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济中国破

中国生物制药公司百济神州于8月8日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该股以发行价65,438+008港元平开,随后跳水破发,一度跌至65,438+003港元。截至当日收盘,百济神州报107.0港元,跌0.93%,港股市值820.86亿港元。由此,同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百济神州也成为首只在美中两地上市的中国生物制药股。与港股市场首日破发不同,百济神州自2065438+2006年2月上市以来,股价累计上涨7.4倍,表现突出。

提振百济神州股价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在肿瘤领域不断突破,二是与世界知名生物医药公司合作,这两个因素相互影响。例如,去年百济神州与新基公司达成深度合作,两家公司正式启动癌症治疗领域的全球战略合作。

1.继2017年7月5日正式宣布合作后,双方于8月31日完成合作的关联交易。基于合同条款,百济神州全面接管新集公司在中国的商业团队,承担新集已批准产品在中国的销售职能和在研产品CC-122的商业化责任。辛集获得了百济神州实体瘤适应症在美国、欧洲、日本以及亚洲以外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独家开发和商业化授权,而百济神州则保留了除日本以外的亚洲实体瘤的权利,以及血液肿瘤和内服药联合用药领域的全球权利。

2.在药物方面,百济神州去年首次宣布加大对行业内最先进、最有效的治疗肿瘤新药PD-1抑制剂国内市场的投入,针对国内常见癌症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开展注册临床试验。百济神州官方首次宣布,将加大BGB-A317在国内市场的投入,即快速铺开中国肺癌、胃癌、肝癌、食道癌等常见癌症的注册临床试验,尽快惠及中国患者。

3.连年亏损饱受诟病。然而,尽管有业内专家看好药品前景,但百济神州连年亏损却是不争的“软肋”。百济神州招股书显示,公司2016、2017、2018第一季度营收分别为107万美元、2.54亿美元、3254万美元,同期归属于公司的净亏损为119万美元。其表现不佳的主要原因是连年的高R&D投资。2016年百济在中国的研发支出为9803.3万美元,但20174.42%增至2.69亿美元。2018年,其R&D投资继续增加。仅今年第一季度,其研发支出就达到1.1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4277.3万美元大幅增长1.56%。

4.破发股是股价跌破发行价的股票。破发的股票一般很少。除非公司有基本面的变化或者有退市的风险,否则破发的时候正好是买入的好机会。破发股是股价跌破发行价的股票。一级市场,通常也称为分销市场。二级市场通常也被称为交易市场。股票的发行价是一级市场的认购价。二级市场低迷时,股价可能跌破发行价,即破发。破发股一般很少见,除非公司发生基本面变化或者面临退市风险,否则破发只是一个很好的买入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