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评级的方法有哪些?

晨星评级

(晨星)

面向风险的定性分析

目前美国最重要的投资研究机构之一是国际基金评级的权威机构。2003年2月进入中国市场,在国内基金评级中具有权威地位。

评级原则:根据规模和成长价值属性(用市盈率和市净率衡量)对基金进行二维风格分析。

评级标准:晨星根据资产类型和投资风格对国内开放式基金进行分类:股票型基金、配置型基金、普通债券型基金、短期债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和保本型基金。

晨星采用星级系统(一至五颗星)。晨星根据基金过去的月收益数据,给出了基金过去1年、3年、5年、10年的评级。根据以往不同时期的评级,综合计算出基金的整体评级。晨星公司分别对基金的收益和风险进行评级,然后计算收益评级和风险评级的差值,根据差值在五颗不同的星中对基金进行评级。

特点:晨星评级将运用现代投资理论指标,如阿尔法系数、贝塔系数、标准差、决定系数、平均收益率、夏普系数等,对基金业绩进行综合评价。

不足:晨星评级是对过去不同时期的评级进行加权平均,加权平均结果四舍五入。这种加权的方法会导致两种误差,一种是平均产生的误差,一种是四舍五入产生的误差。一般来说,基金成立时间越长,评级会越好。假设过去三年基金评级从四星降为三星,其他时期评级不变。在这种情况下,长期基金和中期基金的整体评级没有变化,而短期基金的整体评级则相应降低。

此外,根据实证研究,发现了一个矛盾。一方面,晨星评级对资金投入影响很大;另一方面,晨星评级与未来基金业绩没有明确的关系。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外乎两个:一是历史业绩不能完全有效地预测未来业绩;第二,晨星评级本身存在一定偏差。

利珀特

(理柏)

提供多种选择

理柏是路透社的全资子公司,为资产管理公司和媒体机构提供独立的全球集合投资信息,包括共同基金、养老基金、对冲基金、基金费用和支出。理柏认为,基金评级应该根据投资者不同的投资需求,帮助不同的投资者根据具体的投资目标进行筛选,避免购买不合适的基金,使选择基金的过程更有针对性。

评级原则:同类型基金中,领先20%的基金为第五等级,授予“优秀”称号,之后均以20%区分。

评级标准:理柏基金评级在中国有四个评价标准:总回报、稳定回报、保本能力和成本。

总回报“优秀”的基金反映了其类别中较高的总回报;稳定收益“优秀”的基金,在其类别中反映了良好的稳定性和风险调整后的收益;保本能力“优秀”的基金,体现在其资产类别(股票、混合资产或债券)上,证明其具有较高的保本能力;具有“优秀”费用的基金反映了它们在其类别中具有较低的总体费用率。

理柏认为,投资者的投资需求是追求绝对收益,他们往往以总收益为主要参考,因此设计了总收益的指标。

特点:理柏考虑的是过去一段时间内各个时间段的风险调整后收益,而不是像一般的风险指标那样只考虑单一的一个时间段。理柏会以过去四年的每个月、每个季度、半年或每年为持有期,计算稳定回报指数。保本能力旨在为不同风险水平的投资者提供一个唯一的单一明亮指标来衡量下行风险。

不足:理柏评级涉及基金公司未公开的数据,中国基金公司不愿意公开,这将直接导致理柏中国评级的权威性和公正性。

银河证券

基金评级

基于单一基金的评估

2001年6月,中国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向专业媒体推出“基金净值增长率排名”等指标,旨在动态跟踪国内证券投资基金业绩。

评级原则:与晨星基本相似,优秀基金也是五颗不同的星评级,只是在参数侧重点和基金分类标准上略有不同。主要用收益评价指数、风险评价指数、风险调整收益指数来衡量。

评级标准:在收益评价指标方面,综合考虑评价期内的基金净值增长率、季度平均净值增长率和月度平均净值增长率,将各阶段的基金净值增长率折算成标准分。总标准分越高,基金收益越好。

在风险评价指标上,将月度净增长率的标准差转化为标准分值进行评价;对于风险调整后的收益指标,银河证券综合考虑基金的收益评价和风险评价,从收益评价得分中减去风险评价得分,即为风险调整后的收益标准得分。风险调整收益标准分越高,基金整体表现越好。

特点:银河证券基金评级主要采用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两种方法。

客观评价的主要原则是基于公开披露的信息,评级是在分类的基础上进行的。指数和增强型指数基金不参与评级。采用风险调整后的收益指标,既考虑最终收益,又注重对收益过程的考察。以滚动收益率作为计算的基础数据,进行了1年、2年、3年、5年的评级,市场持续多久,评价就持续多久。主观评价考虑的主要因素是基金公司过往业绩、行业配置和个股配置。

缺点:银河证券的基金评级只是基于对单只基金的评价,没有对基金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因此,在构建基金投资组合时,由高星基金组成的投资组合不一定是有效的投资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