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亿万富翁
不要放弃偶然的灵感。
当世界各地的其他电脑制造商正在经历销售低迷的痛苦时,戴尔电脑却继续繁荣发展。当其全球出货量在2002年第二季度增长18%时,其他制造商的出货量下降了4%。37岁的迈克尔·戴尔(Michael dell)担任他创办的戴尔电脑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已近20年。戴尔电脑1984成立时,注册资本只有1000美元。到2001年,其销售额达到310亿美元,在全球拥有36000名员工。在2002年《财富》世界500强中,戴尔排名131。
戴尔为什么能保持如此高速的发展?直接向客户销售的“直销模式”和对客户进行分类的“市场细分”是其两大法宝。但事实上,这一切都来源于其创始人迈克尔·戴尔年轻时偶然的灵感。上世纪70年代迈克尔·戴尔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的父母在饭桌上谈论通货膨胀和石油危机,这让他从小就对商业感兴趣。12岁时,他进行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商业冒险——为了省钱,他不想从拍卖会上买邮票,而是说服邻居委托他买邮票,然后在专业期刊上刊登卖邮票的广告。没想到,他赚了2000美元。这让迈克尔·戴尔第一次感受到了“直接接触”的力量和收获,也就是没有中间人的好处。同时,他意识到,如果有好的想法,肯定值得采取一些行动。在青少年时期尝到直销的甜头后,迈克尔·戴尔在后来的创业尝试中将这种“直销模式”发挥到了极致。
初中时,迈克尔·戴尔拥有一台苹果电脑,并很快将兴趣转向电脑背后的商机。很快,他注意到IBM个人电脑有更多的商业用途。他如饥似渴地学习电脑的所有知识,用卖报纸赚的钱买电脑零件,改装电脑卖掉获利,然后又改装了一台。这期间,他发现电脑的价格和利润空间非常不规律。一台售价3000美元的IBM个人电脑,零部件只要600到700美元就能买到。而且大部分开电脑店的人都不太懂电脑,无法为客户提供技术支持。当时他已经买了一模一样的电脑零件,把电脑升级后卖给了认识的人。于是,迈克尔·戴尔想出了一个主意:只要他的销量多一些,就可以和那些店竞争。因为没有中间商,他改装的电脑不仅有价格优势,还有质量和服务优势,就是可以根据客户的直接要求提供不同功能的电脑。
在他成为德克萨斯大学一名不寻常的新生后不久,他开着一辆白色宝马,后座上有三台电脑,他意识到电脑将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工具,他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机会。当时,包括苹果电脑和IBM在内的电脑行业各大厂商都选择通过分销商销售电脑,但迈克尔·戴尔希望通过直销的方式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价值和服务,并希望成为这一领域的领导者。1984年,迈克尔·戴尔辍学,在奥斯汀一间约93平米的办公室里开了自己的公司,取名“戴尔电脑公司”。
迈克尔·戴尔学生时代摆弄电脑的钱,来自于他16岁时卖报纸的兼职。那年夏天,他负责为《休斯顿邮报》赢得订户。报纸给了他一本厚厚的电话簿,让他打电话向顾客推销。但迈克尔·戴尔很快在推销中发现,有两种人几乎肯定会愿意订阅报纸:一种是刚结婚的人,另一种是刚搬进新房子的人。然后他经过调查发现,夫妻结婚的时候肯定会在法庭上记录住址,有的公司会根据房屋贷款的多少来整理贷款申请人的名单。于是,他设法得到了周边这两类人的信息,直接给他们寄信,提供订阅报纸的信息。就这样,迈克尔·戴尔当年赚了654.38美元+0.8万美元,这不仅让他买了更多的电脑,也启发他在日后创立了“比客户更懂客户”的市场细分策略。打造一支强大的团队
正如迈克尔·戴尔在解释公司为什么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成长时所说,对于一个公司来说,最重要的资产和最大的威胁来自员工。挖到第一桶金后,团队精神的强弱成为影响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样,弗雷德·史密斯通过对“人”的管理来运营联邦快递品牌。
1971年,美国海军陆战队出身的弗雷德·史密斯退伍,开始了他的快递运输生意,虽然这个生意一开始并不被看好。但现在,联邦快递已经建立了全球领先的快速递送网络,覆盖全球265,438+065,438+0个国家,拥有超过660架货机和约95,000辆卡车,在全球雇佣超过265,438+0.5万名员工和独立承包商,平均每天处理500万件快件。弗雷德·史密斯的创造性举动是创造了一种隔夜快递,因此他被称为“创造了一个新行业的人”。自联邦快递成立以来,许多航空公司、电信公司和金融企业纷纷效仿。
在弗雷德·史密斯看来,联邦快递品牌管理的秘诀就是一切“以人为本”。在联邦快递内部,新的快递推销员和高级管理层都称他们的主席为弗雷德。在联邦快递中国公司,这个名字就是充满中国味道的“施伟德”。弗雷德·史密斯认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必须能够与员工顺利沟通。他说,“我不希望员工整天考虑如何做最少的工作而不被解雇。”我希望他们想的是如何做到最好。这个目标的关键是沟通和反馈。
员工想知道公司对他们的期望是什么,他们应该做什么。他们一定有鉴定表,他们想知道里面记录了什么,对他们有什么意义。所以我们做了很多激励计划,很多利润分成,很多内部推广。这些事情很简单,就是为了告诉员工,他们做得很好。同时,你必须与你的员工沟通,确保他们理解他们所做的事情的意义。我们总是告诉我们的员工,你们从事的是历史上最重要的业务,你们每天不断运送的物品不是沙子和瓦砾,而可能是心脏病患者的心脏起搏器、治疗癌症的药物、F-18飞机的零部件,或者是决定案件胜负的法律证据。他相信一个完善的企业制度正在帮助他成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
“我相信员工的奉献精神来自于组织的管理层对下属的言传身教。”弗雷德·史密斯以身作则,花了四分之一的时间解决人事问题。他的主要目标是让员工尽可能多地处理和决定一切。他说:“当员工知道自己被公司寄予厚望,做出突出成绩的人会得到奖励时,我相信公司会接受他的建议,并允许自己的想法在工作中得以实施,我相信员工的工作成果会是非凡的。“为了让员工知道公司对他们的期望,f·雷·史密斯提倡公司为所有员工提供培训课程。在任何时候,联邦快递都有3%到5%的员工在接受培训,其每年用于员工培训的支出约为6543.8美元+0.55亿美元,是美国投资培训最多的企业之一。
此外,弗雷德·史密斯非常重视从内部提拔人才,有信心做好本职工作的员工通常都能成为优秀的管理者。在联邦快递内部,有很多曾经做过卸货工、机械维修工、货物配送员、快递业务员、司机、检查员的员工,却因为业绩突出被提拔到管理层。大卫·罗伯特(David Robert)从65438到0976兼职加入公司,因为他的热情和奉献精神而不断晋升,至今担任美国运营部高级副总裁。他什么都亲力亲为,他也非常清楚他的6万名员工所做的工作范围。他说:“我一直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这使我在做决定时能够考虑到员工的感受。”
除了平等广泛的晋升机会,联邦快递还设立了一系列奖励制度。每个员工都明白,只要努力,就有机会得到回报。此外,弗雷德·史密斯还发明了一个最受员工欢迎的程序,即所有联邦快递的飞机都以员工的孩子命名。为了在飞机上喷上他们宝贝儿子或女儿的名字,员工们把他们宝贝的名字给了公司。每次有新飞机加入飞行队,他们都会抽签决定哪个宝宝给飞机起名字。
弗雷德·史密斯精通管理。他懂得依靠全体员工的力量来扩大和发展公司,他成功地在联邦快递内部营造了一个大家庭的温暖和凝聚力。2002年,联邦快递公司的年营业额为6543.8+096亿美元,在2002年《财富》世界500强中排名第246位。美国田纳西州前参议员霍华德·H。小贝克.评价:“联邦快递前所未有的成功取决于很多因素,但最重要的是所有员工的精神和态度。”
坚持不同的观点
成为超级富豪的另一个必备要素是,不仅要有独特的观点和视野,还要有坚持己见的执着精神。Happy Rowland创办的Happy Company是第一家认为7岁到12岁女孩市场存在服务缺口的公司。同时还制作各种肤色的孩子都喜欢的黑人和西班牙娃娃。快乐公司对世界的贡献在于,它清晰地证明了知识和客户口味之间的联系,通过捆绑玩偶和相关系列书籍,让学玩结合成为时尚。随着罗兰业务的增长,到了90年代,你可以看到65,438+02岁之前的女孩不仅成为了书籍和玩偶的核心消费者,还涉足了音乐和娱乐领域。可能有人觉得45岁玩娃娃太老了。但这对快乐罗兰来说是一个历史性的开始。罗兰中年进军儿童玩具行业,不仅让她成为了美国小女孩心中的英雄,也让她成为了玩具界的巨人。大家都觉得小女孩过了6岁就会抛弃娃娃。但罗兰不这么认为。她认为7岁到12岁的女孩是一个被玩具厂商忽视的消费群体,其中蕴藏着数十亿美元的巨大商机。针对这个年龄段女孩的配套系列玩偶和书籍《美国女孩》推出后,《美国女孩》以8200万个玩偶和700万本书籍的销量成为美国市场上仅次于芭比娃娃的第二大畅销玩具。快乐公司2001年销售额:3.5亿美元。
但罗兰坚持认为,这些书打开了《美国女孩》的成功之门。八个“美国女孩”娃娃中的每一个都有六本书来讲述她的故事。美国殖民时期幸福生活的细节,教导女孩如何在经济萧条时期成长...这些书和娃娃的奇妙组合把女孩带到了另一个世界。在畅销的同时,罗兰创办的杂志《美国女孩》拥有超过65万订户。“富含维生素的巧克力蛋糕”——罗兰这样形容这种杂志、历史和利润的奇妙结合。她知道妈妈们都在期待这样一款产品,既能引起女孩作为孩子的兴趣,又能让女孩延长一点自己的小女孩时间。
罗兰在45岁创办快乐公司之前,曾经是一名小学教师、电视记者、教科书作者和一家小杂志的出版商。她这样描述这个后来影响了一代美国女孩的职业生涯的开始:“1984年,我和我丈夫参加了在殖民地威廉斯堡举行的一个传统活动。本来我以为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愉快的假期,但事实上,它已经成为我一生中最珍贵的经历之一。我喜欢坐在教堂的高背长椅上,回忆乔治·华盛顿曾在这里,帕特里克·亨利曾在这里发表过演讲。我喜欢那里的衣服、家庭和日常生活——所有这些都深深吸引着我。我记得我坐在树荫下的长椅上,不禁想到学校给孩子们上的历史课是多么的枯燥,更多的孩子不能参观这里活生生的历史教室是多么的悲哀。我问自己对此能做些什么。
接下来的圣诞节,我想给我8岁和10的两个侄女买个娃娃。但令我震惊的是,卷心菜娃娃充斥了整个圣诞市场。我觉得它们很丑,但是芭比娃娃不是我想要的。我相信我不是那个圣诞节唯一一个抑郁的美国女人。我在威廉斯堡的经历和此时的萧条结合在一起,突然想到了一个主意。我立即给我最亲密的朋友写了一张明信片——它现在还保存在快乐公司的档案室里。我写道:给一个9岁的小女孩做一套关于不同历史时期的书,里面有不同时代穿着的娃娃,还有一些供孩子表演的配饰,你怎么看?我不做新玩具。我只是把殖民地威廉斯堡的美好回忆简化为孩子们一直喜欢的书和娃娃。"
罗兰的想法成型后,她立即在一周内制定了包括系列书籍、娃娃服装款式、生产线等计划在内的详细商业计划书。在那之后,尽管罗兰的想法与众不同,但她的商业想法还是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随后的四年里,仅通过邮寄商品目录和口口相传,“美国女孩”的品牌价值就上升到了7700万美元。为了扩大品牌,罗兰和她的快乐公司还推出了针对年龄较小的女孩的婴儿玩偶和配套书籍,并应孩子们的要求创作了更多时尚的玩偶、美国女孩杂志和关于如何与他人交流的书籍。在随后的五年里,“美国女孩”的营业额每年增长5000万美元,最终达到3亿美元。
在见证了自己的商业计划一步步成功实施后,罗兰在1998以7亿美元的价格将Happy Company卖给了美泰。现在,成功而幸福的罗兰正在家里享受着自己大胆尝试和果断决策带来的舒适退休生活。
评论| 0 0
举报| 2013-08-22 20:59热心用户
富人是如何成就大事的?第一桶金给了他们资本和信心。这位富翁是如何赚到他的第一桶金的?我们来看看下面的明细。戴尔:卖报纸卖宝马在他成为德克萨斯大学一名不寻常的新生后不久,他开着一辆白色宝马,后座上有三台电脑,他意识到电脑将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工具,他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机会。当时,包括苹果电脑和ibm在内的电脑行业各大厂商都选择通过分销商销售电脑,但迈克尔·戴尔希望通过直销的方式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价值和服务,并希望成为这一领域的领导者。1984年,迈克尔·戴尔辍学,在奥斯汀一间约93平方米的办公室里开了自己的公司,取名‘戴尔电脑公司’。迈克尔·戴尔学生时代摆弄电脑的钱,来自于他从16岁开始的卖报纸的兼职。那年夏天,他负责为《休斯顿邮报》赢得订户。报纸给了他一本厚厚的电话簿,让他打电话向顾客推销。但迈克尔·戴尔很快在推销中发现,有两种人几乎肯定会愿意订阅报纸:一种是刚结婚的人,另一种是刚搬进新房子的人。然后他经过调查发现,情侣结婚肯定会在法院登记住址,有的公司会按照房屋贷款的多少来整理贷款申请人的名单。于是,他设法得到了周边这两类人的信息,直接给他们寄信,提供订阅报纸的信息。就这样,迈克尔·戴尔当年赚了654.38美元+0.8万美元,这不仅让他买了更多的电脑,也启发他在日后创立了“比客户更懂客户”的市场细分策略。陈天桥:一个31岁的年轻人,短短五年成为中国大陆首富。438+00年8月65日,在纳斯达克上市的Shanda.com首次发布了财务报表。第二天,陈天桥的股票市值达到了11.1亿美元(95438美元)左右。短短五年,他的财富暴涨了18000倍!陈天桥的魅力在交谈中开始显现。他不苟言笑,他的情绪是看不见的。怒火中烧与他的年龄不相称的成熟。他语速快,阵势稳,思维缜密,比喻性强,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在头脑中很好的统一。用陈天桥自己的话说,他今天网络娱乐圈老大的地位,都源于几年前脑子里的一个‘想法’。在证券公司工作并没有吸引陈天桥很长时间,但那些年,他完成了人生中两个重要的转折点:一个是在证券公司的同事中找到了一个漂亮的妻子,另一个是在199年股市' 5.19 '井喷中找到了第一桶金,他用其中的50万元创建了盛大网络。杨斌:快半拍的想法。2001年,当杨斌出现在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上,排名第二的时候,很多人都吃了一惊,因为在此之前,杨斌是一个没有人听说过的名字。把杨斌当成一匹财富黑马也不为过。杨斌现在是香港上市公司欧亚农业的董事长。杨今年38岁,老家湖南。他5岁成为孤儿,吃着几百顿饭长大。按照杨的自述,“18岁之前什么都受了。”杨是军人,65438-0987去荷兰留学,27岁开始拥有自己的公司。杨的崛起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巨变,他的第一桶金来自于90年代初与前苏联、罗马尼亚、波兰等东欧国家的跨国贸易。杨利用东欧剧变,将中国计划的棉制品低价转卖到波兰、俄罗斯等国,后发展为服装等纺织品。大部分毛利都在5倍以上,杨在两三年内积累了2000万美元左右。从1992到1995,杨改行向国内转卖荷兰花卉,同时向国内花商推销进口荷兰温室、冷藏设备。国内花卉产业起步时,连大棚水泥桩都要进口,杨积累了约4亿元财富。相比之下,如果排除香港上市,杨的欧亚农业迄今为止对杨产生的收益非常有限。王玉锁:不仅新奥燃气的王玉锁,华桑燃气的沈家桑,ut斯达康的吴颖,亚信的丁健和田溯宁都可以算是代表。前段时间东方集团的张宏伟也试图通过加盟吉通向这个目标靠近。所谓“以邻为壑”,就是向垄断行业靠拢,做垄断行业的邻居。垄断饭最好吃,垄断行业最好赚,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如果能吃到垄断饭,哪怕只是分一点剩菜,也比外面的鲍鱼燕窝好。福布斯2001中国富豪榜排名第55位的王玉锁和排名第90位的沈家桑都是在天然气行业发家的,而福布斯2001中国富豪榜排名第67位的吴英和排名第77位的丁健是在电信行业发家的。在中国,天然气和电信是政府高度垄断的两个行业。王玉锁出生在河北霸州,高考三次落榜。从此,他放弃了高考,开始做一些小生意。王玉锁卖过瓜子、啤酒、女式泡泡纱背心。王也在一家塑料厂做过推销员,但他没有挣到钱。1986春节期间,生意失败的王拿着100元,准备租车运输。没想到外地的人又不准租车了。不知所措的王突然想到倒气也能赚钱,于是半路改道去了任丘。具体过程据说是这样的:王先在任丘住下,然后下午在街上闲逛。他看到一家蔬菜公司卖钢瓶,就问一个姓范的老太太气不气,约好晚上见面。晚上,买了一袋新鲜的杏子,骑着租来的自行车去找姐姐范。他刚一敲门,门就开了,王一眼就愣住了。原来是他救过的一个人。那人说,玉锁,你怎么来了?你为什么不打招呼?王说,大哥,你家怎么样了?大哥说好。从那以后问题就解决了。从此,王的前途一片光明。大哥让王先去拿一套设备,然后‘大哥’负责联系王。王骑着借来的自行车,把设备拉回老家,放在自己的店里,贴了一张告示:谁买这个东西,先交12罐气,10元一罐,就是120元。这东西我一套120元。交了240块钱,我记得很清楚。其实我一次交钱就生气了,就没有更多的钱了?另外加上利润,当时一套赚了40多块钱。“做饭和烧煤气在当时甚至对许多北京人来说都是一种享受,更不用说在河北走廊了。王的通知一贴出来,客户立刻蜂拥而至,当时就登记了7、8套;几天时间,王卖出40多套,净赚1000多元。这是王玉锁从瓦斯里挖出的第一桶金。后来在‘大哥’的帮助下,王经常去任丘盯气,‘咬定青山不放松’。最后,他成了中国有名的‘气王’和富翁。中国富豪挖掘第一桶金的方式不下50种。拿读者习以为常的武侠招式来打个比方,就是不下50式。目前我们总结了9种类型,可供创业者生动学习和使用,贡献如下。
类型1:快半拍
典型代表:杨斌
第一桶金:2000万美元
示范性指数:★★★☆。
2001年,当杨斌出现在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上,排名第二的时候,很多人都吃了一惊,因为在此之前,杨斌是一个没有人听说过的名字。把杨斌当成一匹财富黑马也不为过。杨斌现在是香港上市公司欧亚农业的董事长。杨今年38岁,老家湖南。他5岁成为孤儿,吃着几百顿饭长大。按照杨的自述,“18岁之前什么都吃过。”杨是军人,65438-0987去荷兰留学,27岁开始拥有自己的公司。杨的崛起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巨变,他的第一桶金来自于90年代初与前苏联、罗马尼亚、波兰等东欧国家的跨国贸易。杨利用东欧剧变,将中国计划的棉制品低价转卖到波兰、俄罗斯等国,后发展为服装等纺织品。大部分毛利都在5倍以上,杨在两三年内积累了2000万美元左右。从1992到1995,杨改行向国内转卖荷兰花卉,同时向国内花商推销进口荷兰温室、冷藏设备。国内花卉产业起步时,连大棚水泥桩都要进口,杨积累了约4亿元财富。相比之下,如果排除香港上市,杨的欧亚农业迄今为止对杨产生的收益非常有限。
像杨斌一样,依托东欧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巨变,完成跨国贸易或边贸原始积累的中国富豪不在少数,杨只是其中之一。根据科学投资的研究,通过将贸易或工业从较发达地区转移到欠发达地区,有许多创造财富的机会和赚大钱的巨大可能性。但两地差距不宜太大,领先半步为宜,可称为“快半拍”贸易法或投资法。这种方法不仅在国家之间有效,在同一个国家的地区之间也经常有效。按照这种方法,亚洲的伊朗、伊拉克等国,南美的巴西、阿根廷等国,以及一些非洲国家,都可以成为有兴趣的人关注的下一个目标。毕业于公安大学的上海交警吴江涛离职后,在非洲国家津巴布韦花了2000美元,发现大多数中国人对非洲国家都有感情。
误解,非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比如津巴布韦的市区,远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落后,商业潜力巨大。根据自己的调查结果,吴将中国的商品贩运到津巴布韦,津巴布韦的石雕等艺术品运回中国进行双向贸易,是1992。吴转战津巴布韦后,几年内成为津巴布韦最成功的商人,连津巴布韦总统专机上的食物都是他供应的。吴说:“中国人在津巴布韦很容易致富。”不仅在津巴布韦如此,在非洲也是如此。需要注意的是,在这种投资和贸易中要严禁“假、险、伪、劣”,避免重蹈东欧国家中货的覆辙。“半拍”的另一个重要意义是,你的产品很容易被追上,被取代。
目前,一些国内报纸热衷于宣传中国企业在阿富汗的商机。《科学投资》分析认为,像阿富汗、华北这样的国家,韩国企业的机会并不多。一个国家落后,人民购买力有限。二是市场狭窄,没有太大的拓展空间,即使想用传统的薄利多销,也不容易做到;第三,环境复杂,贸易投资成本太高。中国企业真的不必在上述方面浪费太多时间。在美欧等国家和地区,由于发达程度与中国相差甚远,市场成熟,制度健全,大部分企业只是赚取一般的利润,爆发的机会并不多。互联网是个例外。
类型二:做邻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