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公司选择借壳上市而不是自己上市?

资本市场最直接的功能就是融资。公司成功上市意味着更容易借到钱,而且不用还,股东的钱用于业务拓展。资本市场的另一个特点是市值增长带来的贪婪。奇虎360是一家在美国上市的公司,在纽交所的市值不到600亿人民币。通过私有化和借壳江南嘉捷回归a股,股价涨到66.5元。按照总股本67.6亿元计算,其总市值为4495.4亿元。即使借壳上市后,其股价也跌至19.45元,总市值为13655。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像360这种在国外上市的公司,不直接回归a股,而是通过借壳上市,或者不在国内上市的公司,不直接上市,而是借壳资源?

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a股采用审核制,涉及内容多,耗时长。前几年还造成了“IPO堰塞湖”。上一任董事长上任后,加速IPO,大量发行新股,“IPO堰塞湖”迅速见底。虽然证监会受理的首次公开发行数量大幅下降,但并不意味着上市会变得容易,因为过会率低。2018年发审委交出成绩单,199家企业到会(含取消审核、中止表决、二次会议),到会率55.78%,否决率29.65%。过会率下降,否决率明显上升,说明通过发审委没那么容易了。证监会发审委换届以来,证监会监管系统人员比例超过50%,审计体制发生变化,审计环境变得严峻。准备上市花了时间和钱,但最后上市还是可以的。如果最后失败了,那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所以借壳上市是个不错的选择。

第二,a股对上市公司的利润要求很高,很多想通过上市大规模融资的公司达不到要求。尤其是初创的互联网公司,尽管成长迅速,但还没有开始稳定盈利,甚至没有盈利。这类公司往往很有发展潜力,从阿里、腾讯、百度等巨头到有趣头条、触宝、拼多多,都已在海外上市。

第三,根据我国公司法,股份公司只能“同股不同权”,直接将“同股不同权”的公司排除在上市名单之外。港交所错过阿里巴巴,是因为不能接受阿里巴巴不同的投票权结构。后来港交所宣布改革措施,允许同股不同权的形式在香港上市,小米被收入囊中。HKEx首席执行官李小嘉曾在公开场合提到,HKEx有一个“农民逻辑”:因为阿里巴巴已经在美国上市,如果我们不改变,小米也会在美国上市。大a股也要向港股学习,这样才能真正留住有实力的企业。

那么,借壳上市有什么好处呢?我简单总结一下,首先最大的好处就是上市周期快,要求低,只要有资金就行。其次,绕过了发审委的审核,节约了IPO上市成本。最后,你可以控制上市时的定价。

如何借壳上市?借壳过程分为两步。第一步,获得壳公司的控制权,可以通过股权转让、发行新股、间接收购等方式实现。第二步,重组壳公司资产,分两步:把壳公司原有的资产负债放出来,把借壳企业的资产负债放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