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吨洋盐被江苏扣押是怎么回事?

4月11日,媒体报道中盐上海公司起诉江苏盐务局,要求法院判决该局此前发布的一份文件违法。

该文件指的是《江苏省盐务管理局关于公布江苏省涉嫌非法经营盐业企业名单的通知》。

3月15日,江苏盐务局发布通报,中盐上海、汤山唐丰盐业被列为不合格产品企业,中盐东兴、中盐龙浩、久大(应城)被列为违规盐业公司。

事后,中盐上海等公司发表声明称,均按照相关规定跨区域经营食盐,并指责江苏盐务局地方保护主义,“以食品安全为名,性地方保护为实。”

找到江苏盐业集团的相关经营数据。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窥见一个垄断、封闭的盐业国企。

苏烟集团旗下的沈婧盐化于去年6月5438+10月上市。

“当地盐务管理局先让我们备案,说手续没问题,然后让我们知道仓库地址。结果几天后他们去仓库调查,拿走了1447包食用盐。”湖北严光蓝天盐化有限公司江苏直销处副主任张秀忠道出了公司的秘密。

湖北蓝天出示的材料显示,今年6月65438+10月65438+7月晚,苏州太仓某仓库被太仓盐务管理局联合当地公安撬开,28.94吨食用盐被收走,并提前取样取证登记。

太仓市盐务管理局当场下达了《盐政执法通知书》,理由是违反了《消除碘缺乏危害碘盐管理条例》第十六条,即缺碘地区销售的碘盐必须达到规定的碘含量。

湖北蓝田提供的湖北省盐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检验报告显示,其盐产品碘含量在合格范围内。“我们的碘含量标准是18-33mg/kg,有合格的检验报告。”

今年3月14日,太仓盐务管理局再次以违反《食盐专营办法》第十四条为由,在湖北蓝田查获28包(20kg/包)精制碘盐。

这一规定意味着“食盐零售单位应当从当地取得食盐批发许可证的企业购买食盐”。但张秀忠表示,太仓管理局的这一理由不成立。根据盐改文件,零售单位和用户可以到外地有资质的企业购买食盐,因此不适用“本地”二字,已经取得当地食盐批发许可证。

张秀忠告诉《公司秘闻》,截至3月底,湖北蓝天在江苏省已查获食用盐近500吨,查获数百件。“扣押的盐还没有全部归还,经济损失达200多万。”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元旦后,我们公司在江苏省各市县被扣72次,约700吨。”4月5日,中盐东兴营销总公司副总经理王茂奎向公司道出了这个秘密。

公司秘闻根据公开报道和涉案企业提供的相关统计数据,自6月1以来,江苏、湖北、贵州、河南等8个以上省份查获洋盐。* * *中盐上海公司、中盐东兴公司、重庆盐业集团等8家盐业公司被地方盐业部门扣押货物2000余吨,部分盐业公司被查封数百次。

据多家盐企反映,其遇到仓库被撬门查封、货车被安装定位器的情况。并且扣押地点从盐企仓库到终端零售点各不相同,扣押方式有先登记保存,有的直接没收。

在盐企被异地查封的链条中,不少地方盐务管理局的直属企业,甚至央企的子公司,在跨省经营过程中被地方盐务管理局扣押。

3月13日,江苏省盐务管理局发布《关于公布江苏省涉嫌非法经营食盐企业名单的通知》指出,中盐上海、中盐东兴、中盐訾荣盐化、久大(应城)、汤山唐丰盐业等5家企业被指在江苏省涉嫌非法经营食盐。

该文件指出,对违法违规经营食盐的上市企业,由当地盐务管理局责令整改6个月,整改期满后可在江苏省内继续从事食盐销售经营活动。文件显示,发行人是江苏省盐务局局长童玉祥,他也是江苏盐业集团公司的董事长。

随后,中盐上海等4家盐企相继发布公开声明,称公司经营活动符合国家盐改相关规定。在通知中将其列为非法经营单位,严重违反国务院盐业体制改革方案精神,并称将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根据公开报道和涉事企业提供的统计数据发现,截至4月6日,江苏省已有1000余吨外省食盐被扣留,其中大部分仍被扣留在当地盐业管理部门。

公司秘密曾致电江苏盐务管理局办公室。对于《通知》出台的背景和合法性,王兴一位负责人解释说:“这是省局内部的指导性文件,市局会根据违法事实进行行政处罚。”

对于食盐被频繁扣押一事,王兴负责人表示,盐业改革后,涉嫌非法经营的频率增加,江苏盐务管理局和公安部门联合开展了两次专项执法。“这是为了保证人民的食盐安全。考虑到当地市县每次查处都有执法依据。”

公司秘笈指出,4月10日,江苏省盐务管理局在官网发布通报称,为严厉打击制售假盐、非法经营盐等违法行为,江苏近期共出动执法人员10000余人次,对零售店、农贸市场、食品加工企业、聚集单位进行检查,“查处了一批制售假盐、非法经营盐案件”。

江苏盐务局是“盐战”中的主要一方。目前,各级盐务管理局和各级盐业公司普遍采用政企合一的管理体制。

以江苏省为例,江苏盐业集团有限公司和江苏省盐务管理局合署办公,政企分开,部门分开,职能分开。

江苏省盐务管理局由江苏省政府直接管理,负责全省盐业管理和盐政执法。而江苏盐业集团则是国有独资公司,主营业务包括食盐专营、商业流通、井矿盐生产和盐化工生产。

这一制度形成的政策是1996发布《食盐专营办法》。

根据该办法,食盐批发实行批发许可证制度,食盐批发企业按照国家计划收购食盐,并在规定范围内销售。这也意味着,各省的食用盐基本上完全被本省的盐企垄断。

去年工信部和发改委发布了工信部联合消费函。将10月2017,1至2月2018,12,31期间设定为改革过渡期,允许指定食盐生产企业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自主经营,只要持有当地省级盐业。

4月10日,江苏盐务局官网发布的一篇报道,将目前的情况称为“市场监管的空白期和法律法规的真空期”。

盐业改革前,江苏盐业集团垄断了江苏省的食盐市场,“是江苏省唯一的食盐批发经营主体;江苏省没有其他省份的食盐竞争,市场份额100%。”

根据该公司的秘密资料,江苏盐业集团是中国最大的原盐生产商之一。不产海盐,拥有7个大中型井盐矿。2014年,江苏盐业原盐产量646.27万吨。

苏烟集团在债券发行中表示,中国制盐企业年均产量不足30万吨,且只有定点制盐企业盈利,全行业处于亏损状态。行业龙头中国盐业总公司的食盐市场份额仅为16%,各省分割,没有形成成熟统一的市场。

梳理江苏盐业主营业务发现,公司主营业务包括食盐、工业盐、两碱用盐和盐化工。

2015前三季度,食盐营业收入为1282万元,占销售额的46.43%,而营业成本占比仅为22.96%,为3.48亿元。

2015前三季度,苏烟集团食盐业务毛利为9.34亿元,对应的毛利率达到72.85%。事实上,这几年盐的毛利率一直在70%以上。

不仅营业收入高,经营成本低,税收优惠也为食盐催生了巨大的利润空间。招股书显示,2009年6月5438+10月65438+10月0日增值税改革转型后,食用盐增值税税率仍为13%。

食盐市场化被苏烟集团列为风险预警。江苏盐业表示,未来中国盐业和工业盐行业都面临着市场化的趋势。如果公司在未来的发展中不能继续巩固现有的行业地位,可能会面临盈利能力下降的风险。

目前,苏烟集团拥有65,438+00家控股子公司,包括苏烟连锁公司、淮海盐化公司、连云港太素房地产公司、江苏京源大酒店、沈婧盐化公司等。,涉及食盐批发、精盐加工、房地产、酒店等行业。

其中,沈婧盐化股份是效益最好的上市公司,2014盈利近亿元。其次是主要负责食盐销售的江苏盐业连锁公司,2014年也盈利781.8万元。景园酒店2014盈利286万元。

相反,2014年,子公司新世纪盐化亏损65438+3500万元;淮海盐碱化损失也超过千万元。

综合来看,2014年,苏烟集团营业收入为54亿元,而同期净利润为5876万元,净利率仅为1.52%。其2013年利润率低至0.07%。

毛利率超过70%,在市场上处于绝对垄断地位,为什么苏烟集团整体净利润率这么低?

苏烟集团在债券募集书中表示,这主要是因为“由于新世纪盐化工产品价格下降,公司整体营业利润率呈现大幅下降趋势”。

截至2065438+2005年9月,苏烟集团* * *拥有员工5442人。

在其现金流量表中,2065438+2005年前三季度的金额为4.98亿元。按此计算,其职工月平均工资为1.01万元。

2014年度,苏烟集团现金流量表中“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金额为717万元。如果仍按5442人计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1.098万元。

2015前后,江苏盐业系统发生人事地震,7名中高层人员相继落马。

2065438+2005年2月,江苏盐业集团董事长、江苏省盐务管理局原局长王德山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组织调查。当时王德山已经在这个位置上干了很多年了。

2016 12、王德山因滥用职权罪、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

法院审理查明,2003年至2014年,王德山利用职务之便,为相关人员在招投标、职务晋升等方面谋取利益。2008年,江苏盐业重组兼并过程中,王德山未执行省国资委的备案提示,还违规进行担保,造成损失近6543.8亿元。

此外,江苏省盐业常务副理事长杨因涉嫌受贿罪被批准逮捕,江苏省盐业协会原副会长也因涉嫌受贿罪被批准逮捕。

查询一份判决书,法院查明,韩力利用担任江苏盐业集团投资发展部部长兼招标办主任、新世纪盐化集团董事长、江苏盐业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助理的职务便利,在承揽工程项目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贿赂467万元。

判处韩力有期徒刑10年,并处没收财产10万元。

判决认定,在调查过程中举报了王德山和杨。其中,法院认定其指控杨构成立功表现;对王德山的指控不构成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