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计算企业的营业收入
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视同销售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包括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转让资产使用权;
其他业务收入包括材料销售收入、代理费收入和包装租赁收入。
其他视同销售收入包括视同销售收入的非货币性交易,以及视同销售收入的商品、财产和劳务;其他视为销售收入。
营业收入的核算是指企业为核算营业收入而设置的账户,企业营业收入的核算是为了正确核算各项经营业务的核算结果。
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其中,主营业务收入是指企业在本行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是指各类企业在主营业务以外的其他日常活动中取得的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与其他业务收入的区别:
1.销售金额: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根据商品销售合同实现的销售收入;
2.其他收入: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其他经营活动实现的财务收入;比如企业利用闲置资产出租的收入、工商行政管理税、银行利息收入等。
营业收入的计算结果一般是本期营业收入总额,衡量企业经营活动的收入水平。营业收入比其他营业外收入更可靠,更能反映企业经营能力的高低。
企业的营业收入反映了什么:
1.营业收入是企业补偿生产经营费用的资金来源。营业收入的实现关系到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可以使企业的各种费用得到合理的补偿,有利于再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
2.营业收入是企业盈利的重要保证。加强营业收入管理是实现企业财务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
3.营业收入是企业现金流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营业收入受经营环境、市场竞争、经营策略等因素影响。而且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有一定的关系。企业应采用合理的经营策略来增加营业收入,从而有效提高企业的利润水平。
法律依据:
《企业财务通则》第二十九条
企业对外担保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有关规定,根据被担保单位的资信和偿债能力以及内部审批制度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建立备查簿进行登记,并实施跟踪监管。
企业对外捐赠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有关财务规定,制定实施方案,明确捐赠范围和条件,落实实施责任,严格办理捐赠资产交接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