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洁镇的经济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420万元。2000年为22.3亿元,在临沂市排名第八。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总产值20.8亿元,居临沂第七位。有3800多家个体私营企业。形成了以建筑、建材、餐饮服务、商贸流通、木材加工为主体的乡镇企业体系。2000年财政收入1640万元,年末社融存款3.5亿元。目前,镇上最大的集体企业是水浒桃居委宏达集团,以杨度商城为主体,可实现年产值过亿元,连续三年上缴税收过百万元;华兴公司作为镇上最大的企业,已经转制为民营企业;最大的民营企业是沂南华茂食品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生猪屠宰、加工和销售。产品销往20多个大中城市并经香港转口到国外,连续5年上缴税收654.38+0万元以上;大成庄农贸市场,大牲畜交易量每集可达300头以上,在全市名列前茅,有400多人专门从事皮毛加工、经纪等行业。刘行村、石浪头村个体榨油厂***14。

一次产业

1953年粮食总产量只有513万公斤,人均收入171公斤,农民人均年收入3610元。1978年粮食总产量12010000公斤,人均粮食产量222公斤,农民年平均分配52.4元。

1978全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亩产量从1949年的60.5公斤提高到1980年的177.5公斤,1990年的520公斤,1997年的7000公斤。水稻种植面积1963年不到1000亩(67公顷),亩产216.5公斤,2000年增加到600公顷,亩产480公斤,总产量219万吨。主要经济作物有花生、黄烟、草莓、西瓜等。花生种植面积每年约67公顷。草莓已在1990种植,到1999,已开发草莓67公顷以上。马家营村成立了草莓协会,专门负责草莓种植管理的技术指导,帮助草莓种植户跑路。在这个村的带动下,全镇近10个村开始种植草莓,平均每亩草莓年收入400多0元。

1990全镇有林地面积1073.3公顷,其中用材林192公顷,周围种植树木60万株,森林覆盖率24.82%。全镇共有木本植物116种,隶属于32科53属。古树名木2棵,镇上银杏树1棵,树龄500年以上,胜良庄村西银杏树1棵,树龄300年以上。欧美杨和刺槐是主要用材树种和主要经济树种。1990的水果总产量为70万公斤。村办苹果园实现利润654.38+0.4万元,纳税2.4万元。1993年,全镇林地面积为1526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31.1%。65438至0995年,汶河西岸的灰鹅、朱家岭村被省林业厅列为沂蒙绿化工程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从1996到1997,* *种植经济林150.3公顷,整个小流域形成了千亩(67公顷)板栗园、千亩(67公顷)油桃园、千亩(67公顷)柿子园、千亩(67公顷)杂果园。颜地开发213.3公顷,农田林网133.3公顷,森林覆盖率32.5%。森林总蓄积量为654.38+70万立方米。水果总产量80多万公斤。新引进华素梨、油桃等经济林新品种,开发面积82公顷。

截至2000年底,全镇农业总产值6543.8+0.5亿元,其中种植业8200万元,林业6543.8+0.8万元,畜牧业5000万元。

第二和第三产业

1947土改前,胡洁镇有榨油作坊4个,酿造作坊5个,螺杆作坊1个。1978后行业发展迅速,主要有机械、化工、建材、建筑、食品加工等。1990年,四级企业发展到1500家,从业人员12600人。四级企业总产值120万元,其中乡办企业760万元,村办企业2700万元,利税11.6万元。

1992年选派13名科技副市长牵头维尼纶塑料管厂等46个项目,镇办企业新增产值3600万元,为企业总产值2.09亿元,利税21万元。

杨度批发市场扩建1993,个体私营企业增加到2116,比1992增加640家。华兴公司立足市区优势,积极与县级大中型企业合作,围绕摩托车、制鞋、电子元件、酿酒等项目发展配套企业42家。华兴公司依托华日集团扩建4个项目,当年总产值4600万元。当年四级企业完成总产值31.2万元,实现利税31.6万元。

1994新建南村商场,沿县城街道新建、扩建门道720个,新增第三产业网点900多个。

1995期间,镇委、镇政府确立了乡镇企业要上规模、个体私营要加快的工作思路,制定出台了《关于发展乡镇企业的若干规定》,使乡镇企业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成立华兴企业集团、华盛企业集团、宏达企业集团、金辉集团公司。镇办罐头厂被华兴公司兼并,新建线束厂。小白市石村冷冻厂以654.38+52万元的价格一次性出售给郑广生。当年上缴税收近1万元,成为民营企业利税大户。

2001年新开发36家企业支持华日集团,在声乐鞋厂的推动下新开发26款鞋。2001年,四级企业共投资6800万元,新建铸造厂,扩建华盛公司、金昌金矿、团山造纸厂、杨度商场等82个项目,广泛开展“产品质量效益年”活动。当年,全县乡镇企业产品质量现场会在胡洁镇召开。年底镇政府拿出56万现金奖励他们。

65438至0996将乡镇企业发展纳入村支书政绩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制。发展中,领导挂帅,政策倾斜。重点发展六强村和16大型民营企业。华兴公司当年实现产值18万元,实现利税820万元。当年新增技术改造项目75个。新建了占地65,438+02公顷的私人工业园区和容纳65,438+020户居民的西村百货商店。投产的时候是有效果的。年新增产值8700万元,华兴企业集团、宏达集团产值超亿元。华兴企业集团、金辉企业集团被农业部批准为中型二类企业。

65438至0997年,沂南县昌达塑料厂、沂南县农机配件中心、沂南县青经贸公司等7家企业由集团企业转为民营企业,华兴公司等5家龙头企业进行不同形式的改制。金昌金矿以出让资源探矿权、开采权为代价,以转让铁厂债务为条件,一次性折价18万元出售给沂南金矿。华兴公司将三轮摩托车组装厂、塑料厂资产18万元转让给华日集团公司。长期持有华日集团股份,每年可以获得300多万元的分红。下属包装盒厂、灯具厂、线束厂、喇叭厂、配件中心一次性出售给个人,成为全资民营企业,将原华兴公司改造为华兴有限责任公司,镇政府收回13万余元。消化转让债务14万元。1997年,全镇乡镇企业发展到2916个,比1990增加1816个,从业人员达到23600人。四级企业总产值1168万元,其中乡镇企业总产值168万元。四级企业实现利税1.1.7亿元。乡镇二级企业固定资产投资14万元,其中镇办企业固定资产投资400万元,村办企业固定资产投资10万元。

1999年,根据年初制定的《经济发展十条意见》,全镇新发展个体私营企业570家,实现乡镇企业总产值6543.8+072亿元,利税6543.8+0053万元。该镇固定资产投资3000万元,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全镇86%的财力来自乡镇企业、个人和民营经济。郑广生的华茂集团经过技改扩产,利税有了新的突破。1999纳税243万元,成为全县个体私营经济利税大户。被县人大授予1沂南人民奖章,被镇党委政府授予65438+。

1997全镇商业企业1060家,比1990多720家;从业人员4200人,增加2900人;成交额达5600万元,增长3倍;利润580万元,税金68万元,分别增长3.2倍和2.9倍。

1990先后建成杨度商场、城南综合商场、西村小百货、民营工业园,总投资5200万元。

1990全镇餐饮服务业124家,从业人员854人,年营业额355万元,利税38万元。1997,餐饮服务430家,其中私营416家,年营业额2200万元,实现利税230万元,上缴税金52万元,14家村办事处营业额900万元,实现利税92万元,上缴税金654.38+02万元。有沂蒙宾馆、丽都华府宾馆、天山宾馆等10多家酒店,以设施完善、服务一流而著称。

1990年有251个专业运输户,拖拉机243台,从业人员850人。1997年,交通运输业发展到640家,汽车80辆,拖拉机920台,从业人员1800人,实现利税600万元。

1990年,乡、村两级建筑企业4家,从业人员1380人,年建筑产值3000万元。到1997,乡、村两级共有建筑企业8家,从业人员3060人,年建筑产值4200万元,实现利税460万元,上缴税金240万元,还有个体施工队。

1989建养老院,占地0.8公顷,房屋63间,总投资48.7万元。1999,养老院有管理人员4人,五保老人2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