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简介。

李立新,6月出生,1967,11,宁波市鄞州区集士港镇人。他拥有复旦大学EMBA学位。现为政协委员、李氏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执行委员、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中国塑料加工协会副会长、宁波市工商联副主席、鄞州工商联(商会)主席(会长

日用品制造是离石的起步产业。1993年,在李立新成立了一家小塑料公司,现已发展成为亚洲最大的日用塑料制品基地。2005年,李立新积极实施“优二进三”转型升级战略,优化提升传统制造业,进军商贸流通业,实现了离石的跨越式发展。李氏集团连续多年位列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浙江企业100强。旗下产业涵盖日用品制造、百货连锁、商业地产、股权投资,是国内产业运营与资本运营互动发展的成功企业范例。

从最初的小作坊主到“亚洲塑料之王”,再到现代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投资,力狮在短短19年间,从一个产能不足百万的小厂发展成为年销售额过百亿的大型企业集团。在立世的发展过程中,一次又一次的转型升级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作为立世的掌门人,李立新及时抓住机遇,以国际化视野和前瞻性眼光带领立世一次次进行转型升级,成功建立了立世集团“日用品制造+商业地产+商业连锁”的“三驾马车”格局,即优化日用品制造,进军现代服务业,涉足股权投资和商业地产。

1,市场转型:1993单个生产塑料相框。参加1994广交会,李立新认识了美国商人科尔,一下子拿到了6个集装箱订单,其中一个价值25万元。从此,他打开了南美市场,实现了从国内市场到国际市场的转变。

2.产品转型:相框是小众产品,但日用品是大市场。利时通过国外经销商获得了许多新奇特的家居样品,并迅速进入仿制阶段,很快成为同行中的佼佼者,实现了从单一生产工艺相框到生产日用塑料制品的转变。到1994年底,利时获得了自营进出口权。

3.经销商转型:从1996开始,李立新每年都会去美国考察消费者对塑料产品需求的变化。他发现,中国的日用塑料产品依靠低成本、低附加值、低价格打开了美国市场。他觉得这不是长久之计,于是找到了当时美国知名的日用家居用品进口商ALCO,实现了从小经销商到国际经销商的转型。通过ALCO,李氏的产品成功地进入了美国市场。到1998,立世已经成长为百万美元企业。

4.渠道转型:1997之后,ALCO的订单约占力士总销量的50%。李立新意识到,一旦他们利用渠道优势进行威胁,后果将非常严重,他们不得不组建自己的营销网络。于是,李立新以每年利润的30%作为年薪,并介绍了香港一家塑料制品企业的美国总裁马文。马文的到来为立世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立世在美国、迪拜、约翰内斯堡等地设立了多家分公司。随着全球销售网络的建设,利时日用品销往65,438+0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5年扩张后,利时成功收购了主营业务相同的香港上市公司通达实业。2006年,力士成为亚洲最大的R&D实力最强的日用品制造商。

5.产业转型:2005年,传统制造业的局限性开始显现,遇到了发展的“天花板”,企业增长乏力,竞争力逐渐下降。那段时间,李立新反复问自己——如何规划和推进立世未来的发展战略?经过深思熟虑,他选择了自己熟悉和喜欢的商业零售,决定实施“优二进三”的转型升级战略,即“优化第二产业,进军第三产业”:传统制造业要提高附加值,走品牌发展之路,提高产品创新能力;同时进入商业流通行业,开百货超市。

2006年,利时收购宁波新江夏股份有限公司,拆分为百货、连锁超市、商场三类子公司。随后,李氏集团大踏步在农村乡镇开设超市,在浙江海盐、桐庐、象山、镇海等三四线城市以“新江夏百货”、“李氏百货”的名义建立了数家大型高端百货商场。目前利时拥有12家大型百货商场,55家连锁超市,覆盖宁波、浙江两省。2010利时转向开发第三代城市商业综合体——利时广场,集百货、超市、酒店、餐饮、文化、娱乐于一体。

未来三年,利时计划在全国建设25个大型城市综合体和百货商场,120家连锁超市,销售额超过13亿,为社会提供2万多个就业岗位。

李立新获得了“新浙商奖”、“浙江省五四青年杰出奖章”、“浙江省浙商社会责任奖”、“浙江省优秀社会主义建设者”、“十大商人”等多项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