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势较低地区的地理环境
2005年,下陆区已建成高效农业基地1万亩,雪梨、板栗、草莓等水果基地2000亩,特色养殖水面1万亩。全区优质蔬菜种植面积保持在2000亩以上,优质集约化养殖水面达到300亩。风烈山野猪养殖基地的引进和建设,填补了省内特种野猪养殖的空白;引进并建设了省级苗木基地,形成了年育苗90万株的规模。投资800多万元,先后完成了江阳水库、辕门水库、黄板桥泵站改造、西沟儿山塘扩建等一批重点水利建设项目,实施了东方山梨花谷绿化工程,完成东方山造林、荒山绿化面积1.2万亩,全区退耕还林面积11.0万亩。特色农业稳步发展。完成农村土地二轮延包,实施17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推广培育20个新品种、6项新技术,培育种植千亩地膜马铃薯、山田放养万只鸡等特色大户。下陆区工业基础较好,辖区内大中型企业较多,仅中央、省、市企业就有20多家。其中,大冶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主要的铜生产基地之一,东港公司是全国十大扭亏典范,黄石纺织机械厂是中国纺织机械集团重要的印染机械出口企业,青岛黄石集团是首届全国饮料博览会金奖产品生产企业。
2005年,下陆区在关停一批“五小”企业的同时,引进了哈特贝尔、汇博防腐、天思科技等一批科技型企业,建立了黄荆山、老九寺、长乐等三个民营科技产业园,逐步以精密轴承、精细化工、磁性材料取代传统的砖瓦灰沙产业。
2010有色、黑色金属、机械制造三大产业集群初具规模,建设了中铝华中铜业、新兴管业、人本轴承等重大项目。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6543.8+0.586亿元,是2005年的0.5倍,年均增长654.38+0.07%。商业服务业态明显改善,东方山旅游经济快速发展。2005年,全区旅游总收入达到5660万元,同比增长10.9%。东方山风景区已成为黄石旅游业发展的龙头和该市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2005年,下陆区实际利用外资10万美元,外贸出口4003万美元,增长52.32%。新成立两个自营出口企业。团城山经济开发区成功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2010年,下陆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亿元,增长18.96%;限牌企业数量达到35家。购物中心、休闲中心和其他商业正在蓬勃发展。通化路创业示范街现有个体工商户224户,以餐饮休闲为特色。营业面积65438+2000平方米的金港折扣店已建成开业,铜都文化中心、金世纪酒店等项目已成功实施。大力支持东方山景区发展,完成东方大道一期建设。景区全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543.8+0.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