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二字消失,江淮大众更名为大众安徽,大众控股国企50%。

江淮汽车更名为大众(安徽),大众在合资公司的持股比例尘埃落定。大众成为首家突破50:50股比红线的外资汽车企业,标志着36年来汽车产业保护战略正式破解。

江淮汽车这个不断探索“商转”和“新能源汽车”之路的安徽汽车厂商,在时代潮流下悄然放弃了主导权,就像华晨和BAIC一样,在合作中逐渐失去了话语权。

65438年2月2日晚间公告显示,JAC大众更名为“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JAC乘用车宣布易主。“冠名权”之争反映了股权和话语权之争。

具体来说,JAC在合资公司中只持有25%的股份,而大众中国持有75%,JAC的母公司姜奇控股原本由安徽SASAC持有,现在一半股份归大众所有。

江淮汽车原董事长左亚男一句话:“一旦做了汽车产业,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当你停止投资,停止新的增长点的时候,你就前功尽弃了。”

以商用车起家的江淮汽车,很早就开始走乘用车的道路,曾经搭上了SUV快速发展的东风。2015年乘用车销量突破30万,但小型SUV瑞风S3未能成功,一度曝出车门生锈问题,陷入低质低价漩涡,口碑不佳。

2016,JAC把重点放在新能源汽车上。通过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JAC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仅当年就获得补贴39亿多元,超过了很多车企一年的利润。JAC还投资了电池制造商郭萱高科,但其新能源产品一直未能在市场上引起轰动。

80万辆的空产能,江淮另辟蹊径,变身造车新势力蔚来汽车的代工厂。对此,江淮汽车高层也辟谣:“我们一起设计制造,最终是向市场提供有竞争力、有价值的产品,而不是代工。”

但是,最后蔚来ES8上市的时候,车身上一个江淮的字都没有。现在看来,当年的对话有点阿q精神胜利法的意味。

很多尝试都倾向于模仿当下火热的概念,没有持续的技术投入,缺乏研究探索,这也是江淮汽车被市场抛弃的原因,一位汽车分析师评论道。

这次江淮乘用车向大众承诺,江淮既无奈又欣慰。25%的总股比毕竟不多,但总比什么都没有“0”强,而且经过多年的积累也不会完全抛弃。再坏,转念一想,商用车领域还有瑞风系列和瑞风系列,可以算是个安慰。

即使有两家合资企业,一汽大众和SAIC大众,每年贡献400万辆汽车,大众仍然担心自己是否被电气化和智能化时代抛在后面。

选择大比例江淮乘用车,大众意在将其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支点,撬动中国乃至全球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按照计划,大众集团将在江淮大众(现大众(安徽))投产4-5年。大众集团品牌产品;优先在江淮大众b级车和C级车细分市场生产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大众汽车(安徽)2025年预计产能为20-25万辆,年总收入将达到300亿人民币。2029年预计产能35-40万辆,年总营收500亿人民币。

近日《商报》(Handelsblatt)还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称,大众汽车正指望中国的合资伙伴JAC生产最新的小型纯电动汽车,该车最初仅在中国生产,未来将出口到欧洲。

但是,考虑到JAC早在2017年就与大众有合资企业,合资企业近几年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

2065 438+2008年4月JAC大众第一辆车,思豪SOL?E20X亮相,时隔一年半于2019年9月正式上市。补贴后新车售价12.80-13800元,电池容量49.5kWh,工信部续航里程402km。对比市场主流电动车近600km的电池容量和横向100kWh的配置,思豪并无优势。再加上大众对车的投入保守,导致外界猜测江淮能否保持大众的品质。

在生产领域,大众给予了JAC相当大的支持,引进了德国VDA质量管理体系,升级了生产线,系统升级了JAC的产品。在大众的帮助下,JAC的产品质量确实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佳悦系列也通过自身的销售展示了大众在汽车制造领域的独特性。同时也创造了“大众线”的称号,让江淮骄傲,让外人尴尬。不知道大众会怎么看待这种浓浓的发帖感。

调整股比后,很好奇新产品会不会挂思豪或者大众的标。而且对于大众来说,未来要同时处理好三家合资公司的关系,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要有高超的平衡技巧,才能避免产品重叠、内耗严重等一系列问题。

汽车电动化时代,一汽和SAIC会满足于大众带来老式燃油车吗?恐怕不行。

写在最后

如今,在政策、市场和技术的叠加下,中国已经率先形成了全球最大的能源相关汽车市场,并在产业链上形成了快速的技术迭代进步趋势。此外,随着智能网联和5G时代的发展,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高接受度以及充电站等综合基础设施,有望引领全球此轮汽车产业改革。

大众与JAC合作。JAC虽然比不上比亚迪、广汽新能源等传统巨头,但也比不上特斯拉、上汽通用五菱,在新能源行业有着十几年的研发经验,九代技术,四代产品。大象转身的时候,大众发现,即使和一汽、SAIC在燃油车领域的合作相当大,但在新能源领域还是无处可爪。就像宝能、恒大一样,靠“赚钱能力”迅速获得所需要素。

两者到底是“强强联合”还是“弱势群体”?只需要三五年,时间会给我们答案。

本文来自车家作者汽车之家,不代表汽车之家立场。