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编制企业预算?

企业的预算应分阶段进行计划和执行,具体操作如下:

第一,准备阶段,

首先,召开预算启动会议。公司每年编制预算时,为了汇聚知识,让各部门都参与进来,需要明确告诉各部门公司全面预算已经启动,让各部门都知道公司今年编制预算的原因,以及预算编制中达到的目标、原则和思路。

第二,确定公司的预算大纲。预算编制大纲是预算编制的蓝图,包括预算目标、方法、编制程序和组织结构,公司要明确每一项内容。

第二,准备阶段,

编制预算时,各阶段、各节点的衔接是否合理,决定了预算执行的效果。在整个预算过程中,编制时间虽然占的比重很小,但却能决定预算编制的准确性。

三、初审阶段,

各部门提交预算草案后,预算管理委员会或预算管理部应对各部门提交的预算草案进行初步审核,看是否符合公司的编制标准。很多人不需要参加这个阶段。比如预算表中要填“销售收入”,但有的部门填的是“销售量”。预算管理委员会或预算管理部门需要将不符合公司编制标准的预算草案退回原部门重新编制。

第四,实施阶段,

预算的执行阶段由财务部或预算管理部牵头,相关部门参与,质疑各部门预算的可执行性,讨论预算是否全面、可行、科学、重要。因为很多预算都是部门领导急着写一个预算数字准备的,不管合理不合理,都会通知领导数据预算表已经上交了。如果在实施阶段没有认真审核,实施结果就会存在隐患。因此,执行是控制预算质量的关键阶段。

动词 (verb的缩写)决策,

预算决定通过后,就到了分配阶段,一般在每年的65438+2月底前完成。公司应明确各部门的要求和职责,并严格执行。

6.绩效合同,

决策下达后,公司要结合预算指标和各种预算数据,形成绩效合同,需要逐级签订,比如总经理和部门经理之间,部门经理和员工之间。每一级的工作都是围绕这个履约合同来进行的,做到履约合同人人有责。至此,绩效合同转化为绩效考核的数据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