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数据、DRG、价值医疗、医院精益运营管理,国内外专家都是这么说的。
本次峰会由一个主论坛和两个平行论坛组成。论坛嘉宾围绕“价值医疗与精益运营”、“DRG引领精益变革”、“数据驱动价值医疗”三个主题进行演讲,动脉网梳理了嘉宾们的精彩观点。
重视医疗保健和精益运营
会前,国家卫计委原副主任、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会长金晓涛阐明了精益运营、价值医疗、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关系,表示价值医疗是目标,精益运营是保障,健康医疗大数据是核心。价值医疗的最终体现,还需要依靠精益运营和健康医疗大数据产生的效益。
中国医药会计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卫生经济学会会计分会副会长杜表示:“无论是医药企业还是医疗机构,只有坚持精益思维,按时创造尽可能多的价值,提供及时的产品和服务,才能满足中国发展的要求。”
“价值医疗就是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中美健康峰会主席、哈佛大学教授、纽约科学院终身顾问威廉·哈塞尔廷(William A.Haseltine)从安全、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三个方面定义了价值医疗,并就如何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提出了三点建议,即医疗中心应确保每一位患者都有接受高质量医疗服务的权利;管理要培养人才;医生也进行基础研究,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东软集团董事长兼CEO刘积仁从医学艺术与工程的角度进行了演讲。为什么要谈医学的艺术和工程?刘积仁认为,没有艺术就没有医学的进步,没有工程就没有未来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从艺术到工程的路径需要通过新技术的力量解决医疗行业的‘痛点’。医学的工程将以数据为驱动,以连接为桥梁,以人工智能为创新应用,为患者和医疗机构创造价值,从而建立新的医疗服务模式和生态。”刘积仁表示,在工程改革中,医疗费用的支付方将通过各种方式控制支出,医院将从按服务收费过渡到按结果付费,医院有病人就赚钱的时代即将过去。
东软海味与数据研究院院长郭启勇教授做了“数据驱动的精益运营与价值医疗——医院运营分析报告2019介绍”的演讲。郭院长强调,全世界都面临着医疗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尤其是人口众多的中国。
医疗支付方式的改变就像蝴蝶效应,从医疗系统、保险公司到医生、护士、患者,所有相关人员和机构都必须做出改变。以DRG为基础的支付方式改革促进了医疗体制改革,使医院、医保、政府三方合作,创造价值医疗。同时,作为东软海鲜与数据研究院院长,郭启勇在会上公布了《2019医院运营分析报告》的介绍内容,精彩内容供大家先睹为快。
DRG引领精益变革
在本次平行论坛上,三位行业专家就如何助力DRG信息标准化发展、如何实现精细化绩效成本核算、如何借助DRG推动现代化医院精益运营等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和经验分享。
国家卫生委员会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上海健康医学院客座教授邵晓军从国际视角分析了DRG的发展,为中国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未来实施DRG改革提供了参考。青岛海慈医疗集团总裁刘虹以具体实例分析了信息化支撑下的医院精准绩效考核体系,说明应用信息化平台实施绩效管理是提升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刘虹说:“信息化的支撑在绩效考核的操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信息支持方面,我们始终坚持三个原则,即标准、数据共享和安全。”
河南省人民医院总会计师李建军作为本次平行论坛的最后一位演讲嘉宾,首先谈到了当前医疗环境和政策的变化,然后从医院资源运营等方面分享了DRG在医院财务中的作用。
数据驱动的价值医疗
在第二场平行论坛中,国内外行业专家进行了深入对话,探讨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与医疗护理和管理的融合,分析了创新医疗服务的路径和模式,对大数据驱动的价值医疗进行了丰富的解读。
四川省人民医院院长邓围绕智慧医疗,结合自身实践,从如何理解、如何认知、如何快速推进智慧医疗发展三个方面,分析了医院数字化战略对推动智慧医疗发展的意义。邓认为,智慧医疗可以从降低成本、辅助诊断、解决医疗资源短缺和失衡三个方面带来效果。要想快速推动智慧医疗的发展,“离不开改革创新,尤其离不开科技和人才。”
武汉市儿童医院院长邵剑波通过AlphaGo、迁移学习、人工肺等三个人工智能与健康医疗的案例,证明了人工智能的实践能力,并分享了人工智能在辅助医生决策和临床标准化方面的积极作用。
如何将AI path与DRG融合?邵剑波还展望了DRG的未来。在未来,他希望科技企业能够通过AI的早期标准化诊断,将DRG从一个简单的支付系统转变为一个整体的医疗健康服务系统。
医疗数字化建设是医疗行业数字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医疗大数据上市公司Health Catalyst的首席临床官Holly Rimmasch女士从不同角度谈到了价值驱动型医疗保险的问题。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行业解决方案事业部CTO吴文新从底层技术的角度探讨了当前的数据服务和基于价值的医疗服务的话题。吴文新总结道:“业务已经从医疗流程转变为医疗数字化。要提供医疗价值服务,我们需要考虑用什么技术来处理数据。”
最后一位演讲嘉宾,江西省萍乡市人民医院院长苏小青分享了其建立以糖尿病路径管理为纽带的分级诊疗体系的经验,为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有效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提供了有效的实践和方法。
来源:动脉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