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高分热播剧《大秦帝国崛起》延期两年,因为“蹲”?
《大秦帝国的崛起》(以下简称崛起)延续了前两部《大秦帝国的裂变》和《大秦帝国的纵横》严肃的历史观和精良的制作。没有辣眼睛的配色,直播电台实际声音,故事细节严谨。到现在豆瓣8.9的高分,说明了观众对其质量的认可。
然而,制作精良的剧背后却是一波三折:本应在2015首播的剧为何推迟了两年?为什么播出前是“零宣布”?选角、造型、剪辑等幕后制作有哪些秘诀?该剧总制片人焦阳接受《新京报》记者独家专访,讲述《崛起》背后的“酸甜苦辣”。自2005年以来,焦阳一直致力于“大秦帝国”系列。
(本文采写/新京报记者凌晨)
延迟播出的原因
“原男二号出事了,补剧花了14个月。”
从09年的裂变到2013的纵横,这个系列的播出节奏已经够慢了。按照计划,第三部电影《崛起》应该在2015首映,但直到今年才与观众见面。这背后的故事被焦阳描述为“很多”。他透露,延期最重要的原因是“补片”。
“审查的时候,当时演男二号白起的演员出了点事,要么他的戏份全被删了,要么这部剧不能播了,所以档期就耽误了。事故发生后,我算了一下,他的演戏时间是239分钟。是现在两部电影的金额。我当时就觉得第三个要死了。”焦阳回忆说《崛起》拍摄了将近11个月。除了演员问题,这还涉及到杜英战争的制作。“这是一场借助地形打起来的战争,有数万人来自秦国。用电视语言很难完全表现出来,所以我改了一遍又一遍,拍了一遍又一遍,最后才上演绝技。”
好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焦阳最后邀请邢家栋来补全田雷的戏。”邢老师很配合。没有团剧的配合,他就在绿屏下完成了‘独角戏’,然后通过特技加进去。”他感慨道:“换了200多分钟,比整个拍摄都长。花了14个月,最后四个特技公司累到后期很多人睡觉,比拍戏还难。”
如果你仔细观察田雷的镜头,你会发现许多团体场景都变了脸。焦阳直言不讳地说,“我们不能把所有的演员都调走,然后重新拍摄。我们只是用特技改变我们的脸,头和半身像。实在改不了的剧最后被删了。这种情况对于之前的演员和剧组来说都很遗憾。但如果不改,那么多人的劳动就完了。”
铸造
“实力派演员为主,一定要能还原历史人物。”
第三部《崛起》的宣皇后,还是由第二部《纵横》中的八子静饰演。这是历史上第一位皇太后,不仅展现了她治国安邦的才能,还懂得教育王之道。
张博饰演的嬴稷从一个“熊孩子”到一个称霸世界的“国王”,跨度很大。
在邢家栋饰演的白起、赵纯阳饰演的魏冉等配角的支持下,这部剧堪称“实力派”。
在选角方面,总制片人焦阳承认,第三部电影《崛起》与第二部电影《纵横》“高度相关”。一个女孩成为宣皇后是“一贯”的。选择宁谧,因为她之前演过年龄跨度很大的孝庄皇太后。“在这出戏里,宣太后很重。跨度大对一个演员来说是极大的考验,所以选角最重要的是戏好不好,能不能承受这个重量。对于制作方来说,选择宁静的风险相对较小。”
在Rise拍摄的2011这一年,市面上还没有所谓的“小鲜肉”。“那时候我们选的演员都只想着他/她好不好。”焦阳告诉新京报记者:“这部剧触及了重要的历史人物和事件。编剧在刻画的时候加了很多内心的描写。现在的古装偶像或者古装言情剧和这部剧差别很大。不是说那些剧不好,而是我们追求的目的和他们追求的不一样。”
所以制作人选角的目的就是尽力还原历史人物。“至于演员漂亮不漂亮,帅不帅,不是关键。”他笑着说:“当然,好看更好。但那时候还是要以实力演员为主,一定要对剧本中描述的人物有把握。”
△
张博(上图)之前在历史剧里扮演过皇帝的角色,比如《孙子兵法》、《新三国演义》、《长空》等。这一次,他在大秦帝国的崛起中挑战了秦国的赵浩棋项。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他认为最大的不同是他诠释了“一个皇室的一生”。“这部剧展现了一个国王从二十多岁到七十多岁的完整一生。之前演的角色,从个人经历和经历来看,都有变化,有成长,有一个很好的过程,但是从各个跨度来看,都没有那么完整。”
拍摄这部剧时,张博觉得最大的困难是台词。“因为这部剧是实音,一大段文言文,所以要求很严格。然后包括人物的演绎,声音和表演的塑造,青年、中年、中年、老年四种声音。这里的情绪一定要把握好。”入组后,因为压力大,他每天只睡两个小时。他苦笑着描述了整出戏,大家都脱了皮。“拍这部剧的时候我29岁。感觉自己太年轻了,怕自己完不成。然后丁黑导演说能演就好了,因为很难。”
“我入团的时候,是最年轻的演员。最后,我的孙子们都成了我的老师。”张博笑着说,“如果没有金刚钻,我们不会接这个瓷器活儿”,并拿出了我们以前玩过的所有帝王经验。“光绪听政的经历和孙权的经历,这两种元素都掺杂着秦王赵翔,但秦王赵翔比他们更复杂。我朋友说你接这部剧很勇敢。我是一个敢于挑战的人。”
连衣裙
"演员不得不翘着腿走路,因为皮甲太重了."
△剧中的服装也颇受好评。
焦阳回忆,2010年底和2011年初,主要有两个制作古代影视剧服装的基地,一个在镇江,一个在北京。“北京朱氏兄弟主要做电影服装,成本比普通电视剧贵,但是我们主角的服装都是朱氏兄弟做的,按照电影的标准。”
《大秦帝国》系列无论是服饰妆容还是行为礼仪,都因为贴近真实的秦文化而被观众津津乐道。据了解,该剧很少使用绸缎和丝绸。焦阳说:“那时候人们里面穿的是丝绸,因为那时候男女都没有裤子,内层需要穿的贴身舒适。由于生产力低下,丝绸即使穿在外面也是作为装饰品,平民不能穿。”
亚麻已经成为制作衣服最重要的材料。为了还原古代人的行走步伐,剧中的服装主要以亚麻布为主。宽大的袖子让衣服相当厚重,穿的东西也比较多,所以走路很稳。“如果用现在的仿麻,质量很轻,演员穿起来也很方便,但是走路像现代人一样轻,很随意。当时的贵族特别注重穿着和仪态,这就是和普通人的区别。”
武将用的盔甲都是真牛皮。“你看演员都是翘着腿走路,因为太重了,一个皮甲30多斤。不走那条路,就走不了。”好像是因为衣服太硬太重,演员在撑着使劲演戏。焦阳笑着说,“人有衣服,马有鞍。衣服材质不达标,演员就没有重量压着,气势就出不来。在导演丁黑的一再强调下,这套服装耗资巨大。他一穿上衣服,整理好头发,演员就照镜子,他就入戏了。”
一出戏的情节
“王太后和国王的母子关系是二度创作。”
上升的数字图
崛起的重头戏是“宣皇后擅权,外戚掌政”。宣皇后与儿子在王权上长期对立,互相猜忌。影片的开头“什么时候太后才能决定国家大事的大权,儿女大臣说了算”就说明了这种矛盾,而“母后不在乎世人对我的看法,只在乎姬儿和秦的好坏”也体现了赞巴子的母爱。
这也是该剧在历史基础上最重要的二次改编。“宣太后与秦王的母子关系,完全是杜撰,是二度创作。”焦阳说。历史上关于宣皇后的记述很少。“但我们可以从历史中猜测。宣皇后的弟弟,掌管一些朝政。权力被转移到秦王赵翔,出现了权力的变化。一般王权更迭都是血腥的,何况是母子,父子之间也是自相残杀。”剧中政权的平稳过渡得益于写剧本时的思考。“我们有一个推断,宣太后不仅为儿子顺利交接了权力,而且背后还有巨大的力量推动着权力的转移。秦国的赵浩棋项重新掌权,可不是历史上的几句话。”
焦阳说,这为电视剧提供了创作空间。“当观众回首往事时,故事将展现宣皇后逐渐将权力移交给儿子的过程。她说,王说有信用就有信用,王说没有信用就没有信用。她的弟弟,被建议更换国王,但宣太后坚决拒绝。这是一个母亲对儿子的感情,这也是我们对历史的创造和重新诠释。"
原声
横店是旅游区,但为了艺术性,导演坚持原声。
△剧中使用实际声音,大部分台词都是中国古典文化。
与很多古装剧不同的是,Rise选择了实际声音。听到演员的原声,有的观众觉得不舒服,有的观众认为这才是“正剧”。对此,焦阳解释说,此举是由于丁黑的坚持。“其实我也不想用原声,因为实际声音有利有弊,原声只在电影里用,又长又方便修。电视剧的档期一定要保证,影响了就要重拍,档期不能保证。台词很专业,但是电视剧现场不可控因素太多。横店是旅游区。电影片场收音机接收条件不好,风向会出问题。有些观众觉得原声有点粗糙,听不清楚。”
但导演的这种坚持,他觉得是对的。“好在实力演员的台词都没什么大问题。”就像李立群老师一样,你不必拿着剧本,只要说对话,张口就来。这就是功夫。对于演员来说,这是专业技能。“焦阳说,作为制片人,他考虑的是周期、成本等问题,而导演考虑的是艺术性。”其实第一部也是导演对实际声音的拼命坚持。我觉得应该坚持,给导演和演员艺术创作的空间。"
大师创作论
“只要看了剧,就可以骂。”
首映前仅4小时,《崛起》通过官方微博公布,“零公布”成为话题。焦阳直言这部电影的播出“太突然了”。“我接到通知9日下午4点开播,看到了网上的节目预告。”但由于上一部《纵横》收视率太低,他对第三部甚至不抱希望。
“第二次播出惨败,可能是因为观众感觉太沉重,很多人批评‘我不懂’,所以我根本没多想这一次。估计播完了,没啥期待了。当晚有人通知我去豆瓣,我看到1700多人评论。第二天播了三四集,网上评论就出来了,我觉得很神奇。”对该剧的热烈讨论使他大为吃惊。焦阳“欣然接受”了外界的批评和赞扬。
因为网络版和电视版的集数不一样,所以电视播出时删除了部分情节。“央视只播34集,所以要去掉铺垫的场景。我们的完整版是40集。电视平台集数有限。一年只能播10到11,还有很多剧要播。播出34集不容易。”焦阳说,“只要你看了这部戏,你就可以诅咒它。对我们来说,冷漠是最大的批判。也有人说烂。对我来说,不管拍什么电视剧,多高的电视剧,都要给观众看,要让观众吐槽。只要是对我们后续作品有很大建议的评论,我们都接受。”
《崛起》的火爆,如今被视为历史剧回暖的信号。对此,他坦言:“影视业多元化的今天,无论开玩笑、讲真、偶像化古装还是玄幻,都有它的市场。不要压一类压一类,这不符合艺术市场繁荣的规律。在8亿电视观众面前打开,不可能只看一种类型的剧。无论什么类型,都有其市场生存空间。各自题材差异很大,越繁荣越好。”
我只想说,请多一些这样精心制作的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