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粉饰财务报表——上市公司粉饰财务报表的手段

如何粉饰财务报表——上市公司粉饰财务报表的手段

企业往往出于各种动机粉饰财务报表,粉饰财务报表会给报表使用者带来严重的伤害!下面,我就给大家讲讲上市公司粉饰财务报表的手段。来看看吧!

通过调整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来粉饰年报。

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称为。垃圾桶?然后呢。聚宝盆?前者隐瞒了潜在的损失,而后者隐瞒了利润。年报不实的上市公司在应收账款或其他应收款上做文章,以达到虚增利润的目的并不鲜见。一些上市公司经常将一些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挂在账上,以虚增资产。

运用权责发生制结合会计估计调整利润

企业巨额计提秘密准备金,使得预估计提成为操纵利润的常用手段。秘密编制的方法一般有:低估资产,高估负债,不反映某项资产的价值,搁置资产价值上升时的机制调整。

重组资产

部分公司资产重组的目的实际上是利益输送,即非上市关联股东将利益输送给上市公司,以实现配股、增发或避免退市。典型的做法是:

1.未上市关联股东用优质资产置换上市公司劣质资产;

2.非上市关联股东将盈利能力较高的下属企业低价出售给上市公司;

3.将亏损子公司高价出售给关联股东;

4.向关联股东出售不良债权和股权;

5.互相购买资产以提高利润和资产价值。

成本?减肥?,利润?虚胖?

上市公司也可以通过调整当期费用来达到虚增利润的目的。在实践中,一些公司经常使用?预付费用?、?长期待摊费用?、?在建工程?和其他科目进行对账,在随后的几年中逐渐铺开,从而达到平滑利润的目的。

集团内交易

1,相关商品购销

表现形式主要有利用股东或非控股子公司虚增销售额、利用不同控股程度的子公司调节销售额、溢价购买控股子公司产品形成固定资产等。

我们在检查公司相关的商品购销情况时,要重点检查商品的质量、单价、金额、交易方式、付款方式、形式是否重于实质、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2.成本分摊

由于很多公司与其母公司之间存在接受和提供劳务的关系,双方往往会签订相关协议,明确费用支付和分摊的标准。但在利润水平不佳时,一些公司可能会改变费用分摊的方法和标准,如母公司减少公司承担的管理费用或返还以前年度支付的相关费用。

3.委托经营

具体表现包括:公司将不良资产委托给母公司运营,收取固定回报,以避免不良资产流失,凭空获取利润;母公司以较低的托管费将稳定盈利的资产委托给公司经营,以增加经营业绩。

4.资本流动

资本交易包括以现金或实物形式提供的贷款或股本资金。我们应该关注公司与关联方之间的双重发行资本交易成本的金额、性质、可持续性、公平性。

选择不恰当的会计政策

选择不恰当的会计政策是粉饰财务报表的常见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当未达到收入确认标准时,确认收入。

方法多体现在提前确认收入和不当确认收入,通常是提前(商品所有权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尚未转移时确认收入),如发货人尚未销售商品时确认收入。

2.递延费用或一次性核销。

递延费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将收益性支出视为资本性支出,折旧或摊销异常缓慢,甚至不提折旧,隐瞒资产减值;

(1)收入性支出归类为资本性支出,即成本费用被错误地记为可以分期摊销的资产(不是费用),如广告费、固定资产日常维护费等;

(2)折旧或摊销异常缓慢,即通过减少固定资产折旧或延长无形资产摊销期来减少当期费用。明明调整折旧方法或者摊销期限很容易被察觉,但是有的公司通过延迟在建工程结转过程来降低折旧,通过账面很难发现。

(3)隐瞒资产减值或资产减值准备不足。减值准备不足或减少计提会增加利润,特别是总资产增加时,相应的减值准备会减少,或者以前年度计提的减值准备会转回,有粉饰嫌疑。

3.虚假地减少成本、费用或负债。

公司通过不记录相关费用和负债或采用存货计价等方式降低销售成本,主要表现如下:

(1)公司高估期末存货或低估期初存货;

(2)公司期末将在产品与存货产品的产品定额成本差异进行分摊,本期销售的产品不进行分摊;

(3)部分公司故意虚列存货或隐瞒存货的短缺或毁损。

4.采用不恰当的会计方法进行股权投资。

例如,该公司本应使用权益法核算遭受损失的被投资企业,但它使用了成本法。

通过置换实物资产和股权来调节利润。

这种方法通常被上市公司及其母公司或其他关联方采用,它们通过置换实物资产和股权来达到增加利润的目的。

如世茂股份与上海世茂建设有限公司作出资产交换决议,同意公司以上海世茂国际广场有限公司654.38+083.75万股股份和6792万元现金与参股公司世茂建设持有的上海世茂湖滨置业有限公司50万股股份进行交换。有了这样的置换,世贸股份2003年全年业绩比去年同期飙升了25倍。

利用营业外收入或补贴收入的调整来粉饰年报

这是ST公司的惯用手法。营业外收入是指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不直接相关的各种收入。它不是企业经营资金消耗产生的,也不需要企业付出代价。其实是一种净收入,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匹配相关费用。

不是长期稳定的,对利润的影响是暂时的。所以营业外收入往往会变成利润?调节器?。

利用存货价值的调整操纵利润

首先,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损益产生不同的影响。如果期末存货被高估或期初存货被低估,当期收益可能增加,反之亦然。

因此,存货计价方式的改变可以创造一定的利润调整空间。其次,有些企业在采用固定成本法核算产品成本时,将定额成本差异分摊在产品和存货产品之间,而不分摊本期销售的产品,以降低本期销售成本。

更有甚者,故意虚列存货或隐瞒存货的短少或毁损,以达到虚增当期利润的目的。这种做法,虽然让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看起来不错,但却给其未来的发展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

随意变更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方法。

在会计准则中,减值准备等项目存在一定程度的专业判断,而这些对专业判断的依赖也为粉饰财务报表留下了机会和空间。一些公司通过任意改变折旧政策、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方法、合并政策、资产减值的估计方法来调整利润。

比如单纯依靠主观判断来估计某项资产是否发生减值,比如随意变更存货的会计政策来调整销售成本。

模拟会计实体

会计主体是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特定单位或组织。模拟会计主体是指一些业绩不佳、规模不足的公司,为了满足IPO、重大资产重组、借壳上市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在制定计划时,选择一家或几家公司进行并购,并购日期会是1年甚至3年前(实际上并购只是在制定计划时才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