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规模纳税人的企业所得税是如何计算的?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1.应纳税所得额为:
根据税法实施细则,分为制造业、商业、服务业和其他行业。
(1)制造业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机构、场所属于生产企业,其应纳税所得额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产品销售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产品销售利润=产品销售净额-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税金-(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产品销售净额=产品销售总额-(销售退货+销售折扣)
产品销售成本=当前产品成本+初始产品库存-最终产品库存
本期产品成本=本期生产成本+期初半成品、在制品库存-期末半成品、在制品库存。
当期生产成本=当期生产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制造费用。
(2)商业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机构、场所属于商业企业,其应纳税所得额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销售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销售利润=销售净额-销售成本-销售税金-(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净销售额=总销售额-(销售退货+销售折扣)
商品销售成本=期初商品库存+[本期采购-(采购退回+采购折扣)+采购成本]-期末商品库存]
(3)服务业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机构、场所属于服务性企业,其应纳税所得额可按下列计算公式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营业净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营业净收入=营业总收入-(营业所得税+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4)其他行业
外国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和机构、场所属于制造业、商业、服务业以外的行业,其应纳税所得额可参照上述公式计算。三。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以权责发生制计算。
纳税人的下列业务收入可以分期计算,并据此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1)分期销售产品或者商品的,可以按照开具发货发票的日期确定。
销售收入的实现也可以根据合同约定的应支付购货款的日期确定;
(2)持续时间超过65,438+0年的建筑、安装、装配工程和提供劳务可按。
进度或完成的工作量决定收入的实现;
(3)为其他企业加工制造大型机械设备、船舶等。,持续时间超过1年,可以
根据完工进度或已完成的工作量确定收入的实现。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采用产品分成方式的,收入在合作者分享产品时取得。
收入应当按照销售给第三方的销售价格或者参照现行市场价格计算。
2.税率:
扩展数据:
小规模纳税人预缴和汇算清缴所得税的计算;
(1)计算征收方式:实行年征、分期缴纳、年终汇算清缴、多退少补的办法。
(2)月(季)预缴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纳税人预缴所得税时,应当在纳税期限内按照实际应纳税所得额预缴;按照实际发生额预缴有困难的,可以按照上一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1/12或者1/4预缴所得税,或者按照当地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预缴。计算公式为:
应纳所得税=月(季)应纳税所得额× 25%
Or =上年应纳税所得额×1/12(或1/4)×25%。
(3)年末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年应纳所得税=年应纳税所得额×25%
多退少补所得税=年度应纳所得税-月(季)预缴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以人民币计算。所得为外币的,应当按照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外汇牌价折合成人民币。
百度百科-应纳所得税
百度百科-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
百度百科-小规模纳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