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频繁出售房产的原因是什么?

人民网北京5月25日电(鲁治坤)今年以来,多家上市公司出售房产,有助于外界一窥企业涉足房地产市场的程度。由于不同企业对不动产资产的核算方式不同,企业持有的不动产数量一直难以估计。

据人民网记者不完全统计,仅今年就有十余家上市公司披露出售旗下房产,出售房产数量从1套到30余套不等。出售原因多为盘活存量资产,优化资产结构,回笼资金。

最新案例来自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国电南自,600268。嘘)。今年,公司在广州、武汉、成都、Xi、沈阳五个城市挂牌6处房产,评估价值近650万元,约占公司去年净利润的4%。国电南自没有披露获得这些物业的时间和成本。

该案来自长江精工钢结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精工钢结构,600496。SH)展示了近年来房地产价格的快速上涨是如何给这些企业带来可观回报的。

精工钢构本月在深圳卖出6套海景别墅,总成交额2870万元,是买的时候的3倍。由于这些房地产项目的折旧费用巨大,其账面价值仅为出售时原值的一半,因此这些房地产项目的处置预计将为公司带来2000多万的利润,大幅增加公司的利润规模。

精工钢构财务数据显示,公司去年净利润为1.1.00亿元,一季度净利润为21.69万元。以此计算,本月仅出售房地产的收入就将与第一季度净利润持平,占去年净利润的四分之一。

像精工钢构这样的案例,外界很难认定企业持有的房产数量。由于非房地产行业的上市公司通常将所购买的房地产作为固定资产进行核算,因此上市公司通常不会详细披露固定资产的信息。此外,固定资产因折旧而下降的账面价值与房地产的实际价值上升形成反差,给单独认定企业持有的房地产带来很大障碍。

今年早些时候,深圳惠诚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惠诚,002168。SZ)上市出售位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石家庄的34套房产,作为固定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入账。去年公司还处置了19套房产。

虽然很难准确计算出企业持有的房地产在庞大的房地产市场中所占的比例及其对市场的影响程度,但有学者认为,非房地产和建筑企业对房地产的投机性投资是造成中国房地产泡沫的重要因素之一。2015以来的新一轮房价暴涨,引起了监管部门的关注。去年年底,中央政府强调“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并采取各种措施给市场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