石市二区,后称黄石市。夏禄之名始于唐德宗建中元年(780)。“陆炯,唐朝鲁直的弟弟,住在高波,在磁州做过刺官,70岁做官。他搬到兴国路,定居在大冶。”他的儿子和孙子在山西东部的南麓繁衍生息,因此被称为“东部山下的绿(地)”。登陆的名字就这样产生了。

名胜古迹

下陆区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被称为“三楚第一山”的东方山位于城市的西北角,因西汉大学者东方朔曾在此居住而得名,并以佛教兴盛而闻名。山中古树参天,气候宜人,风景秀丽。“东方揽胜”“灵泉卓溪”“铁牛懒觉”等“八大古景”风韵依旧,古庙红花禅寺香火绵延千年,薪津不尽。东方山现有大小寺庙22座,是该省最大的佛教旅游景点之一。东方山景区现为国家“AAA”级旅游区,盘山公路、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完善,酒店、医疗、康乐等配套设施齐全,是游客避暑、休闲、度假的理想场所。

资源状况

下陆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金矿、铁矿、煤矿、铅锌矿、硫铁矿、白云石矿、花岗岩矿、石膏矿、粘土矿、天青石矿等11种。其中天青石储量居全国第二,极具开发价值;yif的石灰石储备仍在开发中。

经济建设

“十五”期间的五年,是下陆地区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城市面貌明显改善的五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团结带领全区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努力推进国土跨越式发展,圆满完成了十五计划主要目标和区七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任务。

五年来,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与“九五”末相比,全区生产总值增长1倍,年均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6倍,年均增长20.6%;旅游总收入增长4.6倍,年均增长4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3倍,年均增长34%;财政收入增长3.6倍,年均增长35.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倍,年均增长15%。该地区的大中型企业一直在改革中负重前行。大冶有色金属公司连续五年实现营业利润,“大江”牌阴极铜被评为“中国名牌”和“国家免检”产品,新冶钢、第一、第三、第四冶金公司等一批企业也取得了新的发展。该市高新开发区已初步建成新材料、光电子、生物医药三大高新产业,成为全省一流开发区。

在过去的2005年,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全区生产总值达到27亿元,增长13%,其中地区直接生产总值达到14亿元,增长1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25亿元,增长42.5%;财政收入2.6亿元,增长10.7%,地方一般预算收入8452万元,增长16%。工业经济发展迅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9亿元,增长29.2%;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3752.6万元,增长37%;实现利润1359万元,净增685万元;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70.9%,提高了34.5个百分点。服务业发展加快。全区旅游总收入达到5660万元,增长10.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7亿元,增长13.8%。农业经济稳步增长。全区农业总产值达到31.37万元,占年度计划的1.08%。

工业在结构调整中崛起

下陆区工业基础较好,辖区内大中型企业较多,仅中央、省、市企业就有20多家。其中,大冶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主要的铜生产基地之一,东港公司是全国十大扭亏典范,黄石纺织机械厂是中国纺织机械集团重要的印染机械出口企业,青岛黄石集团是首届全国饮料博览会金奖产品生产企业。

区域企业虽然起步稍晚,但发展迅速。特别是近年来,下陆区坚持从实际出发,依托资源发展,依托区位优势引进,依托区内大中型企业嫁接,大力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在关停一批“五小”企业的同时,引进了哈特贝尔、汇博防腐、天思科技等一批科技型企业,创办了黄荆山、老佛寺、长乐等三家民营企业。

优质高效示范农业稳步发展

下陆区是黄石市重要的蔬菜副食品供应基地之一。近年来,通过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优质示范农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下陆域生态高效农业发展迅速。

目前,全区已建成高效农业基地1,000亩,雪梨、板栗、草莓等林果基地2000亩,特色养殖水面1,000亩。全区优质蔬菜种植面积保持在2000亩以上,优质精耕水面达到300亩。近年来,引进建设了风烈山野猪养殖基地,填补了省内特种野猪养殖的空白;引进并建设了省级苗木基地,形成了年育苗90万株的规模。投资800多万元,先后完成了江阳水库、辕门水库、黄板桥泵站改造、西沟儿山塘扩建等一批重点水利建设项目,实施了东方山梨花谷绿化工程,完成东方山造林、荒山绿化面积1.2万亩,全区退耕还林面积11.0万亩。特色农业稳步发展。完成农村土地二轮延包,实施17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推广培育20个新品种、6项新技术,培育种植千亩地膜马铃薯、山田放养万只鸡等特色大户。

2005年,全区农业总产值达到31.37万元,占年度计划的1.0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336元,净增106元。

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

东方山是下陆区独特的旅游资源。近年来,下陆区委、区政府把发展东方山旅游经济作为三大工作重点之一,下大力气做好规划、建设、宣传、管理“四篇文章”,使东方山开发建设快速发展。

通过调整乡镇街道区划体制,东方山景区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组织修订了东方山景区总体发展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使东方山的开发建设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先后完成了东方山自来水上山、有线电视上山、盘山公路改造、梨花谷景区绿化、揽胜酒店建设、尖石石景区建设等一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启动了罗汉塘、历山路等重点建设项目。东方山庙会已举办两届,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应。

2005年,全区旅游总收入达到5660万元,同比增长10.9%。东方山风景区已成为黄石旅游业发展的龙头和该市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城市建设

近年来,下陆区积极探索城市建设管理,按照“造字为先,建管并重,以人为本,突出管理”的总体要求,不断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城市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开拓进取,在“建设”二字上做文章。下陆区作为由工矿区发展起来的城区,基础设施差,底子薄。为了改变这片土地的面貌,区委区政府在城市建设上下了很大功夫。五年来,相继实施了下卢大道拓宽建设工程、通化大道建设工程等一批路网建设项目。建成了通化小区、金华小区等一批大型住宅小区,其中通化小区正在申报省级文明小区。经过几年的建设,下陆的城市道路骨架和城市格局已经基本拉开。

深化改革,在“变”字上下功夫。近年来,围绕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城市管理体制,我们大力推进体制创新,实施了以“政企分开、简政放权、转换机制”为重点的城市管理体制改革。通过重心转移、以事移财、属地管理,将公共环卫服务、绿化养护、市政养护单位转变为城市养护公司,包括门前秩序管理在内的“四位一体”公开招标、市场化运作,极大地调动了城管工作者的竞争意识和积极性,为城市的长效管理奠定了基础。

大胆在“拆”字上拓展城市空间近年来,我们利用市政府在该区实施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契机,运用市场经济的方法,拆除了老夏路大道两侧道路建设规划红线内的各类建筑3.5万平方米。拆除夏新路大道至东方山山门沿线违法建筑65438万平方米;全小区拆除违法建筑1.5万平方米;为了建设新的居民区,东港、十五冶、华钢和有色金属的企事业单位拆除了近5万平方米的旧建筑。据统计,全区共拆除旧建筑近654.38+0.5万平方米,打开了下陆区的发展空间和老区的一片新天地,为我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和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创造了前提和条件。

赏心悦目,效果在“净”字上。在下陆,九条主次干道全部公开招标,摒弃了“大锅饭”的传统管理模式;建立了新的以市场为导向的城市管理机制,以保持道路清洁。近年来,生活垃圾进行了袋装化和重新包装,同时新建或改建了20座水冲式厕所,进一步改善了公共环境。

匠心,创新在“绿”字上。近年来,下陆区形成了以大环境为基础,以城市公共绿化为重点,以道路绿化为网络,以小庭院绿化为依托,点缀街道绿地的绿化体系。近年来,下陆区拆迁绿化总面积达50万平方米,总投资12万元。下陆广场、铜花社区中心广场、东方山广场、东方绿广场等大型公共绿地相继建成,基本形成了“城在园中,人在花中”的城市环境;人均绿地面积从2.5平方米增加到5平方米。

巧夺天工,在“亮”字上了档次。下陆区大力实施城市亮化工程,在城区街道、临街建筑、绿化广场分别安装霓虹灯、轮廓灯、射灯。每到夜晚,华灯初上,夜空中各种灯光交相辉映,熠熠生辉。目前,全区主干道临街单位亮灯率达95%以上。

以人为本,在“管理”二字上树立形象城市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近几年,我们在管理体制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一是政企分开。政府要管好自己该管的事,把社会和市场应该和能够实现的职能充分推给社会和市场,把政府从微观和直接管理中解放出来,通过间接手段更好地进行宏观管理。二是加强规章制度和执法队伍建设,按照依法治区原则,完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规章制度,建立一支“作风硬、纪律严、执法清”的城建监察执法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